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侧改革,去哪儿-web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3060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电侧改革,去哪儿-web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售电侧改革,去哪儿-web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售电侧改革,去哪儿-web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售电侧改革,去哪儿-web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售电侧改革,去哪儿-web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售电侧改革,去哪儿-we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电侧改革,去哪儿-web(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售电侧改革,去哪儿?售电侧改革,去哪儿?2014 年 10 月 9 日 15:49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关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方案的传言开始出现,并有多个不同的版本。其中“推行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逐步形成市场化的电价形成机制;电网企业收入由国家核定,不再承担电力买卖的角色”成为其中谈论较多的一个。进入今年,售电侧改革被视为输配分开的替代方案而广受关注。配合国家放开民资进入一些竞争性经济领域,输配分开的方案成为电力行业相应开放领域的一个关注点。作为电能“发输配售”的最末一个环节,售电侧的改革和最先放开的发电侧改革遥相呼应,似乎成为了下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这一轮改革

2、涉及的相关方多,并可能与终端电力用户直接关联,讨论的热度远大于 2002 年的第一轮改革。各种渠道和版本的信息很多,让处于其中的各方看不清楚。这一轮电改会如何展开?售电侧的改革会向何处去?售电侧改革的由来说起国内的售电侧改革,要从 2002 年 3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国务院 5 号文件)开始。同年 4 月 11 日,国家计委公布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内容,确立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目标,并制定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

3、分开、竞价上网”的总体思路。售电侧的改革在一开始就已经纳入到了改革的总体规划中,在 2002 年厂网分离,国网、南网拆分;2011 年电网企业主辅分离之后,由于电力市场环境和 2002 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输配分开”在目前争议较大,因而暂时未纳入电改的讨论范围。这样一来,配售领域的改革自然进入了决策者的视野。2014 年 2 月 24 日,在中电联“2014 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披露了代表电改新方向的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已获有关部门批复,相关部委和有关单位正就意见进行讨论,新电改方案有望年内出台的消息不胫而走。当时的版本主要集中在新电改的方向“主要涉及售

4、电侧改革、交易中心独立、固定输配电价和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等方面。而 2002 年电改提出的“输配分开”和被业界热议的“调度独立”,恐无缘本次改革。具体来讲,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方面的改革不大;以“固定输配电价”代替现有“购销价差”的电网盈利模式改革也几无悬念;“电网交易中心独立”则主要是作为“调度独立”的温和方案予以呈现,目前讨论焦点在于交易中心的产权是否归属电网,也就是交易中心是独立于电网还是相对独立于电网。2014 年 8 月初,国家发改委再度召开新电改方案征求意见会。部分受邀参加的专家透露,根据电改的顶层设计,有可能会成立独立于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和电力企业及组织以外的专业化电

5、改委员会。改革后,电网企业将恢复公用事业的本来面目,输配分离将被列入改革盘子,配售分开也可能作为突破口。在一些特大型城市,有可能会出现多家侧重于服务性的售电公司的局面。另一方面,各类电力交易试点已显著加快,例如,云南省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相关方案已进入会签阶段。有行业分析认为,自 5 月以来如此密集的征求意见为近年罕见,无不暗示今年电改的提速趋势,而改革力度亦或超预期。“配售分开”成为了热议的话题,也成为新电改方案中最大的悬念。售电侧改革,去哪儿?作为电能“发输配售”最末一个环节,售电侧主要包括电网企业的计量和营销(市场)业务,负责电能的终端用户接入管理和费用结算。由于一直以来电能大

6、规模存储成本很高,电能消费的即时特性将上述四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售电也一直作为电网企业内部的业务部门而不独立运营。相对于从“输配分开”打破垄断,售电侧市场放开不涉及电网运行安全,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而且由于售电侧放开,可以使电价信号有效传递,有利于电价机制的形成,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可以倒逼其他环节的改革,为下一阶段电力体制改革形成突破口。那么售电侧改革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呢?“配售分开”,即售电侧改革方向主要的争议在于售电主体产权是否独立。主要的模式有两种:(1)配售不兼营:售电业务如果从电网企业彻底剥离,即售电业务的产权实现独立。是否引入其他资金,如民资进入售电业务,决定了是否引

