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5344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体育《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体育《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体育《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体育《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教学设计(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体育小学体育双脚连续跳上跳下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双脚连续跳上跳下。 2.游戏:抢收抢种。 教学目标 1.学习双脚连续跳上跳下的方法,提高台阶的高度。 2.培养学生跳跃能力与正确姿势。 3.学习游戏“抢收抢种”的方法 规则。 4.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提高奔跑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双脚连续跳上跳下的方法。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 教具准备:跳箱 小木柱 手榴弹 小篮子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9 分钟) 1.开课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着装,宣布本课教学内容。(1 分钟) 2.队列对形:(2 分钟) (1) 立正、稍息。 (2) 原地踏步、立定。 (3) 向

2、左(右)看齐、向前看。 (4) 走成圆形队。 3. 准备部分:走成圆形队,面向圆心,集体做运动模仿操 17 节。(5 分钟) 二、基本部分(28 分钟) 1.双脚连续跳上跳下(15 分钟) (1) 动作要领:原地两脚蹬地,跳上台阶(2030 厘米),并立即跳下来,连续地跳上跳下, 跳上台阶时,两臂向前上方摆动,跳下台阶时,两脚要轻巧落地。 (2) 组织教法: 边讲边示范动作,用力蹬地蹬地时两臂上摆立即跳下以及跳下时屈膝轻巧落地。 教师做完整动作的示范 12 次。 成四列疏散对形,做双脚向前、后跳,6 组为 1 次,组 3 组。 分组做跳上跳下土台(1525 厘米)的练习,4 次为 1 组,每人

3、 2 组。 分组在跳箱盖上或 1525 厘米高的台阶上跳上跳下,4 次为 1 组,以稍慢的速度做 2 组,但动 作要连贯。以较慢的速度做 3 组,教师分别辅导。 2. 游戏:抢收抢种。(13 分钟) 1) 方法:在跑道的起跑线前,每隔 3 米做一个标志,每个标志处放一个小木柱作为农作物(共 设 5 个标志物)。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组,每组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排头每人持一个小篮 子。发令后,各组第一人沿着自己的跑道,依次将小木柱捡起放进小篮子(表示抢收),跑回起点, 将篮子交给第二人,第二人依次将小木柱放回原来的位置(表示抢种),“种”完后跑回起点,将篮 子交给第三人。依次抢“收”抢“种”

4、,最后先跑回起点的组为胜。 2)规则:要按顺序进行抢“收”抢“种”。完成交接篮子后,才能起跑。 3)教学建议:结合示范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根据学生持 物奔跑的情况,可将小木柱换成手榴弹(木制)等。组织学生练习三次后。比赛 23 次。 三、结束部分(3 分钟) 1. 整理活动:踏步与自我按摩大、小腿局部肌肉想结合。(2 分钟) 2. 课堂小结:总结上课情况,布置作业,预告下节内容,师生再见。(1 分钟)体育教案跳高教案体育教案跳高教案跨越式跳高跨越式跳高 游戏游戏教案教案(水平三)(水平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增强个人的自信和积极进取信念。认知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进一

5、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过竿及落地技术和投掷的简单原理。技能目标技能目标:1、使 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所学技术动作,提高跳跃能力。2、通过投掷游戏,初步领会投掷的技术原理。情感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素质目标素质目标: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快速起动及闪躲等综合能力。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跨越式跳高(重点):过竿及落地技术;投掷游戏:打活动目标。学习预计效果:全课平均心率 125 次/分左右,全课练习密度 45%左右,基本部分练习密度 30%左右。场地器材场地器材:操场;跳高架 10 个、海绵垫 8 块、橡皮筋 5 根、小排球 2

6、只、录音机 1 台、磁带两盒。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要求时间及练习次数场景布置一、 课堂常规1、整队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集队,向学生问好,声音洪亮。向教师问好,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1二、 热身活动1、 讲解游戏规则,示1、 积极参与,全情投1、 学生手拉手,不能松2成四小组,自由选位练习1、游戏“钻山洞”2、定位操:各小组组长带领本组同学练习(教师提示)范;2、 学生手牵手游戏;3、 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入,认真练习;2、 学生分组练习。开;2、 速度快,步幅拉大,注意不要与其他学生碰撞;3、 要求动作准确、有力、舒展大方,协调有力。150三、 跨越式

7、跳高重点:过竿及落地侧向助跑(30-60 度),一脚踏跳,两脚相继过皮筋,依次落地。1、讲解、示范;2、学生集体练习起跳摆腿技术,过竿技术;3、让一名学生做一次,指出优缺点,分组练习;4、统一高1、练习上步起跳、摆腿;2、起跳落地技术;3、练习步骤:摆腿练习大循环练习;商讨高度自选练习。4、互相观察、思考动1、积极参加练习;2、放脚迅速,起跳快有力,摆动腿起跳后脚尖内转,起跳脚快速跟上,依次过橡皮筋落地;3、学生选择高度练习3050度练习后设定为70CM、75CM、80CM、85CM 四个高度,学生自由选择;5、左脚起跳的同学安排在旁边的场地上练习;6、巡视指导。作要领。时要尽可能保证人数相等

