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IB部分)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73961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IB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IB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IB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IB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IB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IB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IB部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4141 讲讲 生物科学与健康、环境生物科学与健康、环境考纲要求 1.抗生素的合理使用。2.器官移植。3.避孕的原理和方法。4.病原体污染。5.生物入侵。6.生物净化。考点一 疾病治疗中的生物科学1抗生素的合理使用(1)细菌抗生素抗性的产生:某些细菌因基因突变而获得的对抗抗生素的能力。(2)细菌抗药基因频率增加的原因:滥用抗生素、不按正确剂量使用抗生素或任意缩短用药的时间。(3)抗生素使用时的“三不原则”:不自行购买;不主动要求;不随便停药。2印章法证明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的选择实验(1)在 A 培养皿的正常培养基上接种细菌,培养后,培养基上密布菌落。(2)用一块与 A 培养皿内径相同的灭

2、菌绒布,盖到培养基上,使绒布面黏上细菌菌落,做成“印章” 。(3)将绒布盖到一系列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使菌落按原来的位置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上。如果长出菌落,说明这些菌落是具有抗药性的,且可以查明这些菌落在 A 培养皿中的位置。(4)将 A 培养皿中相应位置上的菌落(没有接触过青霉素)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如果这些菌落仍能生长,表明这些菌落的抗药性不是抗生素诱导出来的,是原来已存在的。3器官移植:把健康的器官移植到人体相应的部位以替代丧失功能的器官,并使植入的器官迅速恢复功能,起到治疗作用。4器官移植的过程获得合适的供体器官:供体器官与受体之间的 HLA 差异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较强的免疫排异

3、反应,造成器官移植失败,一般来说,供体器官与受体之间 HLA 的相似程度应在 50%以上。防止免疫排异Error!1.肾移植是我国临床开展最早,例数最多及技术最成熟的大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末期肾病的常规手术。请回答以下相关的问题:(1)器官移植过程中,如果供体器官与受体(病人)之间的_差异过大,植入的器官不能被“容忍” ,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2)移植前,需要对移植的器官进行_。20 世纪 70 年代研制出的免疫抑制剂_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免疫抑制的问题。_技术为器官移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若供体器官在病人体内恢复正常的功能,并_,就表明器官移植成功了。.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曾经挽救过千千万万人的生

4、命。但抗生素的滥用及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全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_。(2)有些抗生素会使人过敏,因此在注射前必须_;而有些抗生素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如_会损伤人的内耳从而破坏听力。(3)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正确是的_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原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B在自然菌群中,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所占比例很低,但抗药基因的频率较高C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D原来病菌中不可能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后才出现的答案 .(1)HLA(人白细胞抗原)(2)组织配型 环孢菌素 低温灌洗保存 成功度过排异期.(1

5、)基因突变 (2)做皮肤试验 庆大霉素 (3)C解析 病菌中原来存在抗药性的个体,抗生素对这样的病菌进行了自然选择。考点二 生殖健康1避孕的基本原理:阻止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抑制排卵和精子的形成以及阻碍受精卵着床。2避孕的基本方法(1)阻止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方法:用器具阻隔、体外射精、安全期避孕和结扎、切断输精管或输卵管等绝育手术。(2)抑制排卵或精子的形成:可采用口服雌激素及雌激素类似物来维持较高雌激素水平从而抑制排卵或通过超声波、微波、温热等刺激睾丸从而抑制睾丸的生精功能。(3)阻碍受精卵着床:可通过放置宫内节育器来改变子宫内膜形态或通过药物改变受精卵在输卵管中的正常运行速度从而起到避孕的效果

6、。2人类生殖要经过受精、着床、胚胎发育和分娩等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某人采用安全期避孕法,其生物学原理是_。采用安全期避孕法容易失败,现在_已成为普遍使用的男性避孕工具,不但有避孕功能,而且还能预防_等性病传染。(2)为使一些不孕不育夫妇实现生儿育女的愿望,常用的辅助生殖技术手段有_和_。两者的相同点是都需要促进_和确定_。(3)孕育期使用抗生素会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试简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_。答案 (1)阻止精子和卵子结合 避孕套 艾滋病(2)人工受精 试管婴儿 卵泡成熟、排卵 排卵期(3)造成菌群抗药性增强;破坏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某些抗生素有较强的毒副作用解析 (1)安全期避

7、孕法的原理是阻止精子和卵子结合。避孕套已成为普遍使用的男性避孕工具,不但有避孕功能,而且在预防艾滋病等性病传染方面有较好的作用。(2)常用的辅助生殖技术有人工受精和试管婴儿,两者都需要促进卵泡成熟、排卵和确定排卵期。(3)滥用抗生素可造成菌群的抗药性增强;破坏人体内正常菌群间的平衡;某些抗生素有较强的毒副作用。考点三 生物性污染1病原体污染(1)概念:病原生物在环境中不断繁殖和散播所造成的污染。(2)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确定:科赫原则在所有患者上都能找到这种病原体。从患者身上分离出的这种病原体能够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和繁殖。把从实验室分离出来的病原体再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患和人一样症状的疾病。证明

