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考试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3730958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考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 一、选择题 1、推行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C)A、设计课程 B、编写课程 C、实施课程 D、评价课 程 2、本次课程改革与教学该所要确立的根本性里念(D) A、素质教育理念 B、创新教育理念 C、生活教育理念、D、终身教育理念 3、与新课程教改相符合的是(B) A、学课本位论 B、学生本位论 C、教师本位论、D、社会本位论 4、下列名称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D) A、教材 B、因特网 C、实验室 D、师生关系 5、校本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A) A、补充 B、延伸 C、拓展 D、深化 6、教学设计是为什么服务的(B)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材的传授 D、

2、搞活课程 7、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按序列评价多是(A)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8、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是(C) A、教学内容分析 B、教材对象分析 C、教学目标制定 D、教学身份选择 9、班级教学产生于(D)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个别化教学的首要环节是(B) A、研究教材 B、了解学生 C、选择方法 D、设计作业 11、不打破学科界限在某些学科之间加强联系,用这种方式编成的课程为(A) A、综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相关课程 D、核心课程 12、综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D) A、实践性教

3、学 B、综合式教学 C、开放式教学 D、主体式教学 13、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传统的(C) A、课程结构 B、教学内容 C、学习方式 D、教学组织形式 14、可以对教学活动的某一细节作出评价是(C) A、质性评价 B、量化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最主要的方式是(A) A、观察 B、制作 C、考试 D、表演 二、判断 1、课程与教学是相互独立的 F 2、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 F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应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 F 4、班级教学难以作到因材施教保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应该废除。F 5、目前对教材的

4、开发是实现由单一的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变.F 6、过去的备课写教案在新课程中称为教学设计。F 7、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越多越好越新越好。F 8、教学设计实际是一种教师的行为研究。F 9、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既是一种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T 10、个别教学也叫做个别化教学。F11、作为教学形式的学生自学,就是完全意义上学生的任意学和自己学。F 12、教学方式包括:教师和学生外显的行为,也包括相关的思维方式和态度。T 13、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是相对立的。F 14、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教学目标。T 15、新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

5、位 有所下降。F 16、电化教育与新课程相结合的根本总之就是对学生的发展起辅助作用。F 17、课程综合化与综合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F 18、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应该以综合课取代分科课程。F 19、借助于研究性学习培养少数尖子学生是条好经验。F 20、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摒弃过去过于注重的终结性评价。F 三、简答 1、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自主学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1)学习者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 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 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

6、的支持, 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 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当代强调课程综合化的原因何在? 答:课程的综合化,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新知识观适课程综合化的理论来源; 2)社会的新发展、新问题要求课程走向综合化;3)学生的认知发展也需要课程的综合化。3、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1)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并体现到实际行动中;2)其次,教师 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同时,重视自 身科研素质的提高,懂得如何做课题研究,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法,具有指 导学生

7、进行研究的能力;3)再次,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增强合作意识,实行专业之间各 学科教师的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4、简要说明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答:发展性评价有其丰富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 展: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4)评 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使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 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多样化的要求;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式与质性评价方法 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追求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一转向多向;7)关注发展过

8、程。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什么意义? 答:(1)更新教学观念。现代教育技术绝不仅是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和 手段,它将导致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甚至教育体制的革命。在这诸多变化中,教学观念 是重中之重。主要表现为:打破传统的师生主从关系,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2)变 革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双向、多向、异步、同步传输等众多特点。把它应用于教 学中,可以有利于教师实践因材施教、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3)补充教 学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可说是日新月异,信息流动更新速度很快,这可以弥补固定 课程的不足。 (4)扩大教学规模。现代教育技术使传统的学校围墙不复存在

9、,使教育走向 社会,走向家庭,走向信息技术存在的任何地方。 (5)形成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师生积极互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使师生交流的形式也更 加多样化,从而使教学产生显著的功效。 四、论述 6、广义的课程资源开发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答:从校内到校外关注学生身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的利用;从实验验证到实 验探究关注开放实验室和“随手取材”的探究性实验室建设;从课本到多媒体及网络 信息资源关注现代信息资源的开发;从物到人关注教师、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各 方面。联系实际说明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7、联系实际说明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新课程 p5-7) 答:1)由

10、专制走向民主;2)由封闭走向开放;3)由专家走向教师;4)由立足结果走向 立足过程。教师资格考试之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 )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 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 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 丐和盗贼。 ”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教师

11、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B )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C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 制是(D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7教材包括(D ) A教科书 BCAI 软件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C ) A知与行的矛盾

12、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 ) A延展 B必要补充 C深化 D变革 10 “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二、填

13、空题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 )现象和教育( )现象。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 )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 )作用。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 )教育向( )教育转变的思想。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 )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 )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能力;( )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参考答案:14.社会 认识 15.能动 主导 16.应试 素质 17.各科教学 大自然 18.语言表达 组织管理三、简答题三、简答题19试简

14、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A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B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

15、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

16、要求相一致。四、论述题四、论述题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