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2节 滑轮》教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71953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2节 滑轮》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2节 滑轮》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2节 滑轮》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2节 滑轮》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2节 滑轮》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2节 滑轮》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2节 滑轮》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南京清江花苑严老师滑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具有利用简单机械

2、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滑轮”是初中物理力学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简单机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应用。滑轮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它们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滑轮组的绕线及段数的判断不容易理解,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三、教学策略三、教学策略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从理论上将滑轮抽象为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对已经测得的实验

3、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进一步理解滑轮的工作特点。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去分析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原因时,“支点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涉及动滑轮使用时支点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协作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2 南京清江花苑严老师四、教学资源准备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滑轮、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直尺、钩码、细线等。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引入新课 (5 5 分钟)分钟)师: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全校的师生都要

4、 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走上升旗台,当一名 光荣的“升旗手”是我们每一位同学们梦寐 以求的愿望。大家想不想做升旗手?让我们 做一回模拟“升旗手”吧。你的实验桌上有 铁架台、钩码、棉线,我们用铁架台代替旗 杆,用钩码代替国旗,用棉线代替绳子,用 升旗的方法把钩码升起来,能办到吗?观看 了大家的“升旗”,发现有的小组直接向上 拉绳子,把钩码位置升高;有的小组是把绳 子绕过铁架台顶端的横杆,通过向下拉绳子 把钩码位置升高。他们谁是合格的“升旗手” ? 思考:把绳子绕过铁架台顶端的横杆,来模 拟升旗,这个“横杆”起什么作用? 模拟升旗时,绳子要在横杆上滑动,这样会 产生摩擦力。拉动时会费力,怎样改进才能

5、 减小摩擦呢?(让横杆表面光滑些,用滚动 代替滑动) 用滚动代替滑动就是要在轴上套一个轮子, 它是什么样子呢?(教师出示滑轮)看!这 就是套在轴上的轮子,我们叫它滑轮。在你 们实验桌的抽屉里都有两个滑轮,现在你把 它们拿出来,仔细观察滑轮的结构,试着画 出滑轮的结构简图。学生动手实验,教 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横 杆起着改变用力方 向的作用。学生画出滑轮结构 简图。创设教学 情景,让 学生快速 进入滑轮 知识学习。与减小摩 擦知识联 系,起到 温故知新 的作用。 同时又能 让学生更 好地理解 滑轮的结 构。为进一步 研究滑轮 做好铺垫。新课教学新课教学 (3030 分钟)分钟)一、定滑轮和动

6、滑轮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通过滑轮来提升钩码, 看谁的办法又快又多?一会向大家展示你的 设计并画出示意图。学生进行实验。有 了“升旗”的经验, 很容易组装成定滑 轮;程度好的同学 能够组装出动滑轮 甚至滑轮组,老师 有意识地找出设计 使用定滑轮和动滑 轮的同学,让他们 展示设计的成果创设任务 情景,让 学生创造 性地完成 任务,能 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 趣,培养 创新能力。3 南京清江花苑严老师图 1 针对图 1,请学生观察,看两种方法提升钩码 时有哪些不同?在比较轴是否移动的基础上 总结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 思考:我们知道力有三要素,就是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定滑轮能

7、改变力的方向。是 否能改变力的大小?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 方向,能否改变力的大小?下面通过实验进 行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什么? 2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吗? 总结: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 以改变力的方向。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使用动滑轮能改变为动力的方向吗?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吗? 总结: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 不改变力的方向。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 实质。 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 确定其动力臂

8、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 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 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 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2 倍)学生讨论并回答: 一个滑轮的轴固定 不动,另一个滑轮 的轴随着上升。用 力方向不同。学生进行探究定滑 轮特点的实验。根 据实验现象和数据 分析思考。学生进行探究动滑 轮特点的实验。根 据实验现象和数据 分析思考。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得出结论。培养学生 科学探究 的能力。这样学生 可以理解 用弹簧秤 通过动滑 轮来拉钩 码,读取

9、 弹簧秤的 示数时, 跨过动滑 轮的两条 绳要竖直、 平行。4 南京清江花苑严老师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 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 杆。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 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否 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呢? 归纳学生的发言: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 一起,应该就可以了。 定义:我们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做 滑轮组。 提问: 它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可以结 合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猜测一下。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提问:

10、 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有哪些绕线的方 法?可以画出绕线的示意图。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请从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思考。 1绳子的起点: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4移动的距离: 讨论:如何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总结:总结: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称为 。它既可以 ,还可以 。 2滑轮组的特点:学生思考大胆猜测学生思考和操作后 回答问题:可以从 定滑轮开始绕线, 也可以从动滑轮开 始绕线。一种方法 可以改变拉力的方 向,另一种不能。 拉力的大小不同。 移动的距离也不相 同。经过讨论得出: 使用滑轮组时,用 几段绳子吊着动滑 轮和物体,则提起 物体的力就是动滑 轮重和物重的几

11、分 之一,且每段绳子画图的方 法更形象, 学生易于 接受。及时总结, 便于学生 掌握知识。5 南京清江花苑严老师(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的 高度h之间的关系:S= h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与物体上升的 速度v物之间的关系:v= v物 (3)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时,作用在绳 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物体的重力G的关系: F= G。中的力都相等。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5 5 分钟)分钟)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要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知道定 滑轮、动滑轮的实质。 难点:正确分析滑轮组的使用特点。学生可以个别回答, 或相互交流,在交 流的基础上进行学 习小结。促进知识 的巩固掌 握。提升 学生的交 流表达能 力。2014-06-19 人教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