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试题答案[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30478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语试题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语试题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语试题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语试题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语试题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语试题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语试题答案[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4 年对外汉语专业考题及参考答案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浊辅音分别是什么?各写出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5 分)注释:写出一个一分,拼音和音标要都对才行,只对一个不得分。 答案:分别是 mm,nn,ll,r ,ng .(后两个自己查书,打不出来)2.举例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单元音/u/的各种条件变体进行描述。(8 分)答案:(1):作韵腹。例如:古ku,棍kun。(2 分) (2) :做韵尾。例如:好x ,后xo 。(2 分) (3)w:做韵头(零声母)。例如:完wan,为wei。(2 分) (4) :在-f声母后。例如:夫f ,父f 。(2 分)3.写出现代汉语的六个擦音和国际音标。(

2、6 分)答案:ss, hx, sh , r , ff, x 。(国际音标有的打不出来,请自己查书) (每个 1 分)4.给下列八个词标注国际音标。(8 分) 最后,吸烟,远方,音节,前途,老鼠,军训,展览馆。注释:这道题每年的例词会不一样,在复习提纲中也有相应的例子。 答案:zuei53 xou51, i55 n, yan21 fa 55, in55 t 35, t n35 tu35, lau21 u214, t yn55 t yn51, t an21 lan21 kuan2145.把下面这句话的变调的字找出来,并说明变调的情况:一群小鱼儿在河里游。(8 分)答案:一(音i51),小(音 ia

3、u21),鱼儿(儿化),里(轻声)。6.举例说明离合词和词组的关系(25 分)答案:(1)关于离合词:离合词主要指的是动宾式的一些词,例如“毕业,见面,结婚, 道歉,操心,做主,留神,散步,叹气,担心”等,也可称为离合动词。这种词一直是一 个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有人认为这种 词是词组,也有人认为是词,还有人认为是离则为词组,合则为词的离合词。 (2)关于词组:词组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 位。大多数词组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3)联系与区别:离合词如果中间插入东西,则会变成词组,如“道歉(向他)倒了 个歉,操心(

4、净)操他的心”等等,这是二者的主要联系,但是二者更多的应该是区 别和鉴定方法。下面讨论以下离合词的鉴定方法: A。凡组合成分中含有黏着语素的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如“注意,经商,贷款,鞠躬,劳驾”等。 B。搭配严格受限,即一个动词性成分只能与一个名词性成分组合,或一个名词性成分只能 与一个动词性成分组合的动名组合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例如动词性成分“毕”、 “叹”、“聊”、“起”在各自相应的义项上,分别只能与名词性成分“业”、“气”、 “天儿”、“哄”相组合;名词性成分“眠”、“殃”、“光”、“旱”在各自相应的义 项上,前面也分别只能与动词性成分“失”、“遭”、“沾”、“抗”组合。 C。非

5、动宾式而用如动宾式的动名组合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如“鞠躬,洗澡,游泳, 睡觉,游行,考试,登记”等。这些词本来不是动宾式,而是联合式,后来却被人们用作 动宾式,带有一种“强制转换”的意味,而且多是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离合词。 D。可以扩展有兼属名词或形容词的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把这些兼类词视为离合词, 一方面因为其中有些是比较典型的离合词,如“放心,争气,签名,吃惊”等,另一方面 也可以这样去理解,即这些词本来是名词或形容词(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也确实是被当作 名、形来用的),也是由于一种“强制转换”的作用才产生了这种离合词的用法。 (4)在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对离合词的基本看法

6、:还是主要把它们看作词, 与词组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但是它们又可以扩展,不同于一般的词,而是一种比较特殊 的词。汉语词的双音节化的趋向决定了“合”是离合词的原式和常例,词语使用的灵活性 又使离合词产生了“离”的变式和特例。也可以理解成离合词是“词与词组之间的中间状 态成分”,这使它产生了原式与变式,常例与特例两种不同形态。但是,我们不能将其视 为词组,也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合起来是一个词,两段分开了,就是两个词。”主要原因 是:a)这种理解过于宽泛,与双音动宾词组界限不清,无法把二者分开。 b)不合逻辑。 从同一性角度看,“洗澡”和“洗了一个澡”中的“洗”和“澡”既然是同一个东西,那 么就很难认

