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突变的四种主要解释模型及本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25405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38 大小:6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应性突变的四种主要解释模型及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适应性突变的四种主要解释模型及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适应性突变的四种主要解释模型及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适应性突变的四种主要解释模型及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适应性突变的四种主要解释模型及本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应性突变的四种主要解释模型及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应性突变的四种主要解释模型及本质(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适应性突变的四种主要解释模型及本质曲 竞 超1目录前言3 .“定向突变模型”与适应性突变的选择条件特异 性5.“定向突变模型” 5.“转录相关性突变模型” 7 . “局域超突变模型”及其对发生于Lac系统的适应性突变 现象的解释9 .“局域超突变型”9 .Lac系统及发生于 Lac系统的适应性突变现 象9 .发生于Lac系统的适应性突变的遗传特性和遗传要 求 13 .“局域超突变模型”对发生于Lac系统的适应性突 变现象的解释17 .“广域压力诱导突变模型”及其对发生于Lac系统的适应性 突变现象的解释19.“广域压力诱导突变模型”19 .“广域压力诱导突变模型”对发生于Lac系统的适 应性

2、突变现象的解释20 .“广域压力诱导突变模型”与“局域超突变模型” 之间的分歧21 .“广域压力诱导突变模型”与“局域超突变模型” 之间的共性23 .“扩增突变模型”及其对发生于Lac系统的适应性突变现 象的解释24 .“扩增突变模型”24 .“扩增突变模型”对发生于Lac系统的适应性突2变现象的解释25 .“扩增突变模型”与“广域压力诱导突变模型” 和“局域超突变模型”之间的共性30 .“局域超突变模型”和“扩增突变模型”之间的争 论31 .罗斯和安德森等人对“局域超突变模型”的检验和 反驳31 . 黑斯廷斯和罗森博格等人对“扩增突变模型” 的检验和反 驳35 . 黑斯廷斯和罗森博格等人对发

3、生于Lac系统的适应 性基因扩增过程的研究与解释42 .福斯特等人对“扩增突变模型”的反驳47 .其它实验系统中的适应性突变现象51 . Phe系统中的适应性突变现象51 . purRS系统中的适应性突变现象54 . 结论56 注释65 参考文献1033前言适应性突变现象是指“能导致细胞生长的有益突变在因受 选择压力而处于静止期的细胞中不断产生并积累”的一种实验 现象。该现象于1988年被J盖恩斯等人首先发现并从生物进 化和适应的角度加以诠释,进而由于其呈现出的拉马克式的生 物进化模式(以及盖恩斯等人对其进行的带有拉马克主义色彩 的激进诠释)和其在众多基础研究领域(如:对微生物致病性 与抗药性

4、的形成机理的研究以及对肿瘤的演进机制和化学疗法 抗药性的形成机理的研究)中蕴含的巨大潜在价值,在生物学 界引起了持久而激烈的争论,并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 从1988年至今的20年时间里,生物学家设计了大量复杂、精巧 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解释模型,力图揭示适应性 突变的分子机制,并加深对它的实质性理解。本综述将主要对 现有的适应性突变的四个主要解释模型(“定向突变模型” 、 “局域超突变模型” 、 “广域压力诱导突变模型”和“扩增-突 变模型” )及其之间的争论和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考察, 并表明:现有的适应性突变的多数主要解释模型以及越来越多 的有关研究成果都倾向于支持这样一

5、种结论,即“适应性突变 虽然不以选择条件特异性为其本质属性,但仍是细胞在处于静 止期时凭借(一系列)特殊的(和相互关联的)分子机制对选 择压力做出的一种反应” 。 (与盖恩斯等人对适应性突变现象进 行的带有拉马克主义色彩的激进诠释相比, )该结论虽然是在 较为传统的理论框架内对适应性突变的本质加以界定,但仍于 生物进化观上与新达尔文主义不符,因为根据该结论:细胞的 突变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细胞所受的选择压力调 节变化的;在进化和适应的过程中,细胞不是完全被动的,而 是能够凭借(一系列)特殊的(和相互关联的)分子机制感受 环境变化并通过调节基因组的可变性而作出积极响应的。此种 有悖于新

6、达尔文主义的生物进化观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更为复杂 的生物进化图景。在该图景中,信息在生物体的遗传环境、体4质环境和生物体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的流动是双向的而非单向 的。此种生物进化图景虽然还远未得到确立,但的确正在适应 性突变这一研究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分子遗传学证据(而非 纯粹思辩或表观经验)的支持。因此,我们越来越有理由相信: 对适应性突变现象的持续、深入的研究将对整个生物学思想进 而对整个生物学及医学实践领域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二零零九年壹月 于北京5.“定向突变模型”与适应性突变的 选择条件特异性.“定向突变模型”SE卢里亚和M德尔布吕克以及J莱德博格等人 分别于1943年和1

7、952年通过遗传实验证明:细菌的某些突变是 随机发生的,与选择条件无关(或者说是对于适应价值而言随 机发生而非“预先选择”的) 。此后, 这一结论被随意地扩大 了,并集中反映于新达尔文主义关于突变的观点:自然界中的 所有突变都是随机发生的,自然选择对自发突变的频率没有直 接影响。事实上,卢里亚和德尔布吕克以及莱德博格等人的 实验分别采用了T1烈性噬菌体和链霉素作为选择条件,而二者 对任何未获得正确突变的大肠杆菌菌株都是致死性的,而且现 已证明T1抗性和链霉素抗性突变都是隐性的。因此,这些实验 均不能排除选择条件引起适应性突变的可能性。德尔布吕克 和JA夏皮罗曾先后于1946和1984年指出该点

