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4(物理部分)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73071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4(物理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4(物理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4(物理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4(物理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4(物理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4(物理部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1414(物理部分)(物理部分)13用同样的直流电压加速原来静止的一价氢离子和二价氧离子,加速后的氢离子和氧离子的德布罗意 波的波长之比将为 A.14 B. 14 C. 41 D. 41 22 14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15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了沿 x

2、 轴正、负方向传播的两列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波的传播速度都是 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 时,x=2m 的点位移是 0,速度沿 y 轴正向 Bt=0.25s 时,x=2m 的点位移是-4,速度是 0 Ct=0.5s 时,x=1.5m 的点位移是 0,速度沿 y 轴正方向 Dt=0.75s 时,x=1m 的点位移是 4,速度是零 16右图给出了核子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大的原子核一定释放核能 B质量大的原子核分解为质量小的原子核一定释放核能 C由图中标注的原子核 A 裂变成原子核 B 和 C 叫链式反应

3、, 一定将放出核能 D由图中标注的原子核 D 和 E 结合成原子核 F 叫聚变反应, 一定将放出核能 17我国已决定在海南建设新的航天发射基地。由于地面上物体随地球自转,都具有一定的速度,越靠 近赤道,这个速度越大。因此为了达到同样的发射速度,发射基地越靠近赤道,发射卫星时就越节 约燃料。根据你已有的知识,估算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最接近以下哪个值 A40m/s B400m/s C4km/s D40km/s 18一个直线加速器产生一个电子束,其电流不恒定,是由脉冲状的电子束所构成的。假定每一脉冲电 流持续的时间为 0.1s,该期间的平均电流为 1.6A,每秒钟发出 1000 个脉冲,

4、每个电子获得的能量 都是 4000eV。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每个脉冲里有 11012个电子 B电子束的平均电流是 1.610-4A C输入加速器的平均功率为 0.64W D每个脉冲的平均功率 6.4102W 19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悬吊一个小球,细线 MO 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线 NO 水平,此时细线 MO、NO 对小球的拉力大小分别是 F1、F2。现保持细线 MO 方向不变,将细线 NO 缓慢逆时针旋转, 且保持小球位置不变。当 NO 转过 角和 2 角时刻( 小于 45)MO、NO 对小球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F11、F21;F12、F2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有 F1F11F12,

5、同时一定有 F2F21F22 B一定有 F1F11F12,同时可能有 F2F22F21 D一定有 F1F2F21 2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n1n2=31,在原、副线圈电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 的电阻 R1、R2。交变电源电压为 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 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31 B电阻 R1、R2上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11 C电阻 R1、R2上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13 D电阻 R1、R2上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19y/cmx/mO2-21234 R1R2n2n1MONZ核子平均质量ABCDE FFeO- 2 -21 (18 分)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电阻存在系统误差

6、。为了消除系统误差,有人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 Rx是待测电阻,R 是电阻箱,R1、R2是 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合上开关 S,发现灵敏电流计中有自上而下的电流。 为了使灵敏电流计中的电流为零,应将电阻箱阻值 R 渐渐_(填“增大” 或“减小”) ;若将 R 调至为 R0时灵敏电流计的示数恰好为零。可计算出待测 电阻 Rx= 。 (用 R1、R2、R0表示)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在 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同时分别 测出加挂不同数目钩码时弹簧长度。他将所有测 得的弹簧长度 l 与相应的弹簧弹力 F(F 的大小 等于所挂钩码受到的重力)的各组数据逐点标注 在

7、了右图所示的坐标纸上。 请你在图中完成此弹簧弹力 F 与弹簧长度 l 的关系图线。 由以上 F-l 关系图线可知:该弹簧的原长是 _cm。 由此可得弹簧的弹力 F 和弹簧伸长量 x 之 间的关系是_(各物理量都取国际单位制) 。甲图表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匀速运动,后来在薄 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乙图所示(附有刻度尺) ,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 隔为 0.02s。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m/s;小车在布面 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22 (16 分)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

8、水位差来发电。建于浙江江厦的双向潮汐电站是我国第一 座潮汐电站。它利用海水每天涨落两次,共能进行四次发电,年发电量为 1.1107度,满负荷功率为 3.2 兆瓦。设计该发电站涨、落潮的平均潮差为 4.5m,电站的总效率为 10%。求:按满负荷功率计 算,该电站平均每天四次发电的总时间 t 是多少小时?每次发电的发电量是多少度?每次发电过程中 可以认为海平面相对稳定,那么每次发电过程所利用的水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多少?该发电站用于储 水的水库的面积 S 为多少公顷?(1 公顷=104m2,答案均保留 2 为有效数字。 )R2G RRxR1S 布面甲0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9、乙ABCDEFGHIJcmF/Nl/(10-2m)01112131415161.02.03.04.05.010- 3 -23 (18分)如图所示,坐标平面的第象限内存在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第象限内存在垂直于 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足够长的档板MN垂直于x轴放置,到原点的距离是d。已知 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从原点左面一定距离处的A点,以初速度v0沿y轴正 向射入磁场,恰好能到达原点。若现在该粒子仍从A点进入磁场,但初速度大小变为4v0,为使粒子能 从磁场进入电场,而且进入电场后能垂直打到档板MN上,求:粒子从A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 与x轴正向的夹角

10、。粒子打到档板上时的速度大小。24 (20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1.5kg 的小木车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 m=3.0kg 的铁块放小 木车的上表面,铁块与小木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6。将劲度为 k=1000N/m 的轻弹簧放在铁块和小 木车左端挡板之间(不相连) ,用力挤压弹簧,将弹簧压缩 x0=10cm 后,用细线把铁块和小木车左端 栓住,已知这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 E0=5.0J。现将细线烧断,铁块和小木车开始运动。求:弹 簧的形变量 x1多大时铁块的速度最大?为什么?弹簧的形变量 x2多大时铁块和弹簧分开?当时小 车的速度 v 多大?(取 g =10m/s2)xMNO

11、ByEAmME0- 4 -参考答案及提示 13D 1 4C 15B 16D 17B 18D 19C(提示:由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 随着 NO 逆时针旋转,MO 上的拉力逐渐减小;当 NO 与 MO 垂直时 NO 上的拉力最小。 )20D(提示: 只有一只副线圈工作时,电流跟匝数成反比,因此通过 R1、R2的电流是 13。 )21减小; 图略;11.00;F=100x 0.95,5.0RRRRx1222t=9.2h,7.4103度(提示:年发电量除以满负荷功率得发电总时间,总时间除以 365 得每天平均 发电时间。每天发电量除以 4 得每次发电量。 )2.71011J,S=2.7102

12、公顷(提示:每次发电时间为 9.24=2.3h,每次重力势能减少的 10%等于每次发电量,即满负荷功率乘 2.3h。涨潮时可认为进入坝内的 水质心由与坝顶等高降低到坝高的一半处;落潮时可认为坝内的水质心由坝高的一半出降低到坝底处。 因此不论涨潮还是落潮,坝内水的重心都是降低坝高的一半。 ) 2330或150(提示:粒子必须垂直于y轴进入电场,因此射出磁场时对应的轨迹圆心必然在y轴上。)mqdEv2162 0240.5cm(提示:弹力大于摩擦力时铁块加速运动,弹力小于摩擦力时铁块减速运动,因此弹力和摩 擦力大小相等时铁块速度最大。 ) 0,2m/s (提示:分开意味着弹力为零,因此弹性势能为零。弹性 势能一部分转化为摩擦生热 Q=mgx0=0.5J,其余 4.5J 是小车和铁块的动能;小车和铁块动量等大,因此 动能跟质量成反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