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726507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概述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创办了一所学校,在这个学校的门口立着这样一块牌子:“认识你自己。“仅仅五个字道出了一个千百年来困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命题。当我们避开外界的喧嚣,静下心来,常常发现令我们困惑最多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尤其是在青年期,也正是我们军营多数人所处的年龄。宁静的夜晚,仰望着深邃的天空,我们会经常扪心自问:“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大社会里、小环境中我究竟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我行不行呀?“别人怎样看待我呢?“、“我应当成为怎样一个人呢?“、“我怎样改变现状成为理想中的那种人呢?“通俗地说,这些就叫做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2、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具体地说,它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个体对自己身体、生理状态的认识、体验。例如,身高、体重、容貌以及温饱感、舒适感、病痛等,也就是生理的自我。 2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如智慧、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意志等的认识和体验,也就是心理的自我。 3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它包括个体对周围客观环境和人的影响、作用的认识和体验,也包括对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责任、力量的认识和体验,也就是社会的自我。 二、自我意识的表现

3、形式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又包括自我感知、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心理成分。其中自我评价集中代表自我认识的发展水平,是自我意识的核心。 自我评价是个人对自己身心特征的判断和评论。其重要功能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我评价对个人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尤为重要。自我评价形成的途径:社会上他人对自己态度与评价,与条件相仿者比较,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分析。 自我概念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即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躯体特点、行为特点、人格特点、角色特点等的认识。现实自我又称个人自我,纯属个体对自己的看法,主

4、观性强,是自我概念中的最重要的内容。投射自我是个体所认为的他人对自己的认识。现实自我和投射自我不一定相同,两者之间可能会有距离。当这个距离相差太大时,个人便会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因而产生隔阂。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立场出发构建将来要达到的理想标准,它引导个体实现理想中的个人自我。 自我认识主要涉及“我是谁“或“我是怎样一个人“等问题 2自我体验 它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对评价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主要包括自爱、自尊、自信、自卑、羞耻感、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主要涉及“对自己是否满意、是否悦纳自己“等问题。 3自我调节 是在自我评价指导和自我体验推动下,个体对自己心理

5、行为的自觉和有目的调节、控制,以达到理想自我的目标。集中体现自我意识在改造主体和主客体相互关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自我调节又包括自主、自强、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心理成分。其中自我控制是最集中的调节手段,亦是个体是否具备自制自控良好心理品质和主动积极的心理行为的重要功能表现。 自我调节主要涉及“我应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怎样改变现状来成为理想中的那种人“等问题。 4自我实现 通过自我评价及理想自我的构建和由此产生的自我体验、自我调节控制,不断自我修养、磨炼,达到自我完善的状态,即达到自我实现的心理成熟阶段。 三、自我意识的心理意义 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历程一般都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

6、。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成熟的标志,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1促进社会适应,和谐人际关系。大量的心理学实践证明,许多人社会适应不良及人际关系不协调是由于自我意识不健全或不正确造成的。如果一个人对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认识、体验不正确,尤其是在自我评价及自我概念上与客观的现实差距太大时,就可造成社会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不协调,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正确的自我意识通过正确的自我评价产生合理的理想自我,并且通过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双方不同的地位和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主动调节人际关系。对己、对人能够知己知彼,从而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健康。 2促进自我实现,创

7、造最佳心理质量。健全的自我意识通过合理的自我认识、良好的自我体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促进自我实现,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心理潜力。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自我实现是心理最健康和心理质量最佳的标志。 3有助于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当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不能统一,或在理想的自我实现过程中受到挫折时,有健全自我意识的人能够自省,自觉地寻找其原因。一方面通过自我调节、控制,纠正心理偏差,努力缩小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差距;另一方面重新调整认识,形成新的“理想自我“的内容,使自己的心理行为个体化与社会化协调、平衡、完善发展。 青年军人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常见偏差 自我意识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8、它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青年官兵正处在开始独立生活和工作,强调自我价值、自我实现、自我意识发展成熟和确立时期。这一时期个体遇到的困扰最多,面临着许多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如择业、择友、择偶等。在这一时期,青年官兵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受文化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社会交往的限制,观察视野窄、接受信息量少,对自我认识参照点少的影响,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自我,对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认识有着较大的偏差。例如,有些官兵对自己的躯体特点、行为特点、人格特点以及自己对他人、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认识不够准确,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了理想自我的构建,容易在发展方向、奋斗目标的设定上,以及恋爱、婚姻等

9、问题上产生较大的误区,造成较多的挫折,引发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同时在对自我的态度和自我体验上,常常表现出不稳定,在受到赞扬、鼓励,或发展顺利时,容易产生优越感和自负,而一受到批评和挫折,就怀疑、否定自己,产生自卑;在对自我调节和控制上,也往往缺少坚韧和果断等等。下面分别列举青年官兵中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 1自卑。自卑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不满和否定。把目光总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足和失误,从而遇事就心虚胆怯、逃避、退缩或过分补偿;拒绝接纳自我,缺乏独立主见,遇事从众,其结果捍卫的是虚假的、脆弱的、不健康的自我。有的不但不接纳自己,反而拒绝自己,甚至摧残自己,处处与自己为敌。他们不是通过积极地