7、为它们是不同的语法单位。 c)不利于教学,特别是不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学 生难以把握。 (5)总结:对离合词范围的界定,过去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或失之于“严”,对 离合词全盘否定,否认它的存在,或失之于“宽”,模糊了离合词与双音动宾词组的界限, 使之过于膨胀。我们最好对离合词既不回避或否定,也不任意扩大其范围。我们应该既承 认离合词的存在,又对其增加一些限制,使其有别于双音动宾词组,以期对离合词的研究 和教学能有所贡献。7.对下列近义词进行辨析:标记/标志, 夸大/夸张, 休养/疗养。(15 分)注释:书中有辨析近义词的详细的方法和步骤,而且每年的例词不一样,在习题集中也有 对例词的详细分

8、析。 答案:(每个 5 分) 1 标记 标志 读课文时,找出作者交代的时间,地点的词语,用符号做上。 + (+) 事物的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独特的。 - + 秋天不是人生易老的象征,而是繁荣昌盛的。 - + 将编好号码的贴在上百只样本的翅膀上。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 +总结:(1)“标记”只用于具体事物,“标志”则可用于具体和抽象事物。 (2)“标记”在口语和书面语均可用,但没有郑重,严肃的色彩,“标志”多用于书面语, 且有郑重、严肃的色彩。 (3)“标志”可用做动词,“标记”不行。 2 夸大 夸张 有些人在集体的荣誉面前,总爱自己的作用和能力。

9、 + - “黄河之水天上来”是诗人为了强调水势的高度而这么的。 - + 说话应该实事求是,既不要优点,也不要缩小缺点。 + - 是文艺作品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 - + 这幅画的动物变形的技法非常。 - + 总结:(1)“夸大”着重指因目的不正而存心说得超越实际情况,是贬义词,“夸张”着 重指为了增强表达力而有意把话说得过分些,是中性词。 (2)“夸大”可以带宾语,“夸张”不行。 (3)“夸张”还可以做名词和形容词,“夸大”不行。 3 休养 疗养 母亲手术后,经过近一年的,身体已经基本康复。 + (+) 对离职的老同志,要更加关心和照顾。 + - 她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到温泉院去了一段时间。 -

10、+ 暑假是孩子们身心的时间,应该让他们好好休息。 + - 我国西汉时期的君王特别注意给人民生息的机会。 + - 总结:(1)“休养”指休息调养,可用于病员,也可用于一般人员,“疗养”多用于身体 衰弱或患有慢性病的人员。 (2)“休养”还可带宾语,表示使动意义,“疗养”不行。 (3)“休养”有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思想,“疗养”没有此意。8.指出下列词的结构类型:木头,老中青,内秀,阿妹,说明,理工,秋收,第一(8 分)答案:附加式,简称式,复合式,附加式,复合式,简称式,复合式,附加式(每个 1 分)9.说出以下词组的结构类型。(8 分) 有个女孩叫婉君,关于就业问题,长江以南,怀着一

11、线希望出去找朋友打听消息,同意参 加,说话不清楚,水喝了,明天晴天。答案:兼语词组(递系词组),介词词组,方位词组,连动词组(连谓词组),动宾词组 (述宾词组),动补词组(述补词组、中补词组),主谓词组,主谓词组。(每个 1 分, 如果答的是括号里面的名称也算对)10.复句关联词语的作用是什么?(12 分)答案:(1)衔接、标示某种语义关系(如“因为所以”标示因果关系)(4 分)(2)显化某中语义关系:各小句之间本来隐含着某种或几种语义关系,用特定的关系词语 使特定的语义关系得到明显的标示(如“隔了几道墙,声音听不清楚”可以加“因为 所以”“如果就”)(4 分) (3)转化某种语义关系:各小句

