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78754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研究通过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研究热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本学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专业

2、分为两个培养模块: (一)焊接成型及控制: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掌握焊接成型的基础理论、金属材料的焊接、焊接检验、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 掌握材料塑性成型加工的基础理论、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塑性加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 在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技术基础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本专业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性能学、工程材料学、表面工程学、焊接冶金学、金属材料焊接、焊接方法与焊接设备、焊接检验、焊接结构失效分析及质量控制、塑性成型理

3、论、橡塑材料成型工艺学、橡塑成型模具、金属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CAD/CAM、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知识。本专业在加强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加大专业选修课和实验课的比例,使学生具有扎实宽广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培养特色 我校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本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注重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就业去向 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学 相关书籍生毕业后可以到机械制

4、造业、汽车及船舶制造业、金属及橡塑材料加工业等领域从事与焊接材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择业面广,市场需求量大,就业情况良好。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 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 40 周以上。 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

5、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证、CAD上机实验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 相关书籍,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

6、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7、、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 40 周以上。 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证、CAD 上机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开设院校 西华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江苏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沈阳工业大学 扬州

8、大学 湘潭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福州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中北大学 贵州大学 辽宁工学院 南昌大学 广西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甘肃理工大学 沈阳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新疆大学 吉林工学院 郑州工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佳木斯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中原工学院 长安大学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燕山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大学 湖南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重庆大学 天津科技

9、大学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四川大学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山东工程学院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 长江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校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株洲工学院 北华大学 合肥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历史沿革 新中国 50 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本科教育长期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批应用型、技术型和职业型人才主要是由本科教育培养的。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中国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做法中,形成了“专业对口” 、 “学以致用”的本科教育思想。各学校纷纷成立了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按

10、行业领域划分专业。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做法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专业设置过窄、人文素质教育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等。这些问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快速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而变得愈益突出。 80 年代初期,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中国一些高等院校的热加工类专业转向材料类学科发展,并由此形成了热加工类专业在材料学科和机械学科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大多转入材料学科,而铸、锻、焊专业有相当数量保留在机械学科。1998 年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立了材料成形与

11、控制工程这样一个新的本科专业,其范围涵盖原来的部分机械类专业和部分材料类专业。目前,中国有百余所高等学校办有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其中多数以原来的热加工类专业(如铸造、塑性加工、焊接、热处理等)为主体。由于各院校原有的专业基础不同,专业的定位及发展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培养模式及培养计划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2002 年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曾在西宁召开会议,对中国各高校中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该专业大体上有三种主要的培养模式,一类是以原热加工类专业为基础,在拓宽基础的前提下,为适应国内人才需求的行业特色,采用有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另一类也是以原热加工类

12、专业为基础,但取消专业方向,加强基础知识,扩展适应领域,进行宽口径的通才式培养模式;第三类是以原机械类专业为基础,涵盖热加工领域,形成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类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除上述三种培养模式之外,由教育部批准的焊接技术与工程目录外本科专业,其专业领域也应隶属于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的专业范畴。对于上述情况,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曾责成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牵头制定了针对上述四种情况的指导性专业培养计划,并于 2003 年 4 月报送教育部高教司和机械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发展趋势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既不完全是按照行业特点设立的专业,也不是按照学科特征设立的

13、专业,因此其发展具有其特殊性。按照对目前本专业的情况及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估计本专业今后的发展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制造技术将成为本专业今后的主导技术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消耗、敏捷及无污染生产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当今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制造技术向着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关书籍;制造技术向高精度方向发展;综合考虑社会、环境要求及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制造技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铸、锻、焊技术目前正向着近净成形、近无余量加工、精密连接、微连接与

14、微成形等方向发展,并由此构成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厚基础、宽专业将成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典型材料学科特征的机械类学科,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基础知识构成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这一特点决定了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然是宽口径的,而由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基础知识共同构架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也必然是雄厚的。随着老专业的融合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本专业人才培养必然走向厚基础、宽专业的模式。 3.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分类培养仍将占据主要的地位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还按照区分不同的专业方向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这一方面是由

15、于在由老的铸、锻、焊专业向新的材料成形专业转型时还难以完全摆脱原有的专业痕迹,另一方面,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还没有适应专业的变化,仍然按照行业特征来招聘人才。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并将随着社会和工厂企业的专业人才培训功能的建立和完善而逐渐发生变存在问题 就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目前的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专业教学改革理论准备不足 虽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了“教学改革是核心”的内容,但由于体制改革任务繁重,涉及到众多大学,且实效性极强,加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本科教学改革始终未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因此,各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大都是在没有充分理论研究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改

16、革的方向不够清晰明确,往往是边研究边试点,在试点中积累经验、探索理论。从各校本科教改立项来看,项目或课题组基本由各学科专业的学者组成,不但没有相关学科的学者参加,甚至连高等教育专业理论工作者也很少参与。没有理论指导的改革可能是盲目的,成效难以预料。这一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教育部已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确立了一批教学指导思想研究项目,相信它能对本科教学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 2.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不明确 从改革思路和做法看,少数学校进行了打通部分学科专业基础教学的改革实验,个别学校在全校开展了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大多数学校把本科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各学科专业内部,所追求的目标一般是基础的加宽、课程结构的调整、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转变,以及教学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