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治理现状及群众反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71154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定河治理现状及群众反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永定河治理现状及群众反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永定河治理现状及群众反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永定河治理现状及群众反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定河治理现状及群众反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定河治理现状及群众反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定河治理现状及群众反映和相关建议永定河治理现状及群众反映和相关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永定河定位为“京西绿色生态走廊与城市西南生态屏障”,防洪、供水、生态是永定河三个重要功能。永定河的早期工程建设多以防洪工程为主,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治河理念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逐步过渡。历经多年整治,永定河的防洪安全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态环境状况还相对薄弱。20 世纪 80年代以来,北京水资源紧缺,永定河有限的水资源几乎全部用于北京西部工业建设,使三家店以下河道断流、干涸。河道内历史原因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坑。由于坑壁陡峭,植物无法生长,河床逐渐沙化,冬春季节,风沙弥

2、漫。随着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入河污水排入量逐年增多,污染河道。永定河生态环境日趋恶劣。永定河目前面临流域内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河道生态环境恶化、防洪堤坝受破坏等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由于北京市把永定河主要作为泄洪河道,一定程度忽视了其生态涵养和城市景观的作用,使得永定河及沿岸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严重影响了其作为北京“母亲河”的形象。 沿河的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五区,土地面积占全市面积 30%,GDP 只占 12%,地方财政收入只占 5%左右。其社会和经济都处于发展初期,与发展快速的北京东部和北部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作为联系西南区域的生态纽带和北京重要的生态廊道,永定

3、河的开发治理不仅能极大地改善京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经济价值,而且在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北京建设国际性宜居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安全是主线、节水是理念、生态是效果”和可持续循环利用的新思路,政府主导、专家领衔、社会参与、统筹规划、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构筑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水资源配置体系,把永定河建成“有水的河、生态的河、安全的河”,成为城市西部绿色生态走廊,服务沿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支撑。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为落实“人文北

4、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思想,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改善城市南部、西南部地区发展环境,加快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带动西南五区发展。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完成控制性详规编制,推进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实施一批河道治理、生态建设和产业项目。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目标是在永定河北京段自上而下形成溪流湖泊湿地连通的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建成各具特色的生态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田园景观河段,形成“一条生态走廊、三段功能分区、六处重点水面、十大主题公园”的空间景观布局,为两岸五区创造优美的生态水环境。市水务

5、局协同市相关部门编制了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规划。预计到 2014 年将彻底消除永定河大堤安全隐患,提高防汛抢险调度能力,支流治理达 50 年一遇防洪标准,确保北京中心城和门头沟、良乡新城防洪安全;建成面积 1500 平方公里的生态走廊,新增水面 1000公顷,绿化面积 9000 公顷,每年回补地下水 1 亿方。2010 年启动的“四湖一线”工程,建成以水串景、水绿相间的绿色生态走廊,2010 年底,先期在门城湖、莲石湖、宛平湖形成水面 150 公顷,绿化 120 公顷。彻底消除扬沙扬尘,建成良好的生态水环境,示范带动永定河全线生态治理,为发展永定河水岸经济创造条件。我们小组在详细了解市政府对

6、于永定河水环境治理政策之后,进行了此次调查。调查的内容有永定河的现状,同时对沿岸居民进行访谈,了解永定河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及对居民而言的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征集河岸原住民对永定河近年来的变化情况的感觉与认知,了解居民对永定河生态修复的期望。对政府有关工作人员采访,获得现在永定河生态价值与状况及以后工作方向 。永定河生态环境服务价值调查。河流沿岸生态环境薄弱,河流水质不好,沿岸居民生活质量不高,河流环境不好,服务价值不明显,河流水质较差,治理不到位,河流下游断流,河道干涸,生态环境单一薄弱,河流治理以防洪为主,生态环境急需修复改善。这些都是群众对现在永定河水环境的感触。坐公交沿着永定河走了一遭,绿

7、色生态走廊建设已经在逐步开展,绿色生态发展带初具规模。30 年以来都是干涸的河道,现如今水光粼粼,附近的大爷对此情况乐此不疲。在汀步桥的一块矮石上,王永琦老人看着小孙子高高低低地蹦跳着。“永定河刚放水的时候,我就来了,那时候他们巡逻的人还不让我们靠近水呢,我就跟他们说,我都 30 多年没见过水了,你让我摸摸水都成!” 老人祖居河对岸的长辛店镇,2004 年在永定河东岸的晓月苑买了房子。当时在这里买房,老人还真咬了咬牙,守着一条干涸的河道,环境着实不怎么样,可是总想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儿,故土难离。 在老人的记忆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永定河还有水。就着这条母亲河,养鱼、种水稻、栽果树、养鸡养马养骆驼渔

