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通社专业媒体新闻稿件的撰写技巧(超详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2955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通社专业媒体新闻稿件的撰写技巧(超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华通社专业媒体新闻稿件的撰写技巧(超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通社专业媒体新闻稿件的撰写技巧(超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通社专业媒体新闻稿件的撰写技巧(超详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华通社专业媒体新闻稿件的撰写技巧(超详细)在我们的生活,有许多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它们包括各种媒体记者、各社会媒体通讯员、特约记者、新闻专业的等。或者我们是处于公司写文案的编辑也会经常给企业撰写一些新闻软文,以便更好的为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与影响力。那么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十分关键的。我现在所在的公司叫做华通社,正是一家做线上新闻稿发布的新闻媒体机构,所以我结合实践经验,下面将详细论述下以便于大家理解:首先,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思想准备同是大学生记者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为什么有的学生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

2、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为什么有的学生记者总是埋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而一再要求编辑老师为他们提供采访的话题,其实,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有的是跟先天因素有关,也可后期培养的。 。 。下面我来讲下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单说,它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有的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有的人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也不能引起多大的新闻效应。而我们写新闻的目的就是希望别人关注,并且喜欢关注这个事件。我之前看一美国新闻学家书很有感触,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

3、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编辑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 其次,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 ”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 ”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只 8 小时写稿不行,

4、要做24 小时的记者。 ”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作为初学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 。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 ”每

5、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一个校报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 ,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角度,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报道的角度,是记者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记者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