10、改变现实的自我去实现理想的自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的自我,趋同现实的自我,其结果是更为自卑。 2自负。自负是一种自我膨胀,即过度的自信。大多数青年官兵有强烈的自尊心、好胜、好强、不甘落后,但如果不把握好“度“的问题就会物极必反,导致骄傲、自大、自我膨胀,缺乏自我批评、自省,而且不允许别人批评。唯我独尊,盛气凌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能与人和睦相处,自己也容易受伤害。由于缺乏自知之明,对现实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在不自量力的情况下所追求的目标、事业、友谊、爱情,都因自己的主观条件远逊于客观现实,而失败机率较大。由于他们盲目自尊、爱慕虚荣、心理防卫意识过强,容

11、易发生心理行为障碍,个别人可能还会用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犯罪的手段去实现理想的自我。3盲目。青年官兵正处在精力旺盛和朝气蓬勃的年龄段,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热情、好奇,有强烈参与意识,总想要在各方面显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有的人,社会上流行什么他就热衷什么,看别人干什么,他就跟着学什么。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容易失去自己既定的目标,失去理想的自我。实际上这是一种缺乏目标意识的盲从心理,什么都抓,也就什么也抓不着,枉费了时间与精力,平添了无数的烦恼。 4懒惰。消极懒惰混日子,不能形成积极的理想自我,影响个人心理潜能的发挥和心理发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常觉得“干什

12、么都没兴趣“、“干什么都没劲“,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值得自己努力去做的事情。也有些官兵虽然有追求上进的愿望,但遇到困难、挫折就消极退缩、放任自流。 5逆反。逆反心理是青年官兵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种非理性产物,是其试图施展自我形象,强调个人意志的一种手段。实质是为了寻求独立、寻求自我肯定,为了抵抗和排除在他们看来压抑自我的那种外在力量,从而保护逐渐形成的比较脆弱的自我。这是青年阶段心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因如此,青年期被称为第二反抗期。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独立意识,另一方面是不能确切地把握反抗而表现出逆反心理。其一般表现是:不分正确与错误、精华与糟粕一概排斥,其情绪成分很大,方式只是简单的拒绝和

13、对抗,有时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逆反对象主要是上级领导、社会和组织上宣传的观念、典型人物,其结果是导致对他人怀疑和偏见,阻碍了学习新的或正确的经验,影响人际关系,不利于青年官兵健康成长。 6自我中心。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人越来越多地把关注的重心投向自我,可是在一部分青年官兵,尤其是独生子女兵身上比较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想问题和做事情都从“我“字出发,而缺少对客观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冷静思考和分析,从而造成在集体的生活环境中适应不良,难以赢得别人的好感,人际关系不和谐。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自我意识偏差是青年官兵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表现,虽然是正常的和普遍的,但是必须加以调整与纠正。否则将影响青年官

14、兵心理的发展和成熟,妨碍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军人怎样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正确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军人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军人对自身行为进行适宜的调控,实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走向全面发展与成功。那么,怎样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呢? 一、正确地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是人类从古到今一个永恒的话题,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培养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能对自我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就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笔者建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找准自己在现实环境中的位置。要正确地认识自我,首先要从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三个方面来

15、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为此,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信息来源,提高文化水平和修养;多与战友交流思想,多征询领导和老兵对自己的看法,以适当的参照系来了解自己。既能把自己放在大的社会现实环境和历史条件下认识自身的条件、能力、地位、作用、责任等,也能把自己放在连、排、班的小环境中认识自己的条件、能力、地位、作用和责任,给自己在社会大环境和军队小环境中恰当的定位,这样对理想自我的构建、自我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大有裨益。 2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注意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客观评价自我。一方面,既要进行纵向比较,将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作比较,看到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要将现实的自我与过去的自

16、我作对照,看到自己的进步。另一方面,又要进行横向比较,与超过自己的、与自己相似的、比自己稍差的人作比较。要将上述各个方面获得的信息综合分析,以获得较为客观的评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 3独立、稳定地认识自我。在评价自我时,避免盲目地接受他人的暗示和对权威、群体性心理的完全依赖。要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同时还要避免以一时、一事作为衡量评价自我的尺度,要对自己有一个稳定的、概括的评价。 二、积极地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发展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核心和关键。一个人首先应自我接纳,才能为他人所接纳。悦纳自我就是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好的或是坏的,成功的或失败的。要平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要乐观开朗,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既不消极回避自身的现状,自欺欺人,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来否定自己。在自我悦纳的基础上,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从而发展自我、更新自我。 三、有效控制自我 自我控制是人主动、定向地改变自我的心理品质特征和行为的心理过程。有效地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缺乏自我控制意识的人将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