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运行层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1214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的运行层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程的运行层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程的运行层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程的运行层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程的运行层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程的运行层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的运行层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程的运行层次:理想课程,官方课程,校方课程,所教课程,所学课程和所得课程。2.课程组织通过结构与程序在三个水平上运转:国家水平,地方水平、学校水平。3.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有五个方面: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教师教授质量、学生学业成就、课程与教学系统和课程与教学评价4.“三基一个性” :。过去人们主要提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这简称为“双基”;20 世纪 80 年代人们比较强调“发展基本能力”,现在又强调“促进个性健康发展”。这样,教学的作用总括起来就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和个性得到健康发展。5.按照价值取向不同将课程分为三类:社会本位课程、知

2、识本位课程和儿童本位课程6.将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程度不同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又进一步分为限制选修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7.课程研制的三个基本环节: ( 一) 课程规划阶段课程规划,就是包括教师在内的课程工作者作出决定、 并制订教师和学生将要执行的学习计划的过程。具体说来 课程规划的目的就是制订出课程计划( 即教学计划 ) 、课程标推 ( 即各科教学大纲) 和编制教学材料。( 二) 课程实施阶段课程实施的实质是把计划变为行动。课程实施把计划变为行动,从而把课程领域转变为教学领域,同时教师的角色便从课程工作者转变为教授者进而成为教学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三)课程评价阶段课程

3、评价,是对课程研制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课程研制是否合乎规范,学习活动是否正常开展,预期教育结果是否实现,学习和计划是否获得成功。8.现代课程设计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如下几大特性:1。 实在性, 2整体性, 3 活动性, 4 发展性, 5 多样性, 6动态性,9.根据不同课程设计的关注点的差异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即学科中心设计,学习者中心设计和问题中心设计。10.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11.评价教师授课质量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比较常用的有综合量表评价法、分析法、调查法等。12.在课程与教学中坚持审美实践,需要 明确和遵循的原则:美启真的

4、原则和以美扬善的原则。13.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14.隐性课程 ,按地位和作用不同,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件课程。隐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15.课程设计 是包涵过程与结果于一体的概念,含两层含义: 一是等于课程规划,是制定课程实施计划的过程,二是课程规划过程的产品,它是独立存在的实体,是课程决策过程的产物。 实质上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的各种要素或各种成分,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及其产物。16.课程研制 又称为“课程编制”

5、、 “课程编订” 、 “课程发展”或“课程开发”。 课程研制是一个动态过程, 包括了从提出变革课程的动议、确立理论原理、 制定课程文件,到实施课程与评价课程的一系列环节。课程研制就是将预期教育结果结构化、序列化和现实化的过程。17.教学艺术风格: 所谓教学艺术风格,就是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18.教学艺术: 首先,从效果上看,教学艺术的效果是最佳的;其次,从活动方式上看,教学艺术所使用的方法、手段是灵活多样、形象生动的。再次,从活动过程看,既遵循了教学规律,同时还富有创造性和美感。最后,从事教学艺术的教师素养

6、应是相当高的19.课程与教学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美学的角度,包括从哲学美学、艺术美学、 科学美学、技术美学等角度去探讨一系列的课程与教学的审美问题,尝试把多种审美法则引入课程研制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并为教师所掌握,从而培养教师和学生对教和学的过程中的审美敏感性,使他们能够适时地从审美的角度领悟到课程与教学体系的丰富意义,追求并实现课程与教学活动中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目标。20.导课艺术的形式与方法:长期从事教学的教师,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导课艺术的形式和方法,可以总结如下:1 温故导课2释题导课 3 激情导课 4 设疑导课 5 故事导课 6创境导课 7 演练导课 8 机变导课9幽默导课。结课艺

7、术的形式与方法: 1 自然式结课。 2 总结式结课。 3 悬念式结课 4 回味式结课 5 激励式结课 6 延伸式结课7游戏式结课。21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关系: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分属不同的研究领域,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 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区别教学科学是把教学看作理性自觉的科学活动来研究的。它的任务和目的是揭示教学活动的客观必然件、 内在的规律性,为教学实践确立科学的规范,指导教学实践的科学化进程。教学艺术则是把教学看作可以能动创造的艺术活动来研究,它的任务和目的是揭示教学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机制,指导教师利用教学规律,超越普通的规范 二 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联系虽然教学艺术与教

8、学科学观照教学活动的视角、仟务、 目的不同, 但是它们都是对教学活动的研究,共同视教学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和依据。教学艺术必须上足于教学科学所揭示的规律,教师的主观能功性的发挥必须依据教学规律,否则就成了盲目的冲动。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的升华。教学科学所揭示的规律只有通过主体的能动件才能成为自觉的力量,只讲科学不讲艺术,教学就失去了个性、灵活性及创造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立足教学科学去追求教学艺术,把二者真正统一起来。22教与学的审美性内容:教与学的审美性是以自然美、艺术美、 科学美以及其他社会美的因素作基础, 不断地从各种不同形态的审美因

