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发挥网络积极作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3960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发挥网络积极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发挥网络积极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发挥网络积极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发挥网络积极作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网络道德教育浅谈中学网络道德教育内容提要:面对网络的迅速发展和中学生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培 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主题词: 中学生 网络道德 引导 措施一、一、网络道德问题的提出网络道德问题的提出根据 CNNIC 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 2003 年 12 月 31 日,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到达了 7950 万,18 岁以下的网民占上网人数的 18.8%, 学生占 29.2%,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呈逐年递增趋势。网络,不仅给了每个人一个极大开放 和自由驰骋的空间,也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

2、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交互式、个别化、探究 性的学习成为可能,获取的信息也更多更新更快。网络已成为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 娱乐的重要平台。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的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一种“挡不 住的诱惑” , “上网”是一件时髦的事。然而,下面的一组数据却让我们不得不对中学生上网的现状产生深刻的忧虑。由北京 市政协 150 余位政协委员历时 4 个月完成最新调查报告显示:7 成学生网民沉迷聊天室,4 成多经常光顾色情网站;在参与调查的 3000 名青少年中,光顾色情网站的占 46,76 的学生网民沉迷聊天室,只有近三成的学生在回答上网目的时选择“搜索信息”、 “下载软件”,另有 35的

3、人选择玩游戏。1 可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更多的是发展机遇。 那么,我们应如何做才能取网络之精华,去网络之糟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呢?我认为, 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通过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 范行为。正如陈至立部长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在推进教育信息 化的全过程中,要克服单纯技术观点,高度重视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 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 所有这些,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网络道德问题。 二、二、网络道德的研究内容网络道德的研究内容网络道德是人

4、们利用电子信息网络进行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道德关系,它是建立 在电子信息网络的基础上的,但又是以传统道德为原型的。因此,我们必须紧抓住网络的 特点,将传统的道德教育回归到网络环境中,形成与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相适应的中学网 络道德教育。1、面对信息网络的共享性、开放性,教育、引导中学生学会选择、面对信息网络的共享性、开放性,教育、引导中学生学会选择 信息网络是一个全球性开放的网络,任何一个连接到网络上的人都可以共享到网络中 的信息资源。它开创了信息多元传递和良莠共存的全息景观。这些不良信息主要包括有危 害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黄色流毒,制造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反动信息,导致中学生人格嬗 变的“电子海

5、洛因”-网络游戏,计算机犯罪,黑客,谣言等等,可以说,信息网络 既是信息的万花筒,也是信息的垃圾场。也许网上的内容中学生无法回避,但有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因此,引导中学生学会 选择,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学会交往,就是让学生做到以 下几点: 首先,加强思想道德,提高道德判断力。要从做人的基本道德入手,培养学生掌握判 断道德是非的标准。网络道德的核心还是人的思想道德,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判断 能力就会增强,就能识别是非、真假、正误、美丑。其次,掌握方法,学会取舍。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 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

6、真,分清精华与糟泊。2、面对信息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如何教育、引导中学生学会自律、面对信息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如何教育、引导中学生学会自律 信息网络是一个由符号所组成的虚拟社会,网络技术使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 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在符号 的面具下,上网者极易产生“反正没有人识我”和“没人知道我在干什么”的心理,认为 他们的行为可以摆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的制约,而表现出对他人不负责任、 为所欲为,甚至犯罪。这些都导致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面对新的网络 领域约束力明显下降而形同虚设。 由此可见,网络道德不像传统道

7、德那样,主要依靠舆论来规范个体行为,而是靠网民 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自律就是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就是要自己管好自己,不 违背道德和良知,从而也不使自己陷入误区。中学生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心理 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认识水平比较低,道德自律意识较差。因此,引导中学生学会 自律,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是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基础。学会自律,就是让学生做到以 下几点: 首先,学习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 其次,进行广泛的社会道德实践,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能更加理性的使用网络,增 强自我约束力。3、面对信息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教育、引导中学生学