8、民、牧民、庄稼把势和山里人都能找到安身立命的一席之地。老人指着宛平湖西南侧大宁水库工地上的吊臂说,那时在大宁水库里常可见小船儿荡漾在夏日波光中,不过这些景象都随着永定河断流消失了,永定河也成了一条宽旷的干河道。 2010 年初出台的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规划 ,把永定河北京段打造成为生态绿色走廊。其中 37 公里长的城市段,将形成由溪流连通的湖泊和湿地,计划建设 6 处湖泊面积达 680 公顷,沿河建设 10 大主题公园。一个词的变化,永定河开始了新的篇章。2009年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正式立项,一期建设“四湖一线”。四湖依次是上游门头沟的门城湖、石景山的莲石湖和丰台区的晓月湖、宛平湖,四湖之

9、间有溪流串联;一线是指从宛平湖到门城湖的逆行输水管线,连接四湖形成循环。再生水从再生水厂出来,流到永定河湿地,经过湿地自然渗漏、净化,进入湖中,再通过输水管线形成循环。 在这些现象反映出治理效果良好的同时,科学对待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显得很有必要。1.坚持“生态优先、节约用水”的原则,将流域生态建设的重点放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与生态安全的保障上。永定河流域生态建设,首要的是生态环境的改善,构建合理的生态系统结构,强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是制定生态建设行动纲领,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动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根据流域环境容量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生态安全预警能力;二是进行生态需水

10、的核算,探索水资源有限情况下生态建设的技术措施,逐步恢复生态河道,加强河岸水生植被、湿地和生态林建设及涵养水源等措施;三是注重流域综合管理,恢复河流生态特性与功能;四是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设立区域生态修复专项资金,支持矿山、河床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区域重点生态修复项目,完善山区生态补偿制度和标准。2.始终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有效保护流域水生态环境,有效治理流域水土流失。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恢复母亲河的生机和活力,使水活起来,使两岸绿起来,逐步成为接近自然状况的生态河。因此,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的成败取决于水资源的供给。一是强化节约用水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浪

11、费。加强部门间协作、联动,编制水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治污、中水回用、防洪、抗旱、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等涉水事务精细管理办法,实现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和综合管理。二是加强人工湿地建设,利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三是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加强流域水土保持,实施流域综合管理。3.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永定河生态文化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生态环境的恢复,挖掘永定河的文化资源不但能够推动文化资源城乡共享,还能发展以文化资源为基础的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永定河流域文化资

12、源挖掘、保护与传承,打造基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产业。围绕永定河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应着眼区域整体品牌提升,构建生态旅游业协作体系。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建立协作平台,完善旅游协作机制,推广区域统筹的旅游精品线路,推进区域旅游精品互联互动,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共同开发旅游客源,打造旅游品牌,推动永定河流域旅游业协作发展。同时也要重视不同地区旅游产业的定位,可以以跨区域的永定河水岸经济建设为纽带,联合发展商务休闲游、自然风光游、历史文化游、乡村体验游、现代都市游五大领域,打造永定河百里旅游休闲带,建设西部自然山水体验区,并通过以门头沟古村落文化游板块、大兴区农业观光游板块、房山古遗迹寻访游板块为主的区域

13、旅游特色板块建设,发挥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发展。4.坚持整体统筹原则,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支持生态产业的发展力度,逐步实现产业的生态化、低碳化、高端化。永定河流域的功能定位为生态涵养为主,发展生态型产业为其必然选择。应当抓住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的契机,充分利用相应的优惠政策,将永定河沿岸地区逐步建设成为兼具优美生态环境和良好经济发展态势的水岸经济带,从而吸引高端产业项目落户,有利于产业结构向绿色高端、低碳生态调整。西南五区作为具有相似发展条件的整体,应该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合理构筑产业和空间布局,既体现出各个区域不同的产业特色,又构成相互关联、互相支撑的统一体,避免出现

14、在低端层次的内部竞争。一是以丰台总部基地和石景山 CRD 建设为核心,突出发展“微笑型曲线”两个高端的产业业态,抓住后首钢时代机遇,充分利用丰台总部经济效应和石景山丰富的工业文明、工业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经济,重点打造城区新型的产业业态模式。二是以石龙开发区建设为核心,以门头沟矿山公园建设为纽带,突出发展具有区域内部资源禀赋特点的、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产业,并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培养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产业业态模式。三是以燕山石化等基础产业企业为核心,以房山开发区、良乡开发区和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重点,着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新型现代农业,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选择,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四是实现由资源型向生态型转变,充分发挥独特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保护以森林、山体为屏障的近郊生态圈,开发以沿河为主线的城市生活生态岸线,通过建设区域性旅游服务中心,加快培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休闲等生态型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