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单元测试2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371962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现象》单元测试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声现象》单元测试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声现象》单元测试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声现象》单元测试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声现象》单元测试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现象》单元测试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现象》单元测试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上册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 声现象单元测试声现象单元测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4分,共分,共40分)分) 。 1.在哪些情况下,两个人不用通讯设备就无法直接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 ( )A.在行驶的地铁车厢内 B.在漆黑的房间里 C.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下 D.一个人在空中静止,一个人在飞行的超音速飞机上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

2、.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4.苍蝇 a 和蚊子 b 飞过耳边时,我们即便看不到它们也能知道是谁飞过耳边,这跟它们翅膀振动发声的响度 L 和音调 f 有关,则下列关于响度和音调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LaLb,fafb B. LaLb,fafb C. LaLb,fafb D. LaLb,fafb5.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装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C.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 D.在声音传播途径中植树造林6.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缺乏方向性

3、,且不稳定 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有什么用处C.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焊接 D.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7.从波形上看,下列哪个是噪声的波形图( )8.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C.在石油勘

4、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都能听见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每空(每空3分,共分,共33分)分) 。 1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而产生,人类靠 振动发声的。如右图所示,人耳听到的鼓声,是由 的振动而产生。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

5、音先经 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过 传播而被鱼听到。 12.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这是利用 来听声音。 13.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 14.如图 2 示,利用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可以测出高速运动的网球的速度,该仪器是利用超声波的 效应而实现的。由此 (能或不能)推测此装置可以探测出高速公路上违章超速的汽

6、车速度。三、实验与设计:三、实验与设计:(第(第15题题4分,第分,第16题题6分,第分,第17题题6分,第分,第18题题4分,第分,第19题题7分,共分,共27分)分) 。15.看图说理:图 3 图 4(1)观察图 3, 你能得出结论是: ;(2)观察图 4 ,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按照上图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想法,图 3 中怎么知道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把鱼吓跑的,而不是看到拍手的动作被吓跑的;图 4 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16.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

7、动快慢的关系。活动 1:如图 5 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活动 2:如图 6 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 1 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有什么关系?(2)比较你在探究活动 2 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17.如图 7,是几个声音的波形,图 a 和图 b 所示为两个不同音叉的波形,图 c 图 d 图 e 所示为小提琴、长笛和法国号的波形。(1)图 a 和图 b 哪个音叉的音调较高?哪个音叉的叉股较短?(2)比较图 c

8、、图 d、图 e 三图,小提琴、长笛、法国号它们是否正在演奏同样音调和频率的音符?(3)假若三乐器演奏同一音符,你可以听出它们的区别,你从波形图上怎样推断出这一点呢?18.小明和小华一起讨论在“在房间为何听不到喊话的回声”之后,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声音在反射时,是否如图所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呢?猜想一:声音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猜想二:声音在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究竟哪一种猜想对呢?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1)用硬纸卷两个长纸筒,用支架支撑,使它们等高且保持水平。(2)在一个纸筒的一端放一只声音较响的机械手表(或闹钟) ,另一端对准墙壁且成一定角度。(3)使另一个纸筒一端对准小华

9、的耳朵,另一端也对准墙壁并成一定角度。(4)在两个纸筒之间(即手表与小华之间)竖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隔音板,板与墙壁垂直,但不与墙壁接触(留一小段距离) ,如图 8 所示,(5)调整两个纸筒与墙壁之间的夹角,使小华听到的声音达到最响亮为止。(6)测量两个纸筒与隔音板之间的夹角,并记录在实验数据表中,重复最后两步,多测几组角度。数据记录表格如下:实验次数123入射角304060反射角304060小明对表中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其中一种猜想的正确。你能否也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并回答:(1)小明同学的(猜想一/猜想二)是正确的?(2)小明是按照怎样的程序进行探究的?

10、19.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 9 示, 、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 0.6s 被探测仪器接收。(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3)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 。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D 2.B 3.D 4.D 5.C 6.C

11、7.D 8.C 9.D 10.A11.振动, 声带, 鼓面, 空气, 水 12.骨传导 13.声源, 传播过程, 人耳14.回声, 能 15.液体能够传声, 固体能够传声, 隔一张挡着视线, 在中间加隔音板16.划得快音调高,划得慢音调低, 齿越疏音调越低,齿越密音调越高, 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17.a 音叉, b 音叉, 是, 能从波形的泛音上判断(也就是一些小的波形变化上判断) 18.猜想一是正确的, 观察提出疑问作出猜想进行实验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证实猜想 19.(1)超声波, 因为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由于能量大,反射回来后仍然能接收到超声波,由于是直线传播,反射后按原路返回,这样就有更好的回收效果 (2)459m (3)声波传播速度快,能起到预报作用,而且声波在气球中产生共振,把声音放大,这样才能听到声音,由于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等不同,带来了很多信息,就能判断风暴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