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78781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姓名: 考号: 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 题号一 (28)二(42)三(50)附加题 (10)总分 (120) 得分 一、基础一、基础(23 分) 1、默写。 (5 分) (1) ,小桥流水人家。 (2)秋风萧瑟, 。 (3)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 年。 (4) 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有成效,所以他说: “ , 。 ” (5)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第 2 至 4 题。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zh mn( )希望之情;秋之

2、色为 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 之间,自然应了这 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 、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 玉米,那在地上 p f( )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2、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 分) zh mn( ) p f( ) 3、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2 分) 夏正当 之间,正是一个 、生命交替的旺季。4、品味下边描写秋之色的语句,仿照这个句式,发挥想象,写一写“冬之色” 。(2 分)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仿写:冬之

3、色为 5、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语文的世界里。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 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碰到 与语文有关的问题。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大;生活有多精彩,语 文的世界就有多丰富。各种文学作品,春联、广告、店名、流行语等,都是语 文世界的一个部分。今天我班将举行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 选择参加其中的一个组,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4 分) (1)公益广告集锦组 (2)新新词汇组 (3)精彩短消息集锦组 (4)精彩店名举隅组 (5)对联集锦组 (6)校园流行语收集组 (7)口语方言荟萃组 (8)网络语言荟萃组 (9)校园标语创

4、作组 (10)错别字门诊组 你参加的是 组,你认为你们的行动计划应该是:(2 分)成果汇报时,你代表你们小组致开场白,你这样说:(2 分)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 (2 分) A、次北固山下/ 次第开花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己知 彼 C、幸甚至哉/ 如获至宝 D、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芳香四溢 7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1 分)A.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 (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B.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C.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

5、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连非常细小的地方都看得很清楚。 )D.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 (清闲安逸。 ) 8下列各项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1 分)A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 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顶真)B 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 (拟人)C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反复)D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反问) 9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俗语,取其谐音换新意,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 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 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6、。 (2 分)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A淋浴器随心所浴( )B咳嗽药咳不容缓( )C洗衣机爱不湿手( )D蚊香默默无蚊( ) 10仿照下列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2 分)生命因追求而美丽。生命中如果没有了追求,就好象天空没有了太阳,就好象大地上没有了 群峰,就好象 ,就好象 。 二、阅读二、阅读(37 分) (一)毛虫之死 (12 分) 一条毛虫躲在一片树叶下 qi()诚忏悔,它决心从此不再作害虫。 它向往着变成一只蝴蝶。它知道,由一条令人厌恶的毛虫变成一只非常美丽的蝴蝶, 并非是幻想。许多毛虫不是已变成了蝴蝶吗?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法则呀!想到这点, 它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于是,这条毛虫又进而想

7、到了一旦变为蝴蝶之后的种种幸福: 受人赞美、自由飞舞、获得爱情等等等等。 我不再吃树叶了。它想。 我不再拽着一根蛛丝打秋千,使行人害怕。它想。 它还想到了自己以前做过的种种坏事。 它内感到一种既惭愧又愉悦的忏悔的感情。 能有机会进行忏悔,这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让我快快变为一只蝴蝶吧!它不禁大声地说道。 一只蝉也趴在这棵树的一片叶上沉痛的思过。它不晓得自己到底被人们视为益 虫还是害虫:它不像毛虫那么难看,它还会唱歌,虽然永远唱的是同一支歌,而且 它的壳还可以入药。从这个角度想,它认为自己似乎应该算益虫。但是它也吃树叶, 并且绝不比一条毛虫吃得少。 我肯定不应被视为害虫,要说我是只不完美的益虫还算

8、公正。啊,谁又不愿使 自己完美呢?它一边嚼着树叶一边想,觉得自己在忏悔的时候能产生这样的思考是 很睿()的。 它发现了那条不吃也不动的毛虫,奇怪地问:老弟,你在想什么? 毛虫回答:我在忏悔。 蝉又问:你也想重新做人吗? 毛虫回答:是的,我不再吃树叶了,我要变成一只蝴蝶。 蝉听了毛虫的话,暗想:连毛虫也开始进行忏悔了,可见将来害虫不多了。害 虫少了,人就会注意到像我这样好坏难下定论的虫类,也许会将我列为害虫加以消 灭的它瞻念前程,不寒而栗。 蝉忽然想到了什么主意,飞走了。 蝉找啄木鸟。它首先向啄木鸟表示了一番忏悔,说自己如何如何要开始作彻底 的、完美的益虫。接着向啄木鸟告发:有一条毛虫正在残害树

9、木。 啄木鸟对蝉的忏悔大加赞扬,问:你肯带我去消灭那条毛虫吗? 蝉说:当然。我要从此与一切害虫划清界限。 于是,蝉引导着啄木鸟飞回到那棵树上,将毛虫隐藏的树叶指给啄木鸟看。 啄木鸟扑过去,一口就将毛虫连同它的愿望吃掉了。 啄木鸟还向所有的鸟类宣传蝉是完美的彻底的益虫。啄木鸟的话是很有权威很影响力的,鸟儿们都接受了它的宣传。 鸟儿们已经如此,虫类便也开了一个庄严的会,郑重宣布全体承认蝉为益虫, 还因为它举报过一条毛虫,向它颁发了一枚奖章 11、给划线字注音。 (1 分) 虔诚() 睿智() 1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2 分)13、请从啄木鸟的角度说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0、?(2 分)14、文中的昆虫小鸟,其实代表我们人类,试分析毛虫、蝉、啄木鸟各代表了什么?(1分)15、蝉为什么要诬蔑毛虫(1 分)16、语段主要用了 描写和 描写来写蝉。 (1 分) 17、 “毛虫之死”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说说你的理由。 (2 分)18、 “毛虫”想要向善,最后却落了个悲惨的下场,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说 说你的看法。 (2 分) (二)父亲的自行车(二)父亲的自行车 (1111 分)分) 余 杰 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 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

11、,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 会招来父亲的痛斥。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 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众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 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 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 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 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 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 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

12、着觉。半夜里 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 本发黄的相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 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 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 后已有好些白发了。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 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辅导儿子的学 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 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

13、家长” 。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 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接 到电报时,末班车已开走了,他跋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险攀上一列 运煤的火车,再搭乘老乡的拖拉机,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迹般地赶回了小城。满脸 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 地哭了。 “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 ”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 淡地提了一句。 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 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相通的心跳。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 很伤感的话:“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

14、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找,却 锈成一堆废铁了。 ”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爸,别担 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 蹬得飞快” 19请概括写出全文表现父亲“称职”且体现父爱的几件具体事例。 (3 分) 20联系语境,品味下边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 分) “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 ”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 一句。21第段文字所写材料都没有围绕父亲的自行车来写,这是否脱离了全文的中心? 请探究并简述理由。 (2 分)22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后, “想了许久”才回信, “我”此时想 了些什么?请续写出“我”回信的一部分内容(50 字左右) 。 (2 分) 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