12、之间原本存在 A 关系,现在使用另外一套关系词语,使 A 关系转变为 B 关系(如“即使偶尔交谈,也只是工作上的联系”可用“虽然但是”转 变为转折关系)(4 分)11.分析下面哪些是紧缩句,并归纳紧缩句的特点:(12 分) 请他来开会,边聊边学,非去不可,有人不相信,借本书看看,下课再谈, 心里越急,手越是不听使唤。答案:是紧缩句(6 分) 特点:意义上是复句的意思,但形式上看似单句;一般关联词语是单音节副词;中间不能 有停顿。(6 分)12.写出下列画线成分的语义指向,并说明你这样判断的理由。(15 分) (1)他喝光了牛奶。 (2)他喝醉了酒。 (3)他热热地炸了一盘花生米。答案:(1)“

13、光”指向“牛奶”。因为整句有如此变换:“他喝牛奶,牛奶光了。”(5 分) (2)“醉”指向“他”。因为整句有如此变换:“他喝酒,他醉了。”(5 分) (3)“热热地”指向“炸”。因为整句没有以上任何一种变换,只是一种普通的陈述而已。 (5 分)13.试讨论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区别与联系。(20 分)注释:详见同时寄送的北语历年考研试题汇编。古代汉语全卷分上(50 分)和下(100 分)两大部分,考试时间三个小时。 上部分是对字、词的考察,以及通论常识概念的考察1。给出杜甫的一首诗,(题目未来得及记)请分析此诗的压韵(4 分),并据你对此诗压 韵的情况,分析这首诗是什么体(2 分),对这种

14、体的诗的压韵格律规律进行描写(4 分)。分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古代汉语通论的诗律一章的内容,考察的是对古诗、近体诗, 格律诗、绝句等概念的特点的记忆,此外,分析压韵特点还需要一定的中古音律知识,可 以参看王力诗词格律(商务印书馆),课本上也有相应的介绍。2。请分析古代汉语中“何以为”与“奚以为”两个句式结构的不同(10 分) 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对古汉语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具体来说,就是古汉语中相似句式的 异同点,这个需要看教材时的细心发现,也可以看一些关于古汉知识理论的专著,如古 代汉语知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3。指出单音词和并指的性质和区别(10 分) 此题考察了古汉语词汇知识, 即同义词的辨

15、析以及“连用”,“并指”等概念,这些概念 应该在通论中有所出现(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4。说出下列句子中“为”的读破/读若等现象,并指出其音项(10 分)(例子可能有出入)谁为为之,谁言听之 大王为之 化而为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5。其他一些小题记不清楚了。(10 分)(下)注:翻译类题目没有一年会重复,而且很不好压题(中国的古文太多了),所以这 些题也就不再细分析了。1。翻译登楼赋原文以及双行小注。(40 分) 2。标点并翻译荀子的一篇文章。(40 分) 3。标点并翻译吕氏春秋的一篇文章。(30 分)对于离合词问题的再思考 对现代汉语试题第六题的再分析1 双音节词中,有的是由两个不成词语素构成

16、的,有的是由一个成词语素和一个不成词 语素构成的,还有的是由两个成词语素构成的。(关于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的概念详见 教材)而离合词则必须是有两个成词语素构成的,因为只有两个成词语素联合在一起,理 论上才能构成词组。但是成词语素也不一定永远是成词语素(例如“笔”是成词语素,但 是在“笔直”这个词中,“笔”又变成了不成词语素),它们与非成词语素组合是也不一 定成词。对这一点的解释如下: 先看语素的类型 a 笔,灯,走,吃,大,好,他,谁,仿佛,轰隆,巧克力,歇斯底里 也,再,和,吗,了,被,的,忽然,着呢,罢了 c 机,企,体,民,坚,技,经,(高射,机关,直升) d 子,儿,头,初,第,老,(热)乎乎,(美)滋滋,(黑)古隆冬 e 菠(菜),啤(酒),鲫(鱼),(冰)激凌下面讨论:一个语素和一个语素加在一起是不是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