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饲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细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3041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饲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饲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饲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强饲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强饲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饲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饲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细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加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细则为了认真落实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对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主要任务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的实施意见 ,现就如何加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如下实施细则。一、总体要求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生态战略平台的要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打造“黄土高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统领,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统筹谋划全市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加快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为核心,以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认真实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重点工程,有效遏制天然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增强草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

2、建设目标到 2016 年,全市草原围栏面积达到 250 万亩,完成草原补播改良面积 180 万亩,草原植被综合盖度由 60%提高到 62%。岷县、临洮、安定、漳县等草原面积较大的县区草原监理机构全部单设,人员编制达到 510 人,配备草原执法工具,解决交通、办案设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建立健全草原防灾减灾体系。三、工作重点- 2 -(一)完成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任务。通过建设围栏、改良退化草场等措施,加大天然草原改良力度,减少沙土流失,遏制草原退化,达到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岷县 2012 年建设任务于2014 年 9 月前完成项目的市、县验收;岷县 2013 年、2014

3、 年建设任务分别于 2015 年 7 月、2016 年 7 月完成,漳县建设人工饲草地1 万亩及舍饲棚圈 1000 户于 2015 年 4 月前完成,并于 2015 年、2016 年 8 月前完成验收工作。到 2016 年,全市草原围栏面积达到250 万亩,完成草原补播改良面积 180 万亩。(二)落实草原补奖政策。一是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措施。在全市全面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措施。在草原禁牧区,针对该禁不禁、禁而不严以及禁而无期、休而不实等问题,加强对违反草原禁牧政策的查处力度;在草畜平衡区,要加快推进草原牧区生产方式的转变,立足禁牧减畜和以草定畜,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引进良种提高单产,

4、改革放牧制度,积极引导农牧民向城镇聚集,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积极探索联户经营、合作经营、家庭牧场等多种发展模式,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效益。二是扩大人工种草面积。要抢抓国家牧草良种补贴及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良好机遇,以草品种区域试验站为基础,加大优质牧草引种选育力度,大力实施退耕种草工程,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按照种草面积稳步扩大、调整种草结构、主攻单产及质量、发展草产业的工作思路,在全市建设两大草产业基地,即在安定、通渭、临洮、陇西、渭源建设陇中紫花苜蓿、甘肃红豆草草产业基地,漳- 3 -县、岷县建设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南部特色牧草产业基地。(三)加强天然草原保护与恢复

5、。加强全市沼泽性草甸草原及温性草甸草原、石漠化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全面维护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重点保护好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的草原,防止这部分草原进一步退化。通过建设岷县狼渡滩沼泽草原、临洮马衔山温性草原保护区,对急需保护的水源涵养区及生态脆弱区进一步加强保护,使退化草原得到治理与恢复,促进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同时通过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大对石漠化草原的治理,逐步恢复草原生态,控制住石漠化草原不断扩大的现状。通过对退化草原的保护及建设,到 2016 年,使天然草原的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 62%。(四)建立健全草原监理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草原监理体系,市、县机

6、构要单设,乡级要有专管,村级要有管护员;市县人员编制达到 510 人,监理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村级管护员报酬省上统筹解决,配备草原执法工具,解决交通、办案设备,努力建设一支机构健全、队伍精干、技术先进、装备优良、执法严明、政治合格的草原监理队伍。要认真贯彻落实草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惩,维护草原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五)建立健全草原防灾减灾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草原防火体系。在我市及草原自然火险高的岷县、漳县建立防火指挥中心、- 4 -防火物资储备库,充实完善草原防火体系,完善现代草原火灾预警测报和防扑

7、火先进技术,提高作战指挥手段和水平,以保障草原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加强草原监测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完善草原监测预警体系,科学开展天然草原及人工草地的监测工作,为草原保护建设、监督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强草原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要强化草原鼠、虫、病害及毒害草等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防治水平。采用综合治理措施,尽可能将有害生物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将有害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积极探索和实践长效控害机制,逐步实现草原生物灾害的可持续治理。四、保障措施(一)强化政府领导。草原生态文明事关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是资源节约型和

8、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草原生态文明建设,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把加快草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纳入改革发展战略全局,作为一个重要部分进行部署,突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切实加强对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促进草原生态持续健康发展。(二)严格监督考核。建立健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激励约束机- 5 -制,将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纳入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并作为评价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三)强化法制支撑

9、。依法治草是草原保护的基本要求,是草原生态建设的根本保证。一要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加大草原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牧民的法律素质,增强全社会依法保护草原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严重破坏草原的违法案件进行曝光。二要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力度,严格规范草原资源利用,严厉打击开垦、非法征占用、滥采乱挖等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严重破坏草原的大案要案。三要加强草原征占用管理,要严格实行征占用草原审核审批程序,实行预审制度。对征占用草原数量较大的建设项目,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在提出项目预审意见前,要组织专家论证评估,并根据论证结果提出预审意见。市、县草原监督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跟踪检查用地过程,对不办理草原审核审批手续、未办手续先行施工以及未按照法定程序审核审批而征占用草原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查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