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75090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最稳定的原子最外层含有的电子数为( ) A. 4 个 B. 6 个 C. 8 个 D. 18 个 2. 19 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 提出了原子学说 B. 提出了分子学说 C. 发现了稀有气体 D.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3. 下列物质中,只有共价键的是( ) A. NaOH B. NaCl C. KBr D. H2O 4.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是( ) A. 3.011022 B. 3.011023 C. 6.021023 D. 3.011024 5 .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颗粒的直径为( ) A. 小于 1nm B. 1100

2、nm C. 大于 1nm D. 大于 100nm 6.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有( ) A. 浓度 B. 催化剂 C.温度 D. 以上都是 7.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温度 B. 反应物的浓度 C. 催化剂 D. 反应物的本性 8. 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 A. 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 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C. 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D.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9. 一些药物放在冰箱中储存以防变质,其主要作用是( ) A. 避免与空气接触 B. 保持干燥 C. 避免光照 D. 降温减小反应速率 10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都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醋酸、盐酸 B. 氢硫酸、硫酸 C. 氢氧化钾、氨水 D. 碳酸、氨水 11. 下列物质属于强酸的是( ) A. 盐酸 B. 氯化钠 C. 醋酸 D. 氨水 12. 下列物质属于强酸强碱盐的是( ) A. 盐酸 B. 氯化钾 C. 醋酸铵 D.硫酸铵 13. 在酸性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 H+存在 B. pH7 C. OH-10-7 14. 下列物质因水解而显碱性的是( ) A. Na2SO4 B. (NH4)2SO4 C. NaHCO3 D. NaNO3 15. 在 CH3COOH-CH3COONa 缓冲液中,抗酸成分是

4、( ) A. H+ B. CH3COOH C. CH3COONa D. Na+ 16.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 A.1.005 B.2.1000 C.1.00 D.pH=12.00 17.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结果应记录到以克为单位小数点后几位( ) A.一位 B.二位 C.三位 D.四位 18.用 HCl 标准溶液滴定相同体积的 NaOH 溶液时,四个学生记录的消耗 HCl 溶液体积如下,哪一个是正 确的( ) A.24.00ml B,24.2ml C.24.0ml D24.10ml 19鉴定反应产生的外观现象有() A.溶液颜色的改变 B.产生气体 C.沉淀的生成 D.以上都是

5、 20.最低浓度和检出限量与反应灵敏度的关系为() A.最低浓度和检出限量越大,反应的灵敏度越高 B.最低浓度越大,检出限量越小,反应的灵敏度越高 C.最低浓度越小,检出限量越大,反应的灵敏度越高 D.最低浓度和检出限量越小,反应的灵敏度越高 21.Na+的焰色反应,火焰呈() A.红色 B.紫色 C.鲜黄色 D.蓝色 22.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 A.对照试验 B.空白试验 C.校准仪器 D.多次测定求平均值 23. 按任务分类的分析方法为( ) 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 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 C. 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 D.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24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往往不一致,由

6、此造成的误差称为(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绝对误差 D.滴定误差 25. 在被测溶液中加入一种辅助试剂,该试剂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能发生颜色变化,作为化学计量点到达的 信号,从而终止滴定。这种物质称为( ) A. 辅助试剂 B. 滴定剂 C.指示剂 D.催化剂 26. T NaOH/HCl=0.004000g/ml 表示( ) A. 每 0.004000 毫升 NaOH 滴定液中含有 NaOH 的质量为 1gB. 每毫升 HCl 滴定液中含有 HCl 的质量为 0.004000g C. 每毫升 NaOH 滴定液中含有 HCl 的质量为 0.004000g D. 每毫升 NaOH

7、 滴定液中含有 NaOH 的质量为 0.004000g 27. 间接法配制的滴定液,其准确浓度要采用滴定手段进行测定,这个过程叫做( ) A. 滴定 B. 标定 C. 测定 D. 滴定剂 28. 在滴定中,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 ) A. 滴定终点 B. 化学计量点 C. 滴定中点 D. 反应计量点 29. 在滴定分析工作中,有些物质可以用于标定滴定液的浓度或直接配制滴定液,这些物质被称为( ) A. 标准物质 B. 纯净物质 C. 滴定物质 D. 基准物质 30. 标定 NaOH 滴定液时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 A. 无水 Na2CO3 B. 邻苯二甲酸氢钾 C. 硼砂 D.草酸钠

