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冲铁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上传人:lc****zq 文档编号:4378785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庙冲铁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庙冲铁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庙冲铁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庙冲铁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庙冲铁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庙冲铁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庙冲铁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南三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庙冲铁矿关市湖南三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庙冲铁矿关市 230 万吨选矿万吨选矿 厂厂 岩岩 土土 工工 程程 勘勘 察察 报报 告告1、前言、前言1.1 任务来源任务来源受湖南三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了其拟建的庙冲铁矿关市 230 万吨选矿厂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以便为拟建物的设计提供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依据。1.2 拟建工程概况拟建工程概况拟建工程地处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关市乡庙冲铁矿。厂区占地面积为宽约 400 m ,长约 560m(见图 1-1) 。根据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勘察委托任务书,拟建工程主要建(构)筑物情况详见表 1。主要建

2、(构)筑物情况表 表 1序 号建(构) 筑物名称设计地 坪 标高 (米)层 数高度 (米)安全 等级结构 类型对地基变 形 敏感程度基础 型式基础 埋深 (m)基顶荷 载标准 组合1粗破碎车间340.003地上 14m;地 下 4m乙框排架敏感整体 基础4.8250kpa2中细碎车间340.00323.00乙框架敏感独基2.5300kpa3筛分车间340.00315.00乙框排架敏感独基2.5250kpa4磨矿仓328.00224.00乙12 筒仓敏感2.5350kpa5主厂房317.00422.00乙框排架敏感2.5250kpa6精矿仓和精 矿过滤车间292.001; 318.5;18 .0

3、乙框排架敏感3.0300kpa7药剂制备间328.00112.00乙框架敏感2.0250kpa81 号转运站347.00313.5丙框架一般独基2.0200kpa92 号转运站328.00317.5丙框架一般独基2.0200kpa10一段脱泥浓 缩池 (28m) 及泵房312.00乙特构敏感独基 条基11.0200kpa11二段脱泥浓 缩池 (28m) 及泵房312.00乙特构敏感独基 条基11.0200kpa12三段脱泥浓 缩池 (28m) 及泵房302.00乙特构敏感独基 条基10.0200kpa13四段脱泥浓 缩池 (28m) 及泵房312.00乙特构敏感独基 条基10.0200kpa1

4、4中矿浓缩池 (30m) 及泵房302.00乙特构敏感独基 条基10.5200kpa15精矿浓缩池 (42m) 及泵房292.00丙特构敏感独基 条基10.5200kpa16尾矿浓缩池 及泵房283.00乙特构敏感独基 条基10.5200kpa17脱泥浓缩池 及泵房292.00乙特构敏感独基 条基10.5200kpa18高水池及泵 房387.30乙特构敏感独基 条基4.0200kpa19通廊丙特构一般独基1.5200kpa1.3 勘察目的和依据的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和依据的技术标准1.3.1 勘察目的勘察目的1)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岩土层分布、深度、厚度、均匀性及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承载力作出评

5、价,提供施工图设计依据;2)查明建筑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并提出整治方案及建议,对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作出评价;3)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判定岩土体及地下水在建筑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影响,并提出防治建议;5)提供建(构)筑物及设备基础类型的选择及建议。1.3.2 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

6、2002) ;6)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2004) ;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50123-1999) ;10)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DZ/T 0017-1991) ;11) 工程地质勘察委托任务书 。1.4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1.4.1 勘察方法勘察方法本工程勘察手段主要采用取芯钻探、室内土工试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等勘察方法进行。其中钻探设备采用 9 台 XY-100 型油压工程钻机,进行全孔取芯钻探。对粘性土采取原

7、状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并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综合评价其强度、压缩性等,对全风化、强风化岩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评价地基土均匀性、密实性及强度。土试样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用重锤少击法采取,土样级别为级,土工试验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50123-1999)执行,原位测试采用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进行,锤重 63.50kg,原位测试设备、方法均符合要求。1.4.2 工作量布置工作量布置根据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钻探点布置图及建设方提供的补充意见书,并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第4.1.15第 4.1.19 条的规定,该场地共布置钻孔 174 个,因部分场地尚不具备施工条件,有

8、 26 个钻孔未施工,待条件具备时再补钻。本次勘探实际施工钻孔 148 个,其中技术孔 50 个,一般孔 98 个。勘探点主要沿拟建建筑的角点及周边布置,孔间距 1035m 。本次勘探点放样是以建设方提供的控制点GPS12(376010.170;2978600.659;357.88) 、GPS13(376208.371;2978432.304;364.13)为坐标及高程引测点,采用全站仪施放各勘探点并测得其孔口标高。1.4.3 工作进程及完成工作量工作进程及完成工作量我院于 2008 年 12 月 10 日开始先后派出 9 台 XY-100 型工程钻机进场施工,于 1 月 13 日结束野外勘探

