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42989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复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 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A ) A.国民收入国民收入 B.可支配收入总和可支配收入总和 C.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D.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2 2下列不属于产生货币需求的动机是下列不属于产生货币需求的动机是( ( B B ) ) A.A.交易动机交易动机 B.B.储藏动机储藏动机 C.C.投机动机投机动机 D.D.预防动机预防动机 3.3. 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负,那么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负,那么( B ) A.边际消费倾向等

2、于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1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 1 C.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小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小于 1 D.边际消费倾向小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 1 4 4假定银行法定准备金率为假定银行法定准备金率为 5%5%时,银行得到一笔时,银行得到一笔 300300 美元的存款,则货币通美元的存款,则货币通 过银行体系存贷,这笔存款最终增加量将达到过银行体系存贷,这笔存款最终增加量将达到( ( A A ) ) A.6000A.6000 B.1500B.1500 C.3000C.3000 D.1D.1 5.5. 当大学生完成学业开始找工作时,在全心全意找到工作之前的这段短

3、期失业当大学生完成学业开始找工作时,在全心全意找到工作之前的这段短期失业 阶段被称为阶段被称为( C ) A.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B.自愿性失业自愿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6.6. 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边际储蓄倾向值是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边际储蓄倾向值是 0.2,那么,投资乘数值是(,那么,投资乘数值是( C ) A A1.251.25 B B2.52.5 C C5 5 D D1010 7.7.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由于( D ) A.过量消费引起物价水平上升过量消费引起物价水平上升 B.过量投资导致物价水平上升过量投资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C

4、.货币发行量太多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升货币发行量太多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升 D.生产成本上升而引起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升生产成本上升而引起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升 8.8. 现代银行体系由以下哪些机构所组成?现代银行体系由以下哪些机构所组成?( A ) A.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B.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C.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D.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9 9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 ( C C ) ) A.A.总需求决定理论

5、总需求决定理论 B.B.流动偏好理论流动偏好理论 C.C.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供给理论 D.D.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 1010最能反映最能反映 IS 曲线和曲线和 LM 曲线交点处特征的是(曲线交点处特征的是( C ) A经济一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经济一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B实际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需求不一定相等实际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需求不一定相等 C收入和利率水平同时满足货币和商品市场均衡条件收入和利率水平同时满足货币和商品市场均衡条件 D货币、商品和劳动货币、商品和劳动 市场都达到均衡市场都达到均衡 11. 在三部门经济中,用支出法核算在三部门经济中,用支出法核算 GDP,其构成项目为(,其构

6、成项目为( B ) A消费、投资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 C消费、投资、净出口消费、投资、净出口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 口口 12. 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采取的公开市场业务措施应该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采取的公开市场业务措施应该是( A ) A把货币投向买进政府债券,市场把货币投向买进政府债券,市场B卖出政府债券,使得货币回笼卖出政府债券,使得货币回笼 C增税增税D增加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购买 13.货币创造乘数等于(货币创造乘数等于( C ) A1利率利率B1(1利率)利率)C1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D1(1法定

7、准备率)法定准备率) 14法定准备率是指(法定准备率是指( C ) A准备金占货币供给的比率准备金占货币供给的比率B银行存款占货币供给的比率银行存款占货币供给的比率 C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D银行利润占存款总额的比率银行利润占存款总额的比率 15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实行(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实行( D ) A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B.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C.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D.汇率升值汇率升值 16.如果债务人整天追逐债权人偿还债务,这说明社会经济处于:如果债务人整天追逐债权人偿还债务,这说明社会经济处于

8、:BA生产停滞期生产停滞期 B。经济衰退。经济衰退C。生产扩张阶段。生产扩张阶段 D通货膨胀通货膨胀 17.西方银行体系主要由西方银行体系主要由 BA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构成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构成B。中央银行及它的附设金融机构构成。中央银行及它的附设金融机构构成C。中央银行及受它领导和控制的专业银行构成。中央银行及受它领导和控制的专业银行构成D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金融机构构成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金融机构构成 概念: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名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

9、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 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最终产品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且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中间产品:只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消费消费:只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 投资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 实际实际 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 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指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政

10、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IS 曲线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 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 即 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次这条曲线成为 IS 曲线。 LM 曲线曲线: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收入 Y 和利率 R 的关系,此线上任一点 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 等的,即货币市场均衡。 BP 曲线曲线: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 坐标的直角坐标系内,国内收支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国际收支曲

11、线或 BP 曲线。 投机动机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 机 流动性偏好陷阱流动性偏好陷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于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 政策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 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已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的行为 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 状态 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比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

12、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 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 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再贴现率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总供给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 ,及经济社会投入的基本 资源所生产的产量。 总需求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已产出水平 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失业失业:是指在社会经济中劳动者处于无工作的状态,这些人有工作

13、能力而且愿 意工作,却没有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均称为失业者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 时宏观经济学称之为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最初反映的是失业率与工资上涨率之间的关系,现代菲利普斯 曲线主要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1.1.简单说明两部门、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并解释其经济意义。简单说明两部门、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并解释其经济意义。两部门经济中只有消费与企业:一方面,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两部门经济中只有消费与企业:一方面,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消费加投资,即消费加投资

14、,即 Y=C+IY=C+I。另一方面,从收入的角度看,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另一方面,从收入的角度看,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 储蓄,即储蓄,即 Y=C+SY=C+S。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总收入,即。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总收入,即 C+I=C+SC+I=C+S,则,则 I=SI=S,这种恒等,这种恒等 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C+SC+S)和总需求()和总需求(C+IC+I)的恒等关系。)的恒等关系。三部门经济中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一方面,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三部门经济中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一方面,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 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总

15、和,可用公式表示为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总和,可用公式表示为 Y=C+I+GY=C+I+G。另一方面,。另一方面, 从收入的角度看,总收入等于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的总和,即从收入的角度看,总收入等于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的总和,即 Y=C+S+TY=C+S+T。 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总收入,即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总收入,即 C+I+G=C+S+TC+I+G=C+S+T,则,则 I=S+I=S+(T-GT-G),在这里),在这里 T-GT-G 可可 看做政府储蓄,此经济意义是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总和)和投资恒等。看做政府储蓄,此经济意义是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总和)和投资恒等。2.2.

16、 简单说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函数表达式,各参数的经济含义)。简单说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函数表达式,各参数的经济含义)。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是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是 c=c(y)c=c(y),当消费和收入之,当消费和收入之 间存在线性关系时,可用间存在线性关系时,可用 c=a+byc=a+by 表示,其中表示,其中 c c 为消费,为消费,a a 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性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性 消费部分,消费部分,b b 为边际消费倾向,它表示收入增加为边际消费倾向,它表示收入增加 1 1 单位,其中就有单位,其中就有 b b 用于增加用于增加 消费,消费,b b 和和 y 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