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导式教学设计案例设计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4371407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授导式教学设计案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授导式教学设计案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授导式教学设计案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授导式教学设计案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授导式教学设计案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授导式教学设计案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授导式教学设计案例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案例小巷深处小巷深处教学设计表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七年级(下) 学校 环江县教研室 教师姓名 韦敏儿章节名称小巷深处计划学时2 课时学习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文章,抒写了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学习者分析1、初一学生具备流利朗读课文,能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字里行间中感悟“情感”2、课文内容很接近学生生活,初一学生感情比较丰富,学习兴趣是他们的特征。教学目标1、学习以人物情感的变化发展为结构的文章写法。2、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和外貌来描写人物和情感的方法。3、通过朗读感悟母爱,讴歌亲情,感受人性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学会做人。教学重点和难

2、点及解决措施重点:1、把握人物情感的变化及发展的文章写法。2、体会掌握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和外貌描写方法。措施:从学生的集体朗读、自由朗读、个性朗读和运用多媒体展现多种画面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难点:1感悟母爱,,感受人性。2升华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讴歌亲情,学会做人。措施: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讲自己的故事、听别人的讲述)教学设计思路1、通过故事导入语新课。2、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我”的情感线索:满足自豪沉默厌恶悔悟3、合作、个性问题探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展现一个为了养女而含辛茹苦地操劳大半生的母亲的形象;个体展现。4、延伸拓展依据理论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反复阅读;阅读和讨论

3、始终贯穿教学过程。反馈和感悟“母子”亲情及引导的理论为本课提供了支持。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抒写了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 流利的朗读能力;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展示学生激发学生多角度体能感悟真情听、感悟会感悟。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过程(一)导语 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我们自从降临到这大千世界,就感受到母爱。但是对一个瞎养母收养被人遗弃的女婴,并为她倾注了所有的一切的感知就很少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这方面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小巷深处(二)整体感知1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我”对家、对母亲的感

4、情变化为主线。 “我”的情感线索:满足自豪沉默厌恶悔悟3跳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4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外貌、神态的语句,体味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5讨论“我”是个坏女孩吗?(学生各抒己见) “我”对家对母亲的感情前后是怎样变化的?在文中画出并讨论。(三)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或者不理解的句子或事例,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四)细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感动的描写母亲的句子,朗读出来,并说明感动的理由。1句子。(略) 2朗诵指导(略) 3、配乐真情朗读,揭示主题。配角色朗读配上烛光里的妈妈的弦律朗读。朗读完后,随放课前播放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后半部分(即高潮部分,让学生在动情的歌声中情绪激动不已,达到高潮)

5、音乐快结尾时,教师揭示主题(略)(五)问题探究1、标出“我”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句子。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我”疏远母亲,淡忘破旧的家? 2、“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枝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3、文中对小巷和竹棒的描写,起了什么作用?4、假如你和文中的女孩有相类的贫寒的家庭背景,你会怎样对待你的母亲?“我”是个坏女孩吗? (六)延伸拓展1必做: 为父母做一件具体的事,来感谢他们这些年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比如为父母做一顿饭,为家里做一次清洁,为父母捶捶背、洗一次脚等),并写下自己

6、的感受。2分层练习(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在下面三题中任选一题完成):(1)写出歌颂母爱的诗句、著名的故事(写出名字即可);(2)写出自己与母亲相处的感人细节;(3)为自己的母亲画一张简笔画,并作简要介绍。3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以情感的变化结构文章,选取生活琐事、细节描写来表现情感。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案例日月潭日月潭教学设计表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2 学校 凤山实验小学 教师姓名 李笃东章节名称日月潭教学设计计划学时2学习内容分析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

7、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文中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景色的美,洋溢着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它不仅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学习者分析学生具备独立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 9 个生字,说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2、弄懂课后思考、练习。3、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4、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施教学设计思路本

8、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1、课前欣赏,激发情感。2、声像结合,感知课文。3、图文并茂,赏析课文。4、展示情境,复述课文。5、拓展情境,爱国教育。依据的理论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情境促读,读中悟情。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生字日月潭景色学会 9 个生字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多媒体画面及音乐, 教师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

9、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堂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祖国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万里长城;有象征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龙门石窟;有以奇松、怪石著称的黄山;还有雄伟壮观的泰山。我们的祖国可真美呀!你们不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里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吗?2、这些景点都在我国大陆地区,我还听说台湾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今天,我们一块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吧!(板题,读题)(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 1、各位小旅客们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我为大家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多媒体画面及音乐,老师朗读)

10、2 、同学们,刚才听了老师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读准。3 、生字词反馈。(多媒体出示生字词)(三)细细品读,理解课文 品读第一段1、小声自由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2、指名交流:(1)体会 1、2 句。(板书:大湖高山)(2)体会第 3 句。联系画面理解“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多媒体辅助)3、指导朗读。品读第二段1、自由小声读,想想你又看到了什么美?2、点击课件展示空拍日月潭图片:把你看到的美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利用多媒体

11、和模具演示的方式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美。)4、指导背诵。(由四人小组成立为一个导游团,向游人介绍日月潭的美名是如何得来的。)品读第三段1、读课文,这段介绍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清晨)2、点击课件展示“清晨”图片:说说清晨的景色。(让学生充分想象说话)3、明确“隐隐约约”的意思。4、清晨,日月潭给你怎样的感觉?(播放课件,理解“隐隐约约,很美,富有神秘色彩)5、挑战读课文。品读第四段1、读课文,这段介绍的是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2、中午的时候,日月潭是一番什么景象?(播放课件)(1)展示“晴天、雨天”两幅图:看你喜欢哪种景色,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可以同桌或邻近伙伴交流一下。(2)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

12、词。(3)指导朗读。品读第五段1、齐读课文,说说这段讲的是什么?2、通过学习课文,你从哪儿看出“日月潭风光秀丽”?(群山环绕、潭深水绿、飘着薄雾、清晰展现、一片朦胧)(四)我当导游,回味课文 日月潭景色这么美,老师都还想去游览,哪位同学愿意领老师和同学们再去欣赏一下。(五)抒发感受,启发爱国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2、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了,至今还没有回归。台湾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台湾的小朋友也在向往早日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此时,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六)结束:快乐的旅程到此结束。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案例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表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初二

13、 学校:电大 教师姓名:周国红章节名称苏州园林计划学时2学习内容分析1安排两教时。2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应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3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如看苏州园林的照片、放映幻灯片或看有关电视专题片等,与课文学习相配合,更便于学生理解。学习者分析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已经具备的对景观的欣赏能力,但还不能从多角度,全面的认识建筑。在写作方面,对说明文的文体还不能全面接受。课程标准:1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应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2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

14、生以直观感受,如看苏州园林的照片、放映幻灯片或看有关电视专题片等,与课文学习相配合,更便于学生理解。知识与技能: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

15、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解决措施: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即可。第 1 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难点探究

16、,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教学设计思路一、导语设计;二、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四、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五、难点探究;六、课堂练习;七、布置作业。依据的理论做中学、引导发现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作者简介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能够了解作者、能够流利读出字音、解释词语学会多媒体计算机、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显示有关苏州园林的音像资料、显示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理解课文。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运用文中的说明方法。者的相关简介、放录音磁带示范朗读。课堂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桥之美让我们从美学的角度感受了桥的魅力。今天,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多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