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78028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摘要: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与开放,为了使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利率工具发挥出更大的效用,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改革其他相关制度、优化资金配置、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目标。论文阐述了利率市场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与此同时,具体分析了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如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传统业务形成巨大的冲击、产生的利率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以及对商业银行资金定价能力的改变。并针对上述的压力及挑战,提出了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2、能力、开拓金融创新,完善法律体制三方面的应对措施。最后指出,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使命。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快速稳定发展。关键词: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趋势与进程 银行传统业务 利率风险 “逆向选择”风险 资金定价能力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开拓金融创新 完善法律体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利率作为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

3、率管理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1。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的必然要求。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一段谈金融体制改革。其中,第一句话是“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第二句话“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可见,利率市场化改革

4、是必然趋势。同时,根据2010年12月17日周小川行长在财经年会上的讲话,也可以看出推进利率市场化是当务之急。他指出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同时,利率也是其他很多金融产品定价的参照基准。利率市场化的要点是体现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我国市场化改革从一开始就强调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尊重企业定价权。在金融业,除个别政策性金融机构外,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都是按照企业来运行的,反映金融企业自主经营权的一个重要环节正是其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自主定价权。利率

5、市场化也反映客户有选择权。金融机构的客户既有居民,也有企业,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类型实体。这些客1 朱大旗,沈小旭.论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意蕴J.法学家,2004(02).户在竞争性市场中有选择权,他们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和价格,可以表示满意或不满意,可以选择这家或那家,也可以选择不同价格的类似金融产品作为替代。通过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会提供各不相同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利率市场化反映了差异性、多样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以及金融企业对风险的判断和定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像其他商品一样,金融产品会出现更多的差异化,同类产品可能有不同的品牌、规格和目标群体。同时,不同金融机构对同一项目、同一客

6、户的风险判断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在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中会得到反映。利率市场化反映了宏观调控的需要。宏观调控,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间接调控为基本特征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需要有一个顺畅、有效的传导机制,并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必要的影响。可见,为了使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利率工具发挥出更大的效用,从长远来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必然的发展目标,对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改革其他相关制度、优化资金配置、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实质上分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

7、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也基本实现了“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从1978年开始,我国逐步改变了过去长期维持较低利率水平的做法,转而实行由中央银行直接调控基准利率、各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在一定百分比范围内自行调节存贷款利率的有管理的浮动利率形成机制,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1996年以后,中国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同年6月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并试行了部分国债利率的市场招标制,实行了国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利率市场化。1997年6月,又1盛松成,王 毅,闫先东,向晓岚,刘

8、西,戴国海.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J.中国金融杂志,2011(08).建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实现了银行间债券利率的市场化。1998年10月和1999年9月,中央银行两次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程度。1999年7月,中央银行放开外资银行银民币借款利率,头年10月,进一步放开了保险公司5年以上、3000万以上的存款利率,随后又对股票质押融资及其利率的确定在原则上放松了管制。2000年9月21日,放开了外币存贷款市场,实现了外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目前,仅有银行的贴现率和本币存贷款利率仍被央行严格管制,与此同时,中国资本的一级、二级市场的价格已经完全放开。可见,我国已经初步实

9、现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1。虽然,中央银行对部分利率存在着严格管制。然而,银行的贷款定价权和存款定价权在扩大。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2004年贷款上浮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还没有完全放开。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同时,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也在扩大。2006年8月,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支持灾后重建,人民银行于当年10月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定价权,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

10、到基准利率的0.7倍2。如图1-1所示。图1-1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浮动范围与基准利率之比从上述进程来看,1978年,国家强调逐步实现主要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利率才逐步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此后的三十年间,虽然利率调控的有效性备1 艾洪德,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 周小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2011/01/05.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受争议,但在历次宏观调控中,国家一直重视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总体看,我国的利率调整先后经历了六个周期1。图 1-2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与 CPI 走势二、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分析利率市场化犹如

11、一把“双刃剑”。它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很多发展机遇,如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规范的经营环境、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同时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和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它又加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下面从对银行传统业务形成的巨大冲击、利率风险、逆向选择风险、资金定价能力这四方面来分析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经验带来的压力。(一)利率市场化将对银行传统业务形成巨大的冲击银行传统业务主要是指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存、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中占有绝对优势,利润收入也绝大部分依靠利差收入,存贷款利差平均占主营业务收入 90%以上。而存贷款业务与利率密切相关,因此,利率市场化1

12、http:/.将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巨大冲击。中间业务品种少,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据统计,2001 年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平均占比仅为 8.5%。就存款而言,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预计会有攀升,商业银行未来争夺存款,抢占市场,可能动用利率决定权提高利率。就贷款而言,商业银行的目标市场与目标客户有趋同趋势,一些优质客户将成为商业银行共同争取的焦点,商业银行可以为其降低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走向的逆向,意味着商业银行利差将下降。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存贷款业务在整个银行业务结构中所占比率相对较低存贷款利差占全部收入的 60%左右,甚至低于 50%,因此利率市场化对其的影响程度大大低于我国商业

13、银行1。另外,利率市场化带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传统的存贷款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相比不再具有竞争力。一部分投资与筹资从间接方式向直接方式转变化,也将分流银行的客户群体。这些都将是商业银行现有的主营业务受到巨大冲击,生存压力日益增大,原有的盈利模式必须调整。(二)利率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利率风险是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带来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有以下表现: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利率结构风险和客户选择利率风险。 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即为成熟期不匹配风险。它是指在某一时期内银行

14、需要重新调整利率的资产与需要重新调整的负债数量不相等,两者存在一定缺口时,银行再吸收存款或再贷款时所蒙受的利率风险。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是严重失衡的,存款中定期存款和储蓄占了相当的比重,而贷款中,短期贷款则占了绝大多数。这表明,我国银行业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风险的暴露部位偏大,在市场化的环境下,易受到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的影响。 利率结构风险。它表现为,在短期存款利差波动与长期存款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引起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相协调,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1996 年以来,央行连续八次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但是每次调整时各种期限档次间利率变化的幅度不同

15、,总体上存款平均利率的降幅大于贷款利率的降幅,1 艾洪德,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9962006利率波动时间利率短期6个月贷款利率5年期贷款利率中长期贷款(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利率的降幅大于短期贷款利率的降幅。如最短期的 6 个月贷款利率由 1996 年初的 10.08%降到 2006 年 4 月前的 5.04%,降低了 50 个百分点;最长期的 5 年期贷款利率从 1996 年初的 15.12%降到 2006年 4 月前的 5.76%,降低了

16、 62 个百分点,不同期限存贷款利率波动的差异,带来了商业银行经营上利率的结构性风险。 如图 1-3 所示。图 1-3 短期 6 个月与 5 年期贷款利率在 1996 与 2006 年的利率波动客户选择利率风险。它是指随着利率的波动,银行将由于客户行使存款或贷款期限的选择权而承受的利率风险。当利率趋于下降时,客户将以该期低利率获得的新贷款提前偿还该期以前高利率获得的贷款;当利率上升时,他们会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再以较高的利率存入新的定期存款。尽管商业银行可以对提前还款或提前取款设定一定的限制条款,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商业银行为了稳定自己的存款大客户和优质客户,很难采取相应的政策阻止客户提前还款或取款。 (三)利率市场化加大“逆向选择”风险的产生 利率自由化进程中,利率水平的上升使对贷款合约违约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借款人的“逆向选择”。这是因为在信贷活动中,不同借款人违约拖欠的可能性是不同的,但银行无法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