8、;4、注意练习中保持间距。130四、投掷游戏“打活动目标”被击中队员出圈在体操垫上做俯卧撑男生 3 个,女生 2 个,做完后迅速入圈继续进行游戏1、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2、男、女生各分为甲、乙两队,一队站圈外,一队自由散开在圈内,练习一段时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起来,开发思维,如何命中目标,怎样躲避。1、圈外队员不得进圈投击,只能投击圈内队员膝关节以下部位;2、圈内队员不可出圈,不可触球,只能闪躲,违者算被击中。3、球若停在圈内,120间后两队交换位置继续游戏;3、教师巡视,加入游戏中,活跃气氛。近球的外圈队员可入圈拣球,但必须出圈才能投击。五、下课方式:1、课后放松

9、(音伴)2、下课造型“2008”3、课堂评价 4、归还器材5、师生再见。教师参与其中创设意境,引导学生造型学生主动投入,调整呼吸,放松移动中形成“2008”数字听音乐放松,动作柔和、准确。50水平三武术组合动作(一)教案水平三武术组合动作(一)教案单位执教者水平三人数40学练目标1. 学生目标明确,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武术组合动作的学练。2. 能初步掌握水平三武术自编组合动作(一)的动作技能。3. 有同伴间合作与交流的欲望,并勇于克服困难,具有爱护集体主义荣誉的观念。重点难点自编水平三武术组合动作(一)动作连贯、准确学练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形式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活跃身心一、课堂常规(2

10、分)二、 、武术搏击操(5 分)二、巩固旧知复习前课内容:(一)弓步冲拳(二)马步砸拳(三)仆步亮掌(4 分)利用音乐渲染气氛,带领学生一起做武术搏击操。1. 语言启发学生思考。2. 引导学生复习弓步冲拳、马步砸拳、仆步亮掌。随着热烈奔放的音乐跟老师一起做武术搏击操1.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2. 随老师一起精神饱满复习前课内容。在热情奔放 的音乐中同做充 满动感的搏击健 身操,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充 分热身。激发学生对 民族传统文化的 热爱,对即将学 习的新知做好身 体机能上的准备。合作探究掌握技能三、小组合作学习(12 分)1. 鼓励学生分组看图自学武术组合动作(一) ,并简介看图方法。2

11、. 指导学生分组练习,并巡回指导。3. 简单小结,并指名演示,适当点评。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奖励。1. 掌握学习方法。2. 分组看图模仿、自学武术组合动作(一) 。3. 个别演示,相互观摩、评价。挖掘学生的 学习潜能,在自 学、自练中培养 自我锻炼的能力, 建立和谐的人际 关系,具有良好 的合作精神和体 育道德。通过奖励,提 高学生练习的积 极性。合作探究掌握技能四、集中展示(8 分)1. 鼓励学生小组展示。并强调,武术是用来强身健体的,不是用来打架的。2. 在音乐男儿当自强渲染下,鼓励学生集体表演。1. 小组展示,相互观摩。知道武术的基本用途。 (强身健体、陶冶情操)2. 随激昂的音伴集体展

12、示。动作有力精神饱满。通过表演、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进一步巩固动作。拓展延伸放松小结五、延伸(5 分)六、放松:(3 分)简易太极拳七、总结(1 分)1. 师生即兴表演。2. 启发鼓励学生分组创编组合动作。并巡回指导。3. 组织学生个别或小组展示。4. 随音乐万里长城用不倒一起做带领学生做简易太极拳放松。与学生简短交流本课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观赏老师、同学的表演。2. 积极主动创编动作。3. 个别或小组展示,相互观摩评价。模仿教师动作学打简易太极拳。积极主动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自我创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把社区体

13、育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终身参与体育的热情。场地器材田径场、图板八块、录音机、奖品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了体育课堂的乐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在音乐渲染和教者的语言点拨下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通过本节课教者深切的感受到:枯燥教材也能上出新意,走出浮华的体育课堂才是学生心目中真正需要的。水水 平平 三(五三(五 年年 级)级) 武武 术术 组组 合合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一、一、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本单元根据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 维健康理念” ,为指导思想,在

14、体育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情景教学,来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武术组合的动作技能,培养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获得对武 术组合的身心体验,培养正确的武术姿势,使学生的身心和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 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武术组合教材,是在中国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本节课通过“武馆式”情景教学, 以陈真、霍元甲等武术届的民族英雄为题,以宏扬“精武精神”为初衷,引入课堂教学主题,使学生 在武馆中学习基本的武术动作组合,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技术和技能,发展力量,灵敏、反应、协调 等身体素质,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强身健体的意识和爱

15、国主义精神。 三、学生分析三、学生分析 高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喜欢武术等技术性的东西。处在长身体和青春发育初期阶段 ,其习惯和方法都没有定型,身体和心理也处在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在教学中,以武馆的方式来教 学,使学生在好奇中掌握武术动作组合,培养学生的正确武术动作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 学生的能力,结合欢快的音乐和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游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让 学生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身心得到发展,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单元教学目标四、单元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所有课时的学习

16、中。 2、运动技能:学习正确的武术组合动作,基本能展示自己所学的动作组合。 3、身体健康: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 4、心理健康:感受和体验参与集体体育活动的乐趣。 5、社会适应:能与同伴顺利地完成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重点、难点: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武术动作组合。 难点:动作组合要连贯、准确。 六、设计理念六、设计理念本单元设计贯彻了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把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运用在 实践中。教学中努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启迪、导疑、创新为主轴,培养学生自己学习 的意识,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自我挑战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从 而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一个武师的角色,传授学生武术技能,学生可以 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