高考历史复习试卷(岳麓版必修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93159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试卷(岳麓版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复习试卷(岳麓版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复习试卷(岳麓版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复习试卷(岳麓版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复习试卷(岳麓版必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试卷(岳麓版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试卷(岳麓版必修一)(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学科协作组资源库高考历史复习试卷(岳麓版必修一)晋江市季延中学 蔡鸿霖一,选择题(34 小题,每小题 1.5,共 51 分)1,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 (孟子.梁惠王下 )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现象2,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 ,其中三省

2、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A,它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3,在一本历史著作中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的内阁制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军机处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

3、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5,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 ,即保护人为被保护人进行诉讼代理,这一制度后来发展为A,陪审制度 B,审讯制度 C,律师制度 D,诉讼制度6,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

4、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学科协作组资源库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7,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郡县制8,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

5、家” 。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前夫。那么法庭将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9,对于 1875 年宪法中关于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B,参议院通过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D,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10,19 世纪 70 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国家元首独掌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11,下列选项体现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主义色彩的是(1)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2)皇帝有权签署帝国法律(3)

6、首相只对议会负责(4)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A, (2) (4) B, (1) (2) C, (1) (3) D, (3) (4)12,19 世纪晚期,下列哪一选项中国家的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或国会)A,美国、法国 B,美国、英国 C,美国、德国 D,德国、法国13,1876 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 “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

7、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达 20 多年(18971920 年) 。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学科协作组资源库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C,大总统宣誓的照片 D,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15,清朝同治年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1)他可以到安徽黄山观光旅游(2)他在中国触犯了中国法律可以不受中国官员的审判(3)可在汉口租赁土地(4)可在重庆开设工厂A, (1) (2) (3) (4) B, (1) (2) (3) C, (2) (3) (4) D, (1) (2)(4)16, 原道醒

8、世训:“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主张建立人人平等无私的社会B,受“三纲五常”传统思想的影响 C,材料反映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积极意义D,与传统思想中强调的“三纲五常” 、等级尊卑截然不同17,下列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大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1)定都天京(2)天京事变(3) 资政新篇 (4)北伐西征A, (1) (2) (3) (4) B, (1) (4) (2) (3) C, (1) (2) (4) (3) D, (2) (3) (4) (1)18,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

9、于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动”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19,1920 年 11 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C,在反帝问题

10、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20,在 20 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有团体的大联合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学科协作组资源库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21,2009 年是五四运动 90 周年,五四运动不仅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而且酝酿着更大跨度的历史变革,是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使五四运动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B,新文化运动的作用C,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D,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在我

11、国传播22,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这主要是指A,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C,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D,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23,列宁在二朋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实行土地改革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24,1971 年是巴黎公社成立 100 周年,我们为纪念百年前的这一段光荣岁月,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下列是发行纪念邮票的理由,你认为哪个理由最佳A,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巴黎公

12、社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进行斗争C,巴黎公社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迅速发展D,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5, “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这个学说是A,凯恩斯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德意志古典哲学26,1872 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再版序言中写到:“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 ”导致“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 ”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C,纲领有些地方是错误的 D,工人运动的发展27, “南

13、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学科协作组资源库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28,1946 年 10 月 10 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 ,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和平死了”是因为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29,

14、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了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 。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签署了双十协定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30,1993 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A,相同的心理素质 B,共同的文化传统C,相同的经济基础 D,共同的生活习俗31,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

15、型国家。 ”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 B,经济特区的设立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 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32, “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 ”这段话旨在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约 C,建立欧共体 D,推行杜鲁门主义33,1958 年 9 月 14 日的清晨,戴高乐与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进行了私下交谈,明确提出“我们除了共同走一条路之外,没有其他道路可走”时,82岁的阿登纳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立刻绽开激动的笑容,因为他深信“德国的道路必须通向欧洲!”他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了。这表明A,法德双方在信任的基础上实现和解 B,法德双方已经决定建立欧洲共同体C,法德双方决定实行统一的外交政策 D,法德双方同意在建立经济军事的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