7、入售电侧的竞争。(2)配售兼营:在不改变现有售电市场的基础上,保留电网企业的售电业务,引入更多的民营售电公司,进行售电侧的自由竞争。以上模式的主要区别,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以上两种模式在国外都有相关的实践,改革的效果也各有不同。在法国,配网公司ERDF 在输配分开改革后,作为 EDF 的全资子公司从其分离出来。售电市场放开后,全国范围出现了 26 个售电商平等竞争。但从 EDF 分离出的 EDF 售电公司和 GDF Suez Dolce Vita售电公司,由于用户传统,在改革后依然占据用户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英国在“发输配”分开后,英格兰地方电网运营企业实现私有化,经营配电和售电业务,各部门

8、独立核算。由于第一种“配售不兼营”的模式要求电网企业将售电业务彻底拆分,对于大量的基层供电局和供电公司来说,意味着都要进行企业拆分。虽然“配售不兼营”的模式可以实现产权的彻底剥离,有利于实现电能交易多元化交易市场的形成。但是,这种模式对现有电网企业的调整较大,并且依赖于市场交易信息的透明度和市场制度建设。完善的市场制度建设,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市场参与者的“合谋”现象出现,损害市场。在初期各种条件未成熟的情况下,售电侧改革的方向有可能会采用较为缓和的第二种“配售兼营”的模式。即让更多的民营售电公司与电网公司分离出的售电公司进行竞争,这样在保证平滑过渡的前提下,实现适度的售电侧竞争,同时带来有益的

9、改变。在售电侧放开后,消费者可能会面对上百家售电公司,但他们提供的产品和价格可能多少都是大同小异。面对这种情况,售电企业怎么突围?德国的 Emprimo 配电公司提供了一个案例。该公司是成立于 1999 年的一个小公司,大约 100 人的团队。这家公司的创新特色非常明显,率先推出了远距离跨区售电业务和针对大城市的“都市合约”。适用于经常出差、生活时间不规律的商业人士,月固定费用便宜,但是单价较贵。此外该公司还通过灵活的分时电价、阶梯电价,以及在线服务,来整合智能家居产品产业链,为客户提供节能环保服务。通过将客户服务和市场调查等外包,以及与移动互联网结合,使 Emprimo 成为德国客户满意度最

10、高的售电公司和业内的领先企业。配售分开,硬币的两面配售分开带来的挑战会体现在配电商和售电商两者身上。从配电商的角度来看:(1)运营信息透明度要求提高在配售分开之前,配电和售电业务在电网企业内部流转,各种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是流畅的。在配售分开之后,由于不同主体的存在,造成业务与数据的人为隔断。因而,对于运营信息透明度的要求会提高。企业之间业务与数据的交互需要一个统一、高效的信息交互平台来实现。在法国,由于售电公司不具备电力相关设备的运维经验和相关的技术力量,由配电公司(ERDF)负责计量表计的维护和计费数据的采集,售电企业通过统一信息平台从 ERDF 获得计费需要的数据并用于结算。(2)利润锁定的

11、影响在配售分开之后,配电企业的利润会受到监管约束,逐渐恢复到公用事业的身份,其投资和盈利都会受到监管。然而,由于售电市场的放开,配电企业会同时受到来自监管的投资约束压力和售电企业的提高供电可靠性要求压力,这二者在配电企业看来是相互矛盾的。在当前,电网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众多,投资和维护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配售分开之后,在投资受监管的情况下,相关的资金多会集中到业务紧迫性或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如提高供电可靠性、用户接入等。(3)配网运行可靠性要求提高根据国外相关的配网改革经验,受到售电企业利益牵制的影响,相关的监管机构会要求对配电企业在供电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出台的奖惩措施会驱动相关方对供电可靠性