9、作业转入室内资料整理阶段,共完成勘察工作量见表 3。勘 察 完成工 作 量 表 表 3项 目计量单位工 作 量钻 孔m /个2973.70/148标准贯入试验次189重型(II)动力触探试验m5.40原状样件50 土样 扰动样件/水 样件2水位观测次148测量定点点1481.4.4 勘察质量评述勘察质量评述本次勘察工作严格按照“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审校”的质量管理程序进行。勘察工作布置是在充分了解拟建工程概况、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野外钻探作业符合有关操作规程,地层划分准确,勘探深度合理。所进行的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符合规范及强制性标准条文要求,数据真实可靠。成果资料整理采

10、用理正工程地质勘察 CAD6.5 软件 ,数据统计方法符合规范要求,图件编制美观规范,报告中建议的地基基础方案安全合理,提供的土层设计参数合理有据,可作为拟建工程施工3图设计参考。2、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 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构造拟建场地位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湘中褶皱区南部关帝庙复式岩体南西侧,祁阳“山”字型构造东南翼内侧,关帝庙穹窿四周依次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二叠系,穹隆东侧为衡阳盆地白垩系红盆覆盖,穹窿轴向北西 280290,长 50km,宽 30km。关帝庙岩体沿穹隆核部侵入。界牌祁东深断裂呈北北东向通过本区东南侧,区域构造、岩

11、浆活动发育。本区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等几次大的构造运动,断裂褶皱发育,造成了本区复杂的构造痕迹。区内断裂以近 EW、NNE、NNW 向构造为主,区域上未见大的活动性断裂构造带通过,场地稳定。2.2 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工作区属低山丘陵区,西南高,东北低,海拔标高 240450m,地形切割厉害,最大相对高差 210m,山谷多呈“V”字形。山陡坡急,山坡坡度多在 1525。局部形成陡坎。植被欠发育。区内水系不甚发育,多为山间溪沟。工作区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820,最高 40,最低-7.7。年降雨量达 1372.38mm,雨水多集中在 46 月。2.3 地层岩性地

12、层岩性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上覆土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及第四系残积层(Q4el),基岩为加里东期中粗粒花岗岩(51) 。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Q4ml):黄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及石英颗粒组成,为新近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该层分布较广,厚度 0.6018.20m。2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及碎砖头等建筑垃圾组成。该层仅分布于 CK109 中,厚度 0.70m。3冲填土(Q4al):褐色,松散,湿,主要由粘性土及石英颗粒组成,为新近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该层仅分布于 CK167、CK168 中,厚度0.502.50m。4耕土(Q4ml):灰

13、褐色、褐色,松散,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大量植物根系。该层局部分布,厚度 0.80m 左右。淤泥(Q4h):灰黑色,软塑,饱和,主要由粘粒组成,含大量石英颗粒及腐植质,有腥味。该层局部分布,厚度 0.603.30m。碎石土(Q4al+pl):冲洪积成因,灰褐色,黄褐色,稍密,稍湿,主要由碎石、角砾及粘性土组成,土质不均匀,碎石及角砾含量变化大,一般 25%60%,砾径 220cm,最大达 1m 以上,次棱角状,花岗质,粘性土充填。该层主要沿冲沟分布,厚度 1.7017.50m。1粉质粘土(Q3el):为第四系残积土,红褐色,硬塑,稍湿。主要由粉粒及粘粒组成,含 5%的石英质砂,土芯切面较光滑

14、,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主要分布于矿山办公楼东北角 CK169 CK174 中,厚度 2.105.20m。2砂质粘性土(Qel):花岗岩残积土,红褐色,硬塑,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 20%25%的石英质砂,土芯切面较粗糙,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一般,手捻有砂感。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东南角,厚度 1.014.80m。1全风化花岗岩(51):为印支期酸性侵入岩。灰白色,岩石强烈风化,原岩结构构造基本破坏,具母岩残余结构强度。岩芯呈土夹砂土状,遇水易崩解软化。该层全场分布,厚度 1.017.30m。42强风化花岗岩(51):为印支期酸性侵入岩。灰白色,岩石强烈风化,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破

15、坏,但仍可辨认。岩体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见大量褐红色铁锰质渲染。岩芯呈砂土状或砂夹碎块状,局部可见花岗岩球状风化现象。该层全场分布,厚度大多未揭穿,最大控制深度 21.60m。3中风化花岗岩(51):为印支期酸性侵入岩。灰白色,岩石中等风化,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较破碎,多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岩质较硬,敲击声脆,为坚硬岩。该层全场分布,厚度未揭穿,最大控制深度 12m。2.4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通过室内土工试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综合评价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下表: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参数统计表 表 4项目土名指 标样 本

16、数范围值平 均 值标 准 差变异 系数标 准 值备 注含水量 w(%)225.027.026.0/ 密度 (g/cm3)21.841.891.87/ 比重 Gs22.752.75/ 孔隙比 e20.8190.8980.859/ 液限 WL(%)240.041.040.5/ 塑限 Wp(%)225.025.0/ 液限指数 IL(%)20 0.130.07/ 压缩系数 a(Mpa-1)20.300.350.325/ 压缩模量 Es(Mpa)25.306.05.65/ 内摩擦角 (0)218.122.120.1/1 粉 质 粘 土凝聚力 C(kpa)213.118.015.6/ 含水量 w(%)1818.033.026.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