8、会交往、面对信息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教育、引导中学生学会交往 现在说起 OICQ、MSN、BBS、Email、聊天室,很少有中学生不知道的,这些都是互 联网上进行交友和相互联系的重要方式。信息网络与以前的传媒的很大不同,就在于它的 平等性与交互性。它使以往的人际交往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每个人都可以和身处其他 地区网络之中的任何他人发生交往关系,都可能最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交往活动中去,并且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为中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交友、择友提供了便利。 但过多的网络交往又会使中学生丧失现实交往的技巧,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去 传统的亲情、友情,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遭受身心损失。

9、所以,如何教育、引 导中学生学会交往,是网络道德教育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学会交往,就是让学生做到以 下几点: 首先,认识到网络交往不当的严重后果,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防范措施。 其次,敢于和家长、教师行沟通和交流,抒发自己的心声,和他们做知心朋友。 第三,积极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符合中学生特征的活动,加强同学、朋友间相互交 往,认识更多的朋友。 三、中学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措施三、中学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措施网络其实只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只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加强引导,将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与信息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特点来开展生动活泼的中学思想工 作,就一定能建立一个基于信息网络技

10、术的中学德育实践体系。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1、加大思想宣传,优化网络育人环境、加大思想宣传,优化网络育人环境 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培养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是有着积极的作用。校园育人环境的优 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学校可发起关于网络道德内容的大讨论,提倡网络文明, 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让人们特别是中学生们真正认识、了解、懂得网络道德,提 倡网上自律。其二,通过各种正面、反面实例,让中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双刃剑”作用,引 起其在思想上对网络的使用有一个正确、系统的观念。其三,在学校中组织各种网络道德 宣传活动,如征文大赛、辩论赛、专业知识大赛等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其三,运用网络 宣传媒

11、体,作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将班级中学生涌现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学 生及时上网报道,共建真善美的校园网络氛围。2、开设上网指导课和专题讲座,对学生积极开展身心健康指导、开设上网指导课和专题讲座,对学生积极开展身心健康指导网络是个大世界,学校不仅应鼓励学生上网,使他们通过网络了解世界,扩大知识面, 更应积极帮助中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要 求。上网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网络操作技术教育。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网 络发布、传送,获取信息的原理与技术。其二,安全上网教育。如教育学生学会保护个人 隐私,避免网络黄毒。千万不要与未见面的网人约会,除非有足

12、够的安全措施;收到来历 不明的电子邮件不要答复;不要轻易地把家人的地址、电话等情况告诉网友。其三,网络 免疫力教育。教育青少年学生对网络色情、暴力、等不良或有害信息的正确分辨,判断和 选择,免受其侵蚀、传染。3、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师生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师生相互交流 网络较之传统的教育手段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吸引力和渗透力,学校应加以充分利用, 使德育工作的空间和范围更为广阔,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学 校可组织一些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上网,为他们建立主页;设立求助信箱;让他们在聊天室 和学生聊天,在 BBS 中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交流中,教师

13、要注意 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以期更好地引起思想共鸣。4、开展专题性的电子作品创作活动,增加网络德育主体参与的力度、开展专题性的电子作品创作活动,增加网络德育主体参与的力度学校可以设立一些积极向上的主题(如环境、人口、法律、革命传统、违法个案分析等) ,要求学生根据主题目标,在网上获取大量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并通过有效 分析、参与、整合、创新、制成不同形式的电子作品(如网页、多媒体课件、电子板报、 幻灯片,录象等) ,并共享出来,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和奖励,便于彼此浏览学习。5、推荐优秀网站,扩大正面影响、推荐优秀网站,扩大正面影响 中学生上网最初会带有盲目性,因此,学校可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的学习、休闲网站 信息,如网址、内容简介等,引导他们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四、四、结束语结束语认真抓紧、抓实、抓好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中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 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是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 养教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1 引自北京晚报2001 年 07 月 2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