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江西招警面试热点:15年间约160万个古村落消失

上传人:h****u 文档编号:43753619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江西招警面试热点:15年间约160万个古村落消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江西招警面试热点:15年间约160万个古村落消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江西招警面试热点:15年间约160万个古村落消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江西招警面试热点:15年间约160万个古村落消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江西招警面试热点:15年间约160万个古村落消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江西招警面试热点:15年间约160万个古村落消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公教育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5 江西招警面试热点:15 年间约 160 万个古村落消失热点二.15 年间约 160 万个古村落消失“2000 年全国有 360 万个古村落,2010 年是 270 万个,十年就消失了 90 万个,现在的自然村只有 200 万个左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对古村落的消失忧心忡忡,“就在我们开会的时候,1 天 100 个村落就没有了”。他说,古村落的保护权不在农民手里,而在官员、学者、开发商手里,“变成了官员的政绩、学者的科研成果,开发商的资源”。他呼吁加强文化遗产和古村落保护,将文保执法列入官员考核并建立问责机制。【中公解读】古村落保护:

2、新农村建设中需重视的问题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既包括村落的规划、各类建筑、桥梁、庙宇、名木古树等物质文化遗产,也蕴含各类民风习俗、传统节日、民间信仰、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的迅速推进,古村落及其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地有关部门、相关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如果能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把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必能使古村落获得新的发展契机,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片面理解新农村建设,以为新农村建设就是破“旧”立“新”,

3、大规模拆除老房子,集中规划建新房子,就可能给古村落文化遗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一、古村落保护的现实困境当前古村落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解放后,经历了破四旧、移风易俗和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运动,加上对外开放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不少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包括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总以为只有西方的文化才是现代的、先进的,东方文化都是落后的,无价值的。因此,不少人把老民居、古村落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一些珍贵的古村落建筑因其破旧、不“值钱”、不“实用”而被随意毁坏、拆除或买卖,一些农村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也被当作封建迷信、雕虫小技,成为破除的对象。二是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安全隐患较多

4、。农村古村落、古建筑大多象珍珠一样,散落在相对偏僻、经济不够发达的地方,并且年代久远,破败严重。除了为数不多的古村落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较好保护外,大多是“散落乡间无人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得不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许多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古建筑往往缺乏关注和保护,逐渐腐朽、坍塌,或者在火灾、洪灾、风灾、虫灾等自然灾害中造成致命的损伤。故意损毁、偷盗、走私文物等违法活动的频繁,使古村落民居中的一些精美木雕构件、门窗及其中公教育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他文物被盗案件时有发生。一些有保护价值的文物被一些利欲熏心的文物贩子盗卖了;一些旧宗祠的古建筑构件也被文化贩子以购买“旧木料”的名义低价

5、拆出,转卖给一些企业、景区或国外收藏者。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一些地方独特的民间习俗也正在逐步消亡,淡出人们的记忆。三是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性破坏的状况比较严重。对古村落来说,这是影响最大的行政性行为。在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有的地方政府存在急功近利思想,急于搞新村建设,而以牺牲古村落为代价,随意推倒重建或盲目“大拆大建”;有的一味追求高起点、高标准,贪大求洋,按照城市模式大搞村庄建设城市化;有的置乡村特色、地方特色于不顾,搞“千村一面”的形象工程;有的不从当地实际出发,以调整土地资源的名义,或为了眼前的土地使用指标,搞大规模的行政村撤并、迁并活动,整村推倒

6、重建,或整村搬迁合并,不少古村落从此消失。四是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费严重不足。现在各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也逐年增多,但对面广量大的农村古村落来说,却是杯水车薪,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财政困难,应该配套的保护经费难以落实。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经费都捉襟见肘,更何况那些没有列入保护范围的古村落呢?有的地方认为古村落文化遗产利用率不高,社会经济效应不强,还要提供保护经费,加强管理保护,连该申报的保护项目都懒得上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增强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危机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切实保护好千年来形成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避免出现上世纪八九

7、十年代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文化建设性破坏的覆辙,走出一条保护古村落、建设新农村的和谐发展之路。二、文化保护意识和实地调查同等重要。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古村落文化保护意识。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做好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各级政府部门作为农村古村落的管理部门,更要转变观念,把保护古村落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绝不能以牺牲宝贵的古村落资源为眼前的经济利益或自身的政绩服务。要建立起村民自发保护的机制,激发和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村民是古村落及其文化的拥有者,是保护古村落的主体。要通过宣传、教育,传授保护的知识和

8、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对古村落文化的“自鄙”心理,珍惜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其次,全面开展古村落及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和普查工作。要积极开展农村古村落及其文化的全面调查和评估工作,摸清文化家底,将那些淹没在山野中公教育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民间、“隐姓埋名”的珍宝很好地挖掘出来,加以保护。最好建立一支由专家及文物、城建、旅游等单位组成的专业队伍,以县(市)为单位,对辖区内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祠堂宗庙、古树、古墓、古桥、古塔及历史名人、风俗习惯、民间传说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为制定保护规划提供依据。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清理村落遗产,分门别类建立档案,建立古村落名录,确定保护对

9、象,实行分类保护,分级管理。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制定严格的保护制度和保护规划,将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列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在进行旧村改造规划时,一定要征求文管部门意见。要扩大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范围,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让更多的古村落得到有效保护。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筹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对古村落保护工作的投入,做好维修、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即使财政困难、保护经费紧张,或者一时产生不了经济效益的古村落,也要先提出保护,制定好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尽可能使之不被拆除、烧毁或盗卖。三、古村

10、落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传承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了加强对新农村的合理规划,保护好古村落传统建筑风貌外,还要善于挖掘、整理古村落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注重对乡村人文生态的保护和利用,以更好地发挥民间传统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是要重视古村落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研究。古村落传统文化也像古村落建筑一样,面临失传或消失的危险,应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全面调查、搜集、记录和保存与古村落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抢救性保护。近年来,浙江省开展了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大批鲜为人知的民间艺术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如绍兴县开展了“村落文化”的普查发掘工作,获得了 1358 条线索,形成了 350 多万字的文字材

11、料和近千幅图片,目前正在策划出版 20 卷绍兴县村落文化全书。磐安县普查出民间艺术项目 693 个(新挖掘 572 个)。“炼火”、“大凉伞”、“大旗”已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民间艺术保护项目。临安市仅民间表演艺术就发现了 19 个种类 317 个项目。全省共有 39 个项目(44 个子项)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居全国之首。在民间文化挖掘、保护和开发过程中,还要整合地方人力资源,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古村落文化的理论研究,不断挖掘古村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二是正确区分民俗文化与“封建迷信”,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很多民间信仰,包括对行业神、地方神的崇拜供奉以及一些传统节日对祖先或某某神的祭祀活动,都是老百姓对祖先的崇拜、尊敬情感的表达,寄托着老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祈祷和向往,实际上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薪火相续的某种制度保证。特别是一些传统仪式,中公教育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是民间信仰的核心表现形式,保护好传统仪式,对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增进家族认同、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维护社会稳定,弘扬民族精神,展现当地文化,都是十分必要的。不能因其掺杂着一些迷信色彩或陋习而全盘否定。对待农村传统的习俗和信仰,我们也要坚持“和而不同”的观点,以更宽容的态度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