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宁夏理科综合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r*** 文档编号:4375352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宁夏理科综合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09宁夏理科综合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09宁夏理科综合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09宁夏理科综合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09宁夏理科综合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宁夏理科综合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宁夏理科综合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 1 - 页 共 20 页2009 年高考宁夏卷理综化学试题与解析年高考宁夏卷理综化学试题与解析(精校版精校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23 Cl355 Cu636 7 将 224L 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 112L(体积均在相同 条件下测定) ,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 BN2O2 CN2O DN2O4 【答案】A 【解析】根据 2NxO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 可以得到 x=1,因此只有 A 选项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

2、数等知识,题目较为老套,而且这种题目在若 干年前就已经经常出现了。 8 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答案】B【解析】我们可以根据 3甲基戊烷的碳架,进行分析,可知 1 和 5,2 和 4 上的 H 是对称的,加上 3 位上的氢和 3 位甲基上的氢,不难得到 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 4 种。 【点评】本题大方面考的是卤代烃相关知识,其实真正考查的是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这在必修教材 中属于较为简单的内容,这样考查有利于新课程的改革。 9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A甲苯 B乙醇 C丙烯 D乙烯

3、【答案】C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在第一个关键知识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还有碳碳不饱和键, 这样选项只剩下 C 和 D 了,再根据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为含有苯环物质或烷烃(或烷基) , 因此只有 C 选项符合题意了。 【点评】本题较为新颖,考生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容易误选 A 选项。第一个关键知识点对于教师 来说必须要突破原来老教材的提法,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提法。 10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 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Na2S2O3溶液稀 H2SO4H2O实验反应温度/V/mL

4、c/(molL1)V/mLc/(molL1)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答案】D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众多,本题从浓度和和温度两个因素考查,非常忠实于新教材必 修 2,只要抓住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便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目来源于课本,考生很有亲切感。 11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 中错误的是第 - 2 - 页 共 20 页【答案】D 【解析】A 选项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放热,当酸反应完成

5、后,再加碱,相当于往热 水中加入冷水,温度降低。B 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酸性减弱 pH 增大。C 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 化钠,相当于弱电解质溶液变成强电解质溶液,因此导电能力增加。D 选项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反应了,因此氢氧化钠开始时为 0 【点评】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题目容量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很高。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是 A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 CO2:Ca2+2ClO+CO2+H2O =CaCO3+2HClO B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 SO2:Ca2+2ClO+SO2+H2O= CaSO3+2HClO C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

6、反应:HCO3+Ca2+OHCaCO3+H2O D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 【答案】D 【解析】A 选项 CO2过量的话,应该生成 HCO3 方程式应为:ClO+CO2+H2O=HClO+HCO3 ;B 选项 HClO 可将 CaSO3氧化为 CaSO4 ,正确的方程式为:Ca2+ClO+SO2+H2O=CaSO4+Cl +2H+ ;C 选项要考虑到 Mg(OH)2 为沉淀即可, 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把平时练习中的次氯酸钙与 CO2和 SO

7、2 反应问 题在一个题目中出现,很是少见,四个选项都很常规,都是熟题。难度不大。 1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1/2H2(g)+ 1/2X2(g) HX(g)的平衡常数为 10。若将 10mol 的 HX(g) 通入体积为 10L 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 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A 5% B 17% C 25% D33% 【答案】B 【解析】1/2H2(g)+ 1/2X2(g) HX(g)的平衡常数 K1为 10,那么 HX(g) 1/2H2(g)+ 1/2X2(g) 的平衡常数 K2为 1/10, 2HX(g) H2(g)+ X2(g) 的平衡常数 K3为(1/10)2=001设 HX(

8、g)分解 xmol/L,有, 2HX(g) H2(g)+ X2(g)1 0 0x x x1x x x K3= xx/(1x) 2= 001 ,得到 x=017,所以, 该温度时 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B 17%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但要求考生平时要掌握方程式的变化 对于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影响和数值的改变。26 (14 分)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xCuCO3yCu(OH) 2zH2O,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 (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写出 xCuCO3yCu(OH) 2zH2O 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 - 3 - 页 共

