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70512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班级 姓名一、填空. 1、小猫是猫妈妈生的,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化出来的,而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 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 2、观察植物的种子,可以用的方法很多,如用眼睛看,用放大镜和显微镜看,用手 摸,用手摸,用鼻子闻,把种子掰开观察等等.不同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气味、 颜色等各不相同。 3、播种植物种子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 查阅凤仙花 的相关资料 ,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准备播种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最好的季节,凤仙花的播种方法:选种 (

2、要挑选 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选择栽种地点(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小块小 瓦片放在花盆的出入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挖坑、下种、填土(用手指在土中按 23 个小坑,深度约 1 厘米,每个小坑放 1 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上) 。浇水(往 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 4、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5、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情况有:种子破土的日期、凤仙花刚出土的样子、凤仙 花的高度、根的长度、叶子的形状和数量及颜色,茎的粗细等等。 6、观察凤仙花时,还要注意将凤仙花的播种、芽出土、出现花芽、开化、果实成 熟的准确日

3、期记录下来。 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 的生长速度很快。 8、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根部浇。大部分都浇到了土壤中。 9、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的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 固定在土壤中,不让植物倒下来。 10 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植物的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主要是从 叶和茎里获取。因为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只有极少数是通过根从土壤中 吸收的。 11、科学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即生长发育的养料。这些养料是 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2、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

4、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这是植物的光合 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3、凤仙花从发芽到开化之前的这段时间生长最快,凤仙花在开花期间,长出蓓蕾 后,就不再长高了,也就是植株的高度已经没有变化。 14、凤仙花主要生长过程是:种子生根发芽长出茎和叶开化并结成果实 果实成熟。 15、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 16、一棵成熟的凤仙花由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17、凤仙花一般是三、四月份播种,八、九月份成熟。 18、植物的生命过程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直到死亡的过程。 1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

5、根 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2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0、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 养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21、凤仙花出土时长有的第一对叶片是由种子的子叶发育来的,第二对和以后的 叶子是由叶芽发育来的,称为真叶。 22、植物的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23、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二、实验 1、根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将植物的根浸泡 在试管里的水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的水中,不会被蒸发到空

6、气中并在 水面处做好标记;观察第 2 天后试管中水量有什么变化。 看到实验现象:试管里的水变少了。 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2、茎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把一段新鲜的芹菜(或柳枝)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中,将芹菜 (或柳枝)放入烧杯中,观察芹菜(或柳枝)的变化。再将芹菜(或柳枝)横切开,观察它 的横切面。 看到实验现象:看到芹菜(或柳枝)的叶脉变红,将芹菜(或柳枝)横切后,还可以看 到横切面已经变红了。 结论: 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一、填空 1、动物的生命周期指的是动物从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到死亡的全过程。 2、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

7、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小蚕就要从卵里卵化出来了,我 们要为即将卵出的小蚕建造一个舒适的“家” 。 3、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要让 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 蚁蚕吃的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状。 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在养蚕的盒子盖上扎个小孔是为了,使小蚕有新 鲜的空气,不让小蚕闷死。 5、蚕卵孵化需要适应的温度与湿度,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一些 水 6、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脱皮。蚕的一生要蜕 4 次皮。 7、蚕用腹足贴地爬行,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是用来呼 吸空气的。 8、要让蚕宝宝吃饱

8、吃好,喂养的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经常清除粪便和残叶。 保持蚕蚕宝宝“房间”清洁。 9、把蚕宝宝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发现病蚕, 要及时拿走,以防相互传染。 10、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传说远在 4000 多年前,我国劳 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 11、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但是周期长短不同。 12、有些动物的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不同,从3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自然界中不少动物的一生 要经过变态。有的动物形态不变,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13、蚕卵里孵化出的蚁蚕是蚕生命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

9、就会变成蛹, 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卵,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14、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 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 56 天。 15、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的生命周期也要经历出生、婴儿、儿童、 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死亡的过程。人的生命周期同样经历出生、生长发育、 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16、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 17、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 蛹、成虫四种形态。 18、完全变态的昆虫的一生和蚕一样,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如蚕、苍蝇

10、、蚊子、蝴蝶、蛾子。 19、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如蟋蟀、蜻蜓、蝗虫、 蝉。 20、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21、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 续。 22、蚕卵的颜色是紫黑色,近似圆形,像小米,中心处是凹下去的,卵壳上有小 孔,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的。 23、蚕蛹经过 10 天15 天,会变成蚕蛾。 24、蚕蛾分为雄蛾和雌蛾,雄蛾和雌蛾交配后,由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25、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蚕 是昆虫。 26、不同的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个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

11、 不相同。 三、填图(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四、边线动物 理学 物园变态 蚕青蛙牛、 马不变态蝴蝶人动物卵孵化4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温度与水的变化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2、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 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4.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 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 的热量增加。 4、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 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较

12、光滑,温度较低;水没有固定形状, 会流动,柔软。 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5、水在 0时开始结冰,是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6、冰在受热的情况下会融化成水。 7、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 见。 8、加热、通风、加大面积能加快水的蒸发速度。 9、由于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 小水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10、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条件 霜水蒸气冰晶温度下降到 0以下 雪水蒸气冰晶温度下降到 0以下 冰水蒸气冰温度下降到 0以下

13、 露水蒸气水温度下降 0以上 云水蒸气水温度下降 0以上 雾水蒸气水温度下降 0以上 11、常用的液态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 度的。 12、温度自 0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13、温度计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 14、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15、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 了固体状态。 16、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17、当环境温度高于 0,冰的温度升到 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 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18、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

14、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 素。 19、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0、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 度的变化。直接生521、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地面冷的物体凝结而成的。 22、36读作三十六摄氏度。-8读作零下八摄氏度。 23、零下 11 摄氏度写作-11,23 摄氏度写作 23.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磁铁磁铁 、我知道的磁铁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方形磁铁、环形磁铁、槽形磁铁、圆 饼形磁铁。 2、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3、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4、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5、两个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

15、吸引;有时 会往两边推,我们叫它们相互排斥。 6、磁铁具有指示南北方向的作用,我们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把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7、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两块磁极靠近时,同 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8、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的大小会发生改变。 9、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10、2000 多年前, “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到了 900 多年前,人们知道 了使铁片、钢针变成磁铁的方法,制作出了灵巧的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人们又 把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制造了叫罗盘的定方

16、向的仪器。 11、指南针的使用方法: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2.等磁针停止转 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北方向与磁针的南北方向一致。3.对照 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12、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13、磁悬浮列车是利用了相同磁极之间的巨大排斥力悬浮起来的。 14、有一块没有标明 S 极、N 极,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分辨并用文字或画图方式来 说明。 实验材料:棉线、条形磁铁 实验方法:用棉线将磁铁吊起来,用另一块磁铁去接近它,被 N 极吸引的那端为 S 极,另一端就是 N 极。 15、如果磁铁隔着一块木板去吸引大头针,磁性会减弱吗?请设计实验来证明。 实验器材:大头针、磁铁、木板 实验方法:1.用磁铁的一个磁极直接去吸大头针,数出大头针的数量;2.隔着木 板用磁铁去吸大头针,数出大头针的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