12、,用户满意度的关注。如在英国,配网企业的供电质量受到 Ofgem 的监管,如果用户停电损失分钟数(CLM)大于监管设定值,则需要支付高额罚金来赔偿因停电受到影响用户。如果配电企业可靠性水平小于推荐的 CLM 业界标准,则会得到一定的资金奖励。所以,配电企业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具较强动力,并提高了终端用户的供电质量。(4)对终端用户影响减弱在改革之前,电力用户与配电企业的关系是紧密的,通过负控装置、负荷响应设备等,配电企业可以直接对用户施加影响。但在配售分开之后,配电企业对用户的影响会受到售电合同的制约。售电企业相关营销方案的调整,会影响用户用电行为,并会对配电企业的配电网运行产生影响。对售电商的挑

13、战主要是下列几个方面:(1)用户基础薄弱,开发维护成本高由于多数售电公司的民资都没有配电相关行业基础,这决定了其用户基础的薄弱。据国外相关研究,新用户的开发成本远远高于维持一个老用户的成本。市场开拓力量的薄弱,要求售电企业采用创新模式,以和传统电网企业背景的公司竞争。在售电侧市场开发早期,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用户拓展中出现了不规范的行为,甚至伴随着诱导和欺骗。这是将来国内改革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的。(2)同地多个售电商带来的竞争压力由于售电市场是开放市场,会出现一地多个售电商的情况。而售电商的业务价值链较短,很难通过不同业务间的平衡实现盈利。而且售电业务的多源资金背景,决定了其对运营利润的渴望。售电

14、企业的压力会带来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德国 Emprimo 售电公司就是一个代表。(3)相关技术力量薄弱售电公司的民资背景决定了其缺乏电网行业技术背景,其商业定位也决定了其业务关注点在营销力量,而不在电网相关技术上。但由于电网相关业务是技术密集型,随着智能电网新技术的不断引入,这种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从售电公司的角度看,其业务也无可避免得需要相关技术做支撑。如计费、用户侧负荷响应、用电稽查等,需要通过业务外包、第三方合作等方式来应对。配售分开带来的诸多机遇商业模式的重组,会对现有和将来的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使现有的收益分配模式发生变化。不论是配网运营商、售电商、设备供应商、相关服务提供商,都会

15、思考自己怎样适应这样的转变,怎么在这样的转变中脱颖而出。产业链不同环节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割,使得运营相关信息交互的透明度要求提高。电能即时消费的特点,传统的商业合同交易已经不能满足实时或准实时的要求。业务数据(如计费、负荷、电价、负控信号等)之间的传递需要开放平台支撑,相关方都通过这个平台获得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电量结算信息需要配电企业提供给售电企业,配电企业也需要售电企业支持以保证负荷影响策略的实施。平台的运营需要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来运营,以保证公正性和高效性。电能利用数据作为连接配电企业与售电企业之间的重要业务数据,数据的质量和利用的便利性会成为影响售电侧开放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立开放的数据

16、共享平台会被配电企业、售电企业、政府、媒体、公众所共同关注。如果配网运营企业的利润受到监管,其相关投资必然受到约束。有限的资金需要向能带来收益回报最大的方向投入,业务信息系统也会向集中、统一的模式发展。以减少建设和维护成本。例如:ERDF 在设计企业的业务信息系统架构的时候即已考虑通用的平台化设计,将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统计分析决策、客户管理、资产管理等通过统一接口方式的中间件技术,将其整合。减少数据共享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信息集成商,如果能提供将配电企业主要业务系统集中整合的成熟、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那么对配电企业来讲,竞争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配网运营企业依托传统技术优势,掌握电能计量数据,其公用事业身份有助于成为电能计量数据的公共发布者。配网企业如果能扮演好这个新身份,则对促进售电侧相关的竞争业务发展,如能效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民资背景的售电企业多数没有配网传统用户基础,与具有传统配网企业背景的售电公司相比,开发用户的成本很高。用户往往更倾向与选择配电企业分离出的售电企业,这已经在国外相关地区得到证实。因此,新的配电企业需要创新商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