8、 31. 某强碱滴定某弱酸的突跃范围为 pH=7.759.70,可选用什么指示剂确定终点( ) A. 甲基可橙(pH=3.14.4) B. 甲基红(pH=4.46.3) C. 酚酞(pH=810) D. 以上都不适合 32.沉淀滴定法是以( )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A. 中和反应 B. 沉淀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酸碱反应 33. 铬酸钾法不能测定( ) A. Cl- B. I- C. Br- D. CN 34. 用吸附批示剂法测定 NaCl 含量时,在化学计量点前 AgCl 沉淀优先吸附的是( ) A. Ag+ B. Cl- C. 荧光黄指示剂阴离子 D. Na+ 35. 高锰酸钾

9、滴定法调节溶液的酸度使用的是( ) A. HClO4 B. H2SO4 C.HCl D. HNO3 36. 高锰酸钾滴定法指示终点是依靠( ) A. 酸碱指示剂 B. 金属指示剂 C. 吸附指示剂 D. 自身指示剂 37.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A. 滴定开始时加入 B. 滴定液滴加到一半时加入 C. 滴定至近终点时加入 D. 和 KI 一起加入 38. 亚硝酸钠法中,能用重氮化滴定法测定的物质是( ) A. 芳伯胺 B.芳仲胺 C. 芳叔胺 D. 季胺盐 39. 配合物 K4Fe(CN)6的中心离子是( ) A. K+ B. Fe2+ C. Fe3+ D. CN- 4

10、0 . 配位滴定中溶液酸度将影响( ) A. EDTA 的离解 B. 金属指示剂的电离 C. 金属离子的水解 D. A+B+C 41.以铬黑 T 为指示剂,EDTA 直接测定金属离子含量时,终点颜色变化为( ) A. 由无色变为红色 B.由无色变为蓝色 C. 由红色变为蓝色 D. 由蓝色变为红色 42.可见光区波长范围是( ) A.100200nm B.200400nm C.400460nm D. 400760nm 43.在分光光度法主要是利用了物质对光的( )现象 A.反射 B.散射 C.折射 D.选择性吸收 44.使用 721 型分光光度计时,为使测定的相对误差较小,吸光度的读数范围常控制

11、在( ) A.00.2 B.0.20.7 C.00.7 D.0.71.0 45.碱性氧化铝为吸附剂时,适用于分离( ) A.任何物质 B.酸性物质 C.酸性或中性化合物 D.碱性或中性化合物 46.某物质的 Rf等于 0,说明此物质( ) A.样品中不存在 B.在固定相中不溶解 C.与溶剂反应生成新物质 D.不能被固定相吸附 47 吸附柱色谱和分配柱色谱的根本区别是( ) A.所用的洗脱剂不同 B.溶剂不同 C.色谱机制不同 D.操作方法大不相同 48.在薄层色谱中,硬板和软板的主要区别是( ) A.制板所用的吸附剂不同 B.制板时所用的玻璃不同 C.制板时,一个加粘合剂,一个无粘合剂 D.所

12、用的粘 合剂不同 49.常用作检识氨基酸的试剂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碱性洒石酸铜试液 B.茚三酮试液 D.三氯化铁试液 50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是色谱中选择吸附剂的要求( ) A.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足够的吸附力 B.对不同的化学成分的吸附力不同 C.与洗脱剂、溶剂及样中各组分不 起化学反应 D密度要大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 元素周期表中有_个周期,周期表中共有_个族. 2. 写出氧原子的电子式_ 3. 化学键可分为_、_、_. 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_、_、_和压强,5.准确滴定一元弱酸的判断依据是_. 6.重量分析法可分为_、_、_ 7.沉淀滴定法中的银量法根据使用的_不同可分为_法、_法和_法。 8.配合物一般由_和_组成。 9.EDTA 在水溶液中一般以_种形式存在,其中只有_形式才能与金属离子直接配位。 10.色谱法按色谱过程的机制分为_、_、_、_。 11.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包括_、_、_、_、_。 12 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两个条件是_和_ 1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英文缩写为_ 三、名词解释三、名词解释 1.元素周期律 2.流动相 3.滴定突跃 4.摩尔吸光系数 四、简答题四、简答题 1. 比较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元素,哪一种元素表现出更强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1)Na, Li (2)S,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