8、,但长期以 来,突变仅以恒定的频率随机发生的观点仍为绝大多数生物学 家所认同和坚持。 1988年,J盖恩斯等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题为“突 变体的起源”的论文,其中描述了他们在一个设计巧妙的实验 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被置于以乳糖为唯一的碳及能量来源 的培养基(后简称:乳糖培养基)后,埃希氏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的乳糖缺陷型(Lac-)菌株SM1951停 止了生长,但随时间的推移,能够重新利用乳糖生长的突变体 (Lac+突变体)持续出现和积累,与此同时没有检测到与乳糖 选择条件无关的颉安酸抗性突变体的出现和积累(注:在该实 验中,乳糖作为唯一的选择条件,是非致死性的。 )

9、。此外,如 果将SM195放在不含任何糖类的培养基中延长培养,则检测不 到Lac+突变体的出现和积累。根据这些实验现象,盖恩斯及其6合作者认为,他们进行的实验表明:从不能利用乳糖到能利用 乳糖的突变不是随机的,而是细胞在乳糖的诱导下凭借特殊的 (或者说,与新达尔文主义者唯一认可的自发随机突变的发生 机制不同的)分子机制特异性的产生的,并将此种突变命名为 “适应性突变” 。(6)由于具有选择条件特异性,此时的“适应性突变”又是“定向突变”的同义语。 盖恩斯等人对其发现的适应性突变现象的解释确立了 “定向突变模型” 。根据该模型,细胞在受到选择压力时,可 通过特殊的分子机制特异性的产生能使选择压力

10、得到缓解的突 变;适应性突变实质上是细胞在处于静止期时, 通过特殊的分 子机制对选择压力做出的一种特异性反应。显然, “定向突变 模型”所持的生物进化观和适应性突变的本质观与新达尔文主 义根本不符,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拉马克主义的色彩(注:不 是严格意义上的拉马克式的,因为拉马克主义的核心是后天获 得性状可以遗传,而严格意义上的后天获得性遗传是指:在遗 传物质未改变的情况下,生物体在生活期内获得的新性状就能 够遗传。 ) 。至于适应性突变的发生机制,盖恩斯等人提出了一 些假设。其中,最为激进的一种认为:选择条件可指示细胞应 发生何种突变。根据该假设:细胞在受到选择压力而处于静止 期时,某些偶发的

11、转录错误可能使其某(个)些蛋白质的结构 发生有利于缓解选择压力的改变,细胞继而可通过这(个)些 蛋白质(对选择压力的缓解作用)感知选择条件,并锁定与其 有关的mRNA,进而通过逆转录过程改变相应的DNA序列,将这 (个)些mRNA携带的信息写入基因组(6)2。 除了盖恩斯等人使用的SM195菌株,具有选择条件特异性 的适应性突变现象也在其它许多实验系统中被观察到。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BG霍尔于1997年采用ebg系统对适应性突 变的选择条件特异性进行的研究: ebg系统在以乳糖或乳糖结构类似物(lactulose)为选 择条件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当其被置于乳糖培养基以选择能 够生长的自发突变

12、体时,仅有两种类型的突变体产生和积累:7第一类突变体(Lac+Lu-)由ebgA基因的G1556 A突变导致,可 利用乳糖正常生长, 而不能利用lactulose生长;第二类突变 体(Lac+Lu+)由ebgA基因的G4223C或T突变导致,可利用 lactulose正常生长,亦可利用乳糖生长,但其利用乳糖的生 长速度低于第一类突变体。霍尔在以ebg系统为平台进行的实 验中,将受试菌株涂布于lactulose选择平板,以观察第一类 突变体的出现和积累情况。结果显示:尽管两个突变位点处于 同一基因,并且第一类突变在lactulose选择条件下呈中性, 从而不会受到负选择的影响,但在lactulo

13、se选择条件下仍然 只能检测到第2类突变体的产生和积累。该实验表明:适应性 突变的确具有选择条件特异性。(8)3.“转录相关性突变模型”由于被认为具有选择条件特异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 有拉马克主义的色彩,适应性突变现象在1988年被盖恩斯等人 发现并予以激进诠释后,便立即在生物学界引起广泛、持久和 激烈的争论,各种试图替代“定向突变模型”并在较为传统的 理论框架内消解或解释适应性突变现象的假设大量涌现。在此 过程中,许多简单琐碎的假设(这些假设大都将超突变现象简 单的归因于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疏漏,比如:假设“所 有适应性突变实际上在细胞尚未受到选择压力并处于正常生长 状态时就已经偶然发

14、生”以及“饥饿状态或作为选择条件的乳 糖本身具有诱变性”等等。(12) (14)被排除了,但还有一些较 为系统化的假设,作为适应性突变的解释模型,则不仅具有较 强的解释能力并拥有一定数量的实验证据的支持,还提出了一 些富有启发性的新观点,从而至今仍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和 探讨。在这些解释模型中,最早被提出的是“转录相关性突变 模型” ,但最重要的也是相互间争论最激烈的则是“局域超突 变模型” 、 “广域压力诱导突变模型”和“扩增突变模型” (分别见第、章) 。本节将仅对“转录相关性突变模8型”加以介绍。 “转录相关性突变模型” (transcription associated mutation model)由BD戴维斯于1989年提出。该模型假设: 当细胞因受选择压力而处于静止期时,可通过特定的反馈机制, 导致其基因组中的被选基因(或称目标基因)转录效率的提高 (促进被选基因的转录是选择条件在适应性突变过程中所具有 的唯一作用。 ) ;基因转录效率的提高可导致其单链DNA的暴露 频率的增加,进而导致其突变率的提高4;被选基因突变率的 提高可大幅提高正确突变的出现几率,并同时保持细胞基因组 中的非选择区域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15)该模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基因导向性(或者说具有偏向性的随机性)而非选择条 件特异性的适应性突变发生机制(其非选择条件特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