9、素中吸取营养,用以哺育自身而形成的。它的形成是在教与学的主体创造中实现的,包括了对自然美、艺术美、 科学美以及其他社会美中的部分因素的同化和转换。教与学的审美性的内容是丰富的,它体现在作为教学的整体构成的各个方面,主要有教学过程美、教学内容美、教学环境美、教师和学生劳动形态美等。附加内容:一 理想课程理想课程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哲学或理论,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建构起来供选择使用的新课程方案。其特点是理想性,表现为一种与远大的课程目标相联系的特殊想象。理想课程是否具有影响,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主要由该方案能否被采纳并付诸实施而决定。二 官方课程官方课程, 是由一个国家的各级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组织制

10、定、颁发和实施的课程,包括课程政策 课程计划 ( 教学或教育计划) ,课程标准 ( 教学或教育大纲) ,教学教育材料, 主要规定主流课程理念,教育目的目标,教育内容和主要教育教学材料。官方课程具有法律权威或行政权威,具有一定意义的强制性。三 校方课程校方课程, 是学校组织制定、颁布和实施的课程,在理论观念上受理想课程的影响,在目的目标和内容材料上被官方课程所决定。校方课程可能出现两种相对的倾向。一是适应文化、社会和社区的特殊需要,创新出新课程, 满足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需要;二是沦落为低水平, 对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带来严重负效应。这主要取决于校长和数师的课程研制水平的高低。四 所教课程所教

11、课程, 是由学校的教师决定的、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由自己向学习者传授的课程。所教课程, 包括知觉课程, 教师教案课程和运行课程。知觉课程是存在于教师心目中和意识中的课程, 是教师对校方课程的觉察结果与自己的课程理想相互作用的结果。教案课程是教师精心推备、 设计并书写出来,即将用来组织实施课程的方案。运作课程 是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过程中组织学生学习的课程。五 所学课程所学课程, 是在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按照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学习的课程,它可能就是教师的所教课程,也许超出了所教课程,也许仅仅是所教课程的一部分。表面上看, 似乎教师的所教课程决定学生的所学课程。但事实上, 在学校实际教育活动过程中,所

12、教课程与所学课程是没有正相关关系的。六 所得课程所得课程, 是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经过学习后内化了的课程。从现代的儿童本位价值观念看来,在课程的层级结构中,所得课程才是课程实质所在。社会本位课程,就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价值取向建构起来的课程;知识本位课程, 就是以满足知识或文化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建构起来的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则是以满足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根本价值取向建构起来的课程。必修课程, 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 选修课程, 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 限制选修课程, 是指学生在规定

13、的范围内按照一定限制选修的课程,如在指定的若干组课程中选修一定组数的若干课程,或在苦干门指定的课程中选修一定门数的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指不加限制,由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1 实在性, 体现的是为实在的人服务的原则。从学生的需求、 可能、 发展规律去设计课程。2整体性,体现的是为整体的人服务的原则。即把课程统一在整体育人这一总目标上。把整体的人作为对象来设计课程。3活动性, 体现的是为活动的人服务的原则。课程要有利于人的发展,必须及于人的身心。而要及于入的身心,又必须赋予课程以活动性,这不仅仅涉及活动课程,而且涉及所有课程。4 . 发展性,体现的是为发展的人服务的原则。课程的发展性,是指课程并非简

14、单的知识补给站,而要使人通过学习课程获得最大限度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差异性等规律,要按人的发展规律设计课程。5多样性,体现的是为复杂的人服务的原则。课程设计必须承认人是复杂的对象。这种复杂表现在人的不同的素质倾向、不同的发展速度以及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学校教育及其课程设计要有一定的多样性。6动态性,体现的是为个性化的人服务的原则。目前,国内外中小学课程改革已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势, 如从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强调 “双基” 与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并重; 强调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课程权力下放,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课

15、程的个性化、多样化、综合化、法制化趋势等等。 一 独特性教学艺术风格的独特性是其基本标志,因为每个教师都有与众不同的师承、教育、个性、学识、习惯以及生活际遇等,这种主体自身的独特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 二 稳定性教学艺术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教学风貌,它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位教师独特的审美情趣、思想倾向、思维持点乃至气质、性格、能力、修养等诸多的个性因素。 教学艺术风格作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技巧等因素构成一个格调系统,它总是在各种教学情境中, 自觉不自觉地调节着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维系着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因此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一种稳定的心理定势去支配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协调。这种稳定性表现为教师教学思想的基本完善,教学方法的富有成效,以及教学个性的定型成熟。一船说来,作为教师在教学艺术的追求上,目标确定得愈早,其表现就愈鲜明充分,特点就愈稳定统一也就愈证明他的风格已臻于成熟。 三 发展性教学艺术风格一经成为固定的模式,就不能突破自己反为其所束缚,便失去其生命力了。如果说,独创是教学艺术风格的生命,那么,发展恰是其长寿的内在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