8、从患病动物体内分离出的这种病原体还能够在实验室中继续培养。(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a不经环境媒介物直接到达易感者的直接传播,如 HIV 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途径直接传播。b病原体经空气、食物、水、蚊蝇等环境媒介物传递到易感者的间接传播,如甲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SARS 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人。(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甲类强制管理、乙类严格管理、丙类监测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易感人群:自然获得特异性

9、免疫力构成免疫屏障、接种疫苗。控制病原体污染:传染病流行是病原体污染的一种主要形式,其他还有如蛔虫等寄生虫也会危害人体健康、一些代谢产物或毒素引起人体中毒等。2概念(1)概念:一种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传播到另外的地方,损害入侵地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并影响当地的农、林、牧与渔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的过程。(2)生物入侵途径:人为有意引入、人为无意带入、自然入侵。(3)生物入侵的过程:四个阶段,三次转移。(4)生物入侵的预防与控制:采取预防措施(以防为主)、科学引入物种、加强检疫、提高法律意识、开展有效的治理等。3污染是指对人或其他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一种环境变化

10、。(1)根据污染物的种类不同,可将污染分为物理性污染、_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引起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对人体和_造成危害的生物,如凤眼莲、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2)2003 年初 SARS 流行,根据_原则进行实验,最终认定 SARS 的病原体为_的一个变种。注射青霉素_(填“能”可“不能”)有效治疗此类传染病。(3)依据“预防为主”的原则,能有效控制 SARS 流行的主要措施是_,从传染病流行环节分析,该措施属于_。A控制传染源 B消灭病原体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4)目前研制的 SARS 疫苗属于传统疫苗中的_。但是乙肝疫苗的生产不能用传统方法,需利用_技术。答案 (1)化学

11、 生态环境 (2)科赫 冠状病毒 不能 (3)注射 SARS 疫苗 C (4)减毒活疫苗 基因工程解析 注射疫苗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抗原的免疫力,该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4下列是有关抗生素治疗疾病的问题。请回答:(1)自然状态下细菌的抗药性强弱有一定的差异,这是因为_。在人体中如果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容易造成_,所以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要遵循“三不原则” 。一不自行购买;二不_;三不随便停药。面对众多的微生物,科学家提出了确定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标准,这就是_原则。人体感染病原体后表现出患病症状的只占极少数,此种感染现象在流行病学中称为_。目前,在控制病原体污染时,_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公共

12、卫生政策。(2)青霉素能够杀菌,其原理是_。(3)下列措施中,与控制传染病流行无关的是_。A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B建立完善的公共体系C禁止近亲结婚D对易感者进行有计划的接种疫苗答案 (1)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菌群失调 主动要求 科赫 “冰山现象” 预防胜过医治 (2)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3)C解析 禁止近亲结婚是优生优育措施。考点四 生物净化1生物净化的原理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人为地放大和强化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2水体自净基本过程分析(1)有机物的变化:在污水注入点有机物量达到最高,然后在细菌的作用下,逐渐减少。(2)好氧型细菌的变化:随着污水的注入,好氧

13、型细菌的数量迅速增加达到最高值,随着有机物的减少其数量也随着下降。(3)溶解氧的变化:随着好氧型细菌的大量繁殖,水中溶氧量逐渐减少,随着藻类的增加而逐渐增多。(4)藻类变化:随着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藻类数量逐渐增加,随着无机物的减少其数量下降。(5)无机物的变化:随着有机物的分解逐渐增加,随着藻类的大量繁殖而减少。3生物净化技术的基本方法(1)活性污泥法:(如图),污水经初步沉淀送到曝气池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吸附并被好氧微生物分解二次沉淀池内活性污泥与已净化的水分离净水排出、污泥回流、多余污泥排出经处理移作他用。(2)悬浮细胞法:把待处理的污水集中在大池中,利用污水中悬浮的各种微生物的氧化作

14、用分解污染物,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3)生物膜法:生物膜是微生物通过附着固定在特定载体上的结构复杂的微生物共生体。(4)其他生物净化技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的工程菌除污,如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 。开发废物资源化技术,如选育以工农业废物为原料的特殊微生物生产单细胞蛋白,净化还能变废为宝。选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吸收粉尘、杀灭细菌等不同净化功能的植物进行环境绿化。选育特殊的微生物类群,用于农药、防腐剂等环境污染物的降解。5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1)活性污泥是由各种_、有机物和无机物胶体、悬浮物构成的。它具有很强的_能力和_能力。(2)如图是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基本流程。经初步沉淀处理的污水通入b曝气池中进行生物处理,由于_微生物不断增殖,使有机物不断分解,从而达到治理污水的目的。在c_内,活性污泥与被净化的水分_。从 a 中通入的是空气,它具有_和被好氧微生物利用的双重作用。下列关于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_。A活性污泥是一种绒絮状的微生物共生体B人为保持水体具有较高的溶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