9、20 页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 ) ( )( ) ( )( ) ( )( ) ( )( ) ( )(l)称取 239g 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 127g 残留物,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72g 水。该样品的结晶水质量为 g,化学式为 ; (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并用上述全部或部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 行?请说明理由。 。 【答案】(1)xCuCO3yCu(OH)2zH2O+(x+y)H 2= (x+y)Cu+ xCO2+(x+2y+z)H2Oak,jgf(hi)de(ed)hi(gf)bc

10、(cb)l 18 CuCO3Cu(OH) 2H2O (2)可行 根据反应 xCuCO3yCu(OH) 2zH2O=(x+y)CuO+ xCO2+(y+z)H2O,依据碱式碳酸铜、 CuO、CO2和 H2O 质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 ,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解析】 (1)本题的碱式碳酸铜与氢气反应看似一个很难的信息,其实细心一点只要把它理解为 CuCO3和 Cu(OH)2受热分解后产物 CuO 再与氢气反应,第问题便可以解决;对于要能分析出 测定反应后 CO2和 H2O 质量,因此对于氢气发生器后仪器的选择是除氯化氢和水蒸气,防止对后 续测定影响就可以了,因为测定 H2O 和 CO2分别用浓硫酸

11、和碱石灰是固定的。 (2)其实在分析 (1)方程式书写时便得到了碱式碳酸铜热分解方程式: xCuCO3yCu(OH) 2zH2O=(x+y)CuO+ xCO2+(y+z)H2O,稍加分析可知,依据碱式碳酸铜、CuO、CO2和 H2O 质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 ,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点评】又是仪器组装问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很为流行,2007 年的全国 I 卷和 2008 年海南 卷也再次出现,因此可以说这是高考题若干年轮回的一种体现。 27 (15 分)下图表示有关 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 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 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 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 ,C 是常见的

12、无色无味液体, 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 (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 代表的 物质分别为 、 、 、 (填化学式) ; (2)反应中的 C、D 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中,若 B 与 F 物质的量之比为 43,G、H 分别是 、 (填化学式) ; (4)反应产物中 K 的化学式为 ; (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 - 4 - 页 共 20 页【答案】 (1)Al C Na2O2 (2) 2H2O +Na2O2 =4NaOH+O2 2Al+ 2NaOH+2H2O=2NaAlO2+3H2 (3) CO2 CO (4) Na2CO3 (5) 2AlO2+C

13、O2+3H2O=2Al(OH)3+CO32 【解析】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是本题的突破口,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基本锁定 Na2O2,能与水和 CO2反应,但是题目另一信息 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说明 C 是水,则 G 为 CO2;再依据 K 能溶 于水,说明 K 为 Na2CO3 ,F 为 O2; 题给信息黑色单质 B 与氧气(F)反应得到 G(CO2) ,说明 B 为 C(碳) ;依据 F(O2)与 E 反应生成 C(水)可知 E 为氢气,再根据金属 A 与碱性溶液反应产 生氢气,可得到 A 为 Al 【点评】本题框图复杂,纵横交错,难度较大,但是若找到 Na2O2这个突破口,本题也就迎刃而

14、解 了。 28 (14 分)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1mol SO2(g)氧化为 1mol SO3的 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C 分别表示 、 ,E 的大小对该反应 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 V2O5作催化剂,加 V2O5会使图中 B 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 (2)图中H= KJmol1; (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 SO2时,自身 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 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 (4)如果反应速率 (SO2)为 005 molL1min1,则 (O2)= molL1min1、(SO3)= molL1min1; (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 296 KJmol1,计算由 S(s)生成 3 molSO3(g)的H (要求计算过程) 。 【答案】 (1)反应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 无 降低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 E 降低 (2)1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