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课程介绍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73058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课程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课程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课程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课程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课程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课程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课程介绍(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课程简介1 1专业导论专业导论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食品科学概论、影响食品科学的主要 因素、食品科学关键技术研究、中国食品科学监管、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及新资源食品、 食品可追溯体系等的最新学科动态及发展趋势。2 2食品文化概论食品文化概论 一、课程说明 食品文化概论主要面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学生。是食品质量 与安全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 课程性质:食品文化概论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 课程。是集理论性、知识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2.课程

2、的目的和任务: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联系所学专业的实际,全面、系统、准确 掌握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方法、知识内容、基本概念。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较全 面、系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历史发展、结构内容、基础理论、基本概念、成就特点的基础 上,系统掌握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方法、基本知识,从而胜任各相关专业的工作需要。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众多区位性类型历史存在的概况及其成因; 掌握菜品文化地域特征及其认识根据。 (2)掌握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的具体内容,认识饮食文化基础理论的意义, 了解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 (3)掌

3、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饮食文化的交流,了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情况,理解 20 世纪以来中国饮食文化基本特点。 2.主要教学方法: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理论性知识较多,因此应在教学中应 重视大量实例,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讲解,增强趣味性;并能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考核方式:笔试或写作课程论文3 3食品原料学食品原料学 一、简要说明(或前言): 本课程面向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为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食品原料学是食品学的重要基础,是专业选修课程,它主要研究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基本 知识,理化、营养特征(包括品质、规格等)和加工利用方法等内容,通

4、过对食品原料知 识的正确理解,使食品的保藏、流通、烹调、加工等操作更加科学合理,达到最大限度地 利用食物资源,满足人们对饮食生活的需求。开设本课程主要是为后续的专业课课程服务。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1.本课程开设之前,需要先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食品生化等课程。 2.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电子讲义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或普通课堂授课。4 4电工学电工学 一、简要说明: 电工学是食品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电工学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前电工技术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已渗透 到其它各学科。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使学生获 得

5、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电工事业发展的概况和发展方 向,为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本课程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及磁路、电磁铁,电动机的一 些基本知识。是电类知识教学的前导课程,实践性较强。讲课应以理论教学和实例相结合, 注重学生的分析电路的能力,故应让学生做适量的练习。5 5现代仪器分析现代仪器分析 C C 一、简要说明: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现代仪器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测的重要 手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

6、环节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较全面了解仪器分析 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现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注重 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意在提高学生综合的食品安全分析测试能力, 为实际运用或继续学习各种专门的仪器分析技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基本掌握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与仪器工作原理; 2掌握食品安全检测中仪器分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3了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各仪器分析法的应用对象、优点及其局限性。 4 “仪器分析”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教学,能基本

7、掌握仪器分析 的各个流程与工作原理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本步骤。 5能把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运用到食品科学研究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监控中。6 6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实验 一、简要说明: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同食品工程原理理论课的教学一样是一门工程性、实践性强的课程, 是联系食品工程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桥梁。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属于工程实验课范畴,它面 对的是较复杂的实际工程问题。该课程是学生在修完食品工程原理课后必修的一门专业技 术基础实验课,其目的是验证和加深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 动手

8、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在课前进行预习。实验前,给学生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熟悉实验设备。 指导教师讲解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每个实验小组为 45 人,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 将测试数据及有关的设备参数等记录在已经设计好的原始数据表格中。 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原始数据。7 7食品试验设计方法食品试验设计方法 一、简要说明 试验设计方法是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按照试验设计原理,对科学研究中拟通过试验解 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指导和保证试验环节的正确实施,力求以最经 济的试验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然后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

9、据处理,得出可靠 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指导生产以及科研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的 试验设计方法是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按照试验设计原理,对科学研究中拟通过试验解 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指导和保证试验环节的正确实施,力求以最经 济的试验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然后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可靠 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指导生产以及科研工作。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 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试验设计水平的专业人才。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教学方

10、法: 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进行试验设 计;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数理统计方法,能独立地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掌 握常用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8 8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牢固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理 解微生物学课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迪 学生的创新思维。 基本内容:微生物学实验课是培养未来从事食品科学工作者掌握有关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的一门必修课。其包括:微生物简单染色及革兰氏染色技术

11、、观察、培养微生物的方法、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接种技术、细菌特殊结构的染色与镜检、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微 生物细胞大小和数量的测定方法等实验。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训练,要求学生:牢固树立无菌概念,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 作技能,树立严谨求实科学态度,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勤俭节约、 爱护公物和相互协作的优良作风。9 9食品营养学食品营养学 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包括人体 对营养的需要,即营养学基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的营养、社区营养等。 基础营养侧重从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角度揭示营养与机体间的一般规律。近年来对基 础营养的研究

12、又有许多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对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研究的进展上。目前,人们发现营养素不仅仅是具有预防营养缺乏病的作用,而且具有预防某些疾病的 功能。膳食、营养与一些重要慢性病(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的关系已成为 现代营养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营养与膳食因素是这些疾病的 重要病因或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在食品成分方面,除了营养素以外,近 来食物中的非营养生物活性成分成为热点研究课题。这是因为有些流行病学观察结果 难以用营养素来解释,如蔬菜、水果对癌症的保护作用,难以用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 质来解释。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结果和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资料都表明这些成 分具有

13、重要的功能。这些成分中的大多数具有不同强度的抗氧化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我们通过对食品营养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对加工、贮藏与运输过程中食 品的营养价值情况有所认识,同时对于一些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具有指导性作用。1010实用写作实用写作 实用写作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实用性强,适用面广。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信息 化特征日益显著的当代社会,写作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写作尤其是实用写作已成为各级机 关、企业、团体开展各项公务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个人工作、 生产、学习、科研、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文书写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各类实用文概念、特点、分类、写作基本要求,一 些常

14、用的、重要的实用文的写作格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对知识的运用能够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本课程是以讲授为主、练习为辅。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实用写作的基本知识,通过写作训 练、讲解等环节,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学以致用,以适应当前和今后的工作、 学习及日常生活的写作需要。 方法:以理论为指导,以实例为借鉴,以训练为中心。1111粮油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 粮油加工工艺学是以研究粮食、油料等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理论与技术为主的 综合性应用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多学科的研 究成果和理论知识,系统的讲述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的

15、成分、理化性质、加工原理与工艺, 生产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成品和半成品,同时探索农副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新途径。课程的任务是(1)了解国内外粮油食品加工的最新技术与趋势(2)掌握主要谷物和油料 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根据原料主要成分的特点和性质,能够设计新产品开发的流程 和路线。 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为辅,结合用多媒体教学以增 加教学的直观性和信息量。1212食品分析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是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食品本质,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份、有害成份的一 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和加

16、深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从宏观的角度介绍食品分析的构成框架、基本分析内容、基本分析方法及测定意义。通过实验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严谨的科 学作风。要求学生掌握食品中主要成分的分离纯化、测定方法和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各种 食品分析样品的前处理及食品中主要成分的常量和微量分析方法及原理,掌握实验基本操 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和科学思维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独立设计和完成其他的食品检测项目。1313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分析实验 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使课堂中讲授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得到验证、巩 固和充实,并适当地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独立思考和 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实验中熟悉和掌握基本操作步骤,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独 立设计和完成其他的食品检测项目,并力求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习惯。2.基本要求:1)学会食品营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