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学考试《心理学》历真题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369168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自学考试《心理学》历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自学考试《心理学》历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自学考试《心理学》历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自学考试《心理学》历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自学考试《心理学》历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自学考试《心理学》历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学考试《心理学》历真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全国全国 2012 年年 4 月自考月自考心理学试题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这一学派是( D )1-11A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B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C认知心理学派 D人本主义心理学派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1-6A1819 年 B1867 年 C1879 年 D1898 年3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

2、觉知与内部刺激的觉知,还有( D )2-22A对他人的觉知 B对社会的觉知 C对事物的觉知 D对自身的觉知4可见光波长范围是( A )3-48A400 至 750 毫微米 B500 至 750 毫微米 C600 至 800 毫微米 D700 至 900 毫微米5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一是色调,二是饱和度,三是( B )3-50A色彩 B亮度 C颜色 D色光6处于信息加工系统核心的是( C )4-85A感觉记忆 B长时记忆 C工作记忆 D语义记忆7对字词、概念、规律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属于( D )4-83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8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问题情景

3、能够顺利做出多种反应或答案,这种创造性思维的特性是( B )5-122A独特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洞察性9以发现人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为目的的测验属于( C )6-155A智力测验 B成就测验 C性向测验 D人格测验10 “情急生智”所描述的情绪状态是( C )7-178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11将一个很难的学习问题解决后,我们会感到喜悦、快慰,这种情感属于( C )7-179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责任感12下列描述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 )7-166A学生为了掌握知识、技能而努力学习 B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赞扬而努力学习C学生为了获得同学的认可而努力学习

4、D学生为了获得父母的奖赏而努力学习13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的心理学家是( B )8-195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艾森克 D爱德华14情绪丰富外露、灵活好动、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这类人的气质类型是( B )8-192第 2 页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15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C )9-216A霍曼斯 B马斯洛 C舒茨 D沙赫特16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表现人际吸引的条件是( C )9-227A接近性 B熟悉性 C相似性 D互补性17汶川大地震后,很多幸存者经常被痛苦和恐怖回忆所困扰,这种反应属于( D )10-274A强迫症 B恐惧症 C广泛

5、性焦虑障碍 D创伤后应激症18经济危机、物价上涨、就业困难使得一些人失去生活信心,这种压力源属于( A )10-256A社会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文化性压力源 D躯体性压力源19儿童逐渐掌握守恒概念的年龄阶段是( C )11-296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20研究发现 4 个月的婴儿已显示出对颜色的偏好,该颜色是( D )11-293A绿 B黄 C紫 D蓝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21实验法 1-17答: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22随意注意 2-28答: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

6、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3定势 5-121答:在连续进行工作时,如果一个人屡次成功地以相同的方法解决了某类问题,会使他机械性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而不去寻求新的、更好的方法。这种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这就是心向或心理定势。24社会助长 9-237答: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25简述格式塔原则。3-62答: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被普遍接受,也称格式塔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1)接近性 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在

7、听觉上,时间上接近的声音也容易被组织在一起。(2)相似性 凡物理属性(强度、大小、形状、颜色等)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3)连续性 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4)封闭性 第 3 页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5)良好图形 客体本身的组合符合良好图形的原则,即具有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更容易被知觉。26简述问题解决的特征。5-115答:问题解决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目标指向性 即问题的解决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操作系列性 问题解决必须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才能称为问题解决活动。 (3)认知性操作 问题解决这种目标指

8、向性活动是依存于认知性操作的。不具备认知性操作的活动,不被看作是问题解决。27简述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7-167答: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人们似乎认为动机越强,活动效率越高。但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证明,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28简述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9-239答: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是:(1)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

9、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的,是可评价的。(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3)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29简述影响压力的因素。10-259答:影响不同的人压力感差异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验 当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经验影响人们对压力的感受。一帆风顺的人一旦遇到打击就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付;而人生坎坷的人,同样的打击却不会引起重大伤害。可见,增加经验能增强抵抗压力的能力。(2)准备状态对即将面临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

10、理准备也会影响压力的感受。 (3)认知认知评估在增加压力感和缓解压力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压力情境使有些人苦不堪言,而另一些人则平静地对待,这与认知因素有关。 (4)性格第 4 页 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压力的感受不同。那些竞争意识强、工作努力奋斗、争强好胜、缺乏耐心、成就动机高、说话办事讲求效率、时间紧迫感强、成天忙忙碌碌的人,在面对压力时,性格中的不利因素就会显现出来。 (5)环境一个人的压力来源与他所处的小环境有直接关系,小环境主要指工作单位或学校及家庭。如果工作称心如意,家庭和睦美满,来自环境的压力必然小,则心情舒畅,身心健康。30简述青少年时期情绪的典型特点。11-308答:由于青少年心

11、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其情绪的表现形式也不再单一,但又不能够像成人的情绪那样稳定,因而表现出了两面性。典型的特点是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1)青少年的情绪表现有时非常强烈或狂暴,同样的刺激,在他们身上就会引起剧烈的情绪反应。所以,人们常常用“急风暴雨”来形容青少年时期的情绪特点,但是青少年的情绪有时也会表现得非常温和与细腻。(2)青少年的情绪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强度很大,但体验的深度却不与此成正比,他们的一种情绪常常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同时,由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全面,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所以,情绪的表现上也具有固执的特点。(3)随着

12、青少年各方面的逐渐成熟,他们的情绪表现也逐渐克服了童年时期的单纯和率真,他们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内心体验隐藏起来,在合适的情境下用带有表演特点的形式表现出来。四、论述题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小题,第小题,第 31、32 小题任选小题任选 1 题,题,2 题均答者,以前题均答者,以前 1 小题计分,小题计分,8 分。第分。第 33 小题必答,小题必答,10 分。共分。共 18 分分)31俗话说, “有其父必有其子” ,结合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分析家庭环境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8-201答:(1) “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父母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

13、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家庭教养方式一般为三类: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不同的教养方式造就了某些人格特征。(2)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32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笨;有的人擅长绘画,有的人擅长写作;有的人言语能力强,有的人空间能力占优势请运用智力的相关原理说明这种差异现象。6-133答:由于人们在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生长环境和所接受教育等方面都不相同,人和人之间在智力上

14、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表现在智力的水平、智力的结构以及智力的发展过程上:(1)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研究表明,全人口的智力差异从低到高表现为许多不同的层次。 (2)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由于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心理品质,它可以分解成许多基本成分,用单一的智商分数,是不足以表明智力的特点第 5 页 的。 (3)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 一是稳定发展,这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模式;有一些人表现出早熟,在很小的时候就崭露头角,但在成人以后智力平平;也有些人前期发展很慢,但大器晚成,后来居上,得到了高水平的发展。33画出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图,

15、并说明学习的过程。4-99答:美国心理学家梅耶在整合有关理论及学习过程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简化的学习过程模式,如图。根据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图,学习者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首先产生注意(A) ,通过注意来选择与当前的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忽视其他无关刺激,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的原有知识(B) 。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学习者找出新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在联系(C) ,并与激活的原有的信息相联系(D) 。最后,被理解了的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E) 。在特定的条件下,学习者激活、提取有关信息,通过外在的反应作用于环境。简言之,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