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区别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73034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区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区别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区别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有何区别?考试鉴别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的称血管内溶血,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破坏的称血管外溶血。血管外溶血是红细胞所受的损伤较轻,红细胞在脾 、肝内被巨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破坏;由于脾功能亢进而对正常红细胞的过度破坏也属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是指红细胞受损伤较重,直 接在血循环中破裂,红细胞的内容(血红蛋白)被释放入血浆。因此,血管外溶血主要是血红蛋白代谢产物增多而引起的相应变化;血管 内溶血则是血浆内游离血红蛋白增多而引起的一系列变化。血管外溶血一般呈慢性溶血过程,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 病、温抗体型自体免疫

2、性溶血性贫血。血管内溶血一般呈急性溶血,也可表现为慢性溶血过程,多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G6 PD 缺乏,冷抗体型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药物、理化、感染等因素所致之溶血性贫血。 血管内溶血多比较严重,常有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腰背酸痛、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慢性血管内溶血尚可有含铁血黄素尿。 血管外溶血一般较轻,可引起脾肿大,血清游离胆红素轻度增高,多无血红蛋白尿。 提示血管内溶血的检查 1. 游离血红蛋白正常血浆中仅有微量的游离血红蛋白,约 1040mg/L 。血管内溶血时可以增加。 2. 血清结合珠蛋白正常为 0.51.5g/L, 血管内溶血时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急性血停止

3、约 34 天后,血浆中结合珠蛋白才复原。 3. 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时尿常规示隐血阳性,尿蛋白阳性,红细胞阴性。 4. 含铁血黄素尿指尿常规镜检时发现脱落上皮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主要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提示血管外溶血的检查1. 胆红素血管外溶血时常伴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增高。其中以血清游离胆红素增加为主,结合胆红素少于总胆红素的 15% 。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由于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肝功能损害,因此可合并肝细胞性黄疸。 2. 24 小时粪胆原和尿胆原排出量检查临床上较少应用。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有助于鉴别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阳性表示严重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出现一条高铁

4、血红素白蛋白区带,而球形细胞增多症系血管外溶血则无此区带。 一、定义:1、血管内溶血:(1)指红细胞在循环血液中溶破,血红蛋白直接释入血浆。(2)正常衰老红细胞约有 1020以此方式破坏。(3)血管内溶血增加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G6 PD 缺乏(如蚕豆病)等。(4)一般呈急性溶血。(5)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迅速与结合珠蛋白结合而被运至肝实质细胞。在肝实质细胞内,血红蛋白血红素依次转化为胆绿素、胆红素。肝细胞内产生过多的胆红素,除一部分直接代谢为结合胆红素而被分泌入胆汁外,大部分则通过肝细胞膜先返流入血,然后再重新被肝细胞逐渐清除。2、血管外溶血:(1)指循环

5、红细胞在肝、脾、骨髓内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识别、吞噬及破坏。(2)正常衰老红细胞约有 8090以此方式破坏,主要方式。(3)血管外溶血增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4)血管外溶血时,吞噬细胞内产生的胆红素弥散入血,最终被肝细胞清除。胆汁中的结合胆红素经肠道细菌作用,被还原为粪胆原,大部随粪便排出。(5)少量粪胆原又被肠道重吸收入血,其中大多通过肝,重新随胆汁排泄至肠腔,形成所谓的“粪胆原肠肝循环” 。(6)尚有小部分粪胆原进入体循环通过肾,随尿排出,故正常人每天可排出小于 4mg 的尿胆原。3、原位溶血:(1)也称无效红细胞生成。(2)指幼红细胞由于分化、成熟

6、障碍,在释入血循环之前已在骨髓原位被单核-巨噬细胞破坏。因此原位溶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血管外溶血。(3)正常情况下原位溶血仅占整个红系造血的 10%左右。(4)临床上原位溶血增多主要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二、实验室检查:1、提示血管内溶血的检查(1)游离血红蛋白 正常血浆中仅有微量的游离血红蛋白,约 1040mg/L 。血管内溶血时可以增加。(2)血清结合珠蛋白 正常为 0.5 1.5g/L, 血管内溶血时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急性血停止约 34 天后,血浆中结合珠蛋白才复原。(3)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时尿常规示隐血阳性,尿蛋白阳性,红细胞阴性。(4)含铁血黄素尿 指尿常规镜检时发现脱落上皮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主要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2、提示血管外溶血的检查(1)胆红素 血管外溶血时常伴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增高。其中以血清游离胆红素增加为主,结合胆红素少于总胆红素的 15% 。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由于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肝功能损害,因此可合并肝细胞性黄疸。(2)24 小时粪胆原和尿胆原排出量检查 临床上较少应用。3、试验鉴别(1)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2)有助于鉴别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阳性表示严重血管内溶血。(3)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出现一条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区带,而球形细胞增多症系血管外溶血则无此区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