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691669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研究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研究1992 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时就宣布,他的政府将是一个电子化的政府。不久,美国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NPR)即提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改革中,建立一个经济高效的政府,开始实施“重塑政府”计划。这一举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日本、英国、法国、韩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都纷纷提出了类似的计划,试图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来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以便在新经济时代的竞争中领先一步。经过 10 余年的发展,虽然各国电子政务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实施电子政务的环境基础不同,因此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现今我国正处于政府管理和经济结

2、构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电子政务面临的问题也尤为复杂。一、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问题一、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问题(一)互联网普及率低电子政务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一方面需要建立起覆盖范围广泛的网络通信设施,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这些设施,普及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两方面“一硬一软”。我国的硬件建设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据统计,截至 2009 年,我国共完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4.3 万亿元,建成光缆网络线路总长度达 826.7 万公里。绝大多数的乡镇和行政村接通了互联网,3G 网络基本覆盖全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也已经确立了阶段性目标,明确了时间表。而相对

3、于硬件基础实施的完善,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仍显不足。截至 2010 年 4 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 4 亿,虽然这一数字早已超出世界上所有国家,但我国人口基数大,网络普及率还未达到 30%;而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网络普及率均已超过 70%。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数字鸿沟问题长期存在,贫困地区和广大农村的网络普及率仍然很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2009 年底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 15%。受经济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在这些地区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困难重重,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二)公众信息素养整体偏低1974 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

4、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首先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关于信息素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的“信息素养是能够感知信息的需求,有能力获取、评价、有效利用所需信息,并具备学习的能力”。张基温认为,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品质三个方面组成1。时至今日,信息素养的含义日趋广泛,它不仅包括挑选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保存应用信息的的基本技能,还包括在新时代的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方法以及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人的上网行为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人的信息素养。当前我国的互联网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近几年网络用户数量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新增

5、网民众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82009 中国新网民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在新网民的各种网络应用中,使用率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网络音乐、即时通信和网络新闻,很多新网民上网行为是从娱乐和人际交往开始,深层次的应用不足。就整体而言,我国网民的上网行为也不成熟。根据艾瑞咨询集团的调查,2009 年中国网络用户访问次数最多的服务是博客、社区、交友、网页搜索、媒体首页等;增长较快的服务有在线视频和电子商务等;网民使用最多的软件是网络浏览、安全防护、即时通信和影音播放。据此不难想象,当前我国相当多的网络用户上网行为以娱乐目的为主,部分网络用户开始关注电子商务的应用,关注电子政务等其

6、他方面应用的人数较少。虽然上网行为与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网民的信息素养整体偏低,利用网络服务于工作和生活的意识不足,网络应用面过窄。这种状况降低了公众对网络的认同度,再加上各种媒体对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负面报道很多,部分并未接触网络的人将上网等同于玩游戏,不知道网络除了娱乐还能够做什么,不了解互联网的价值,对使用互联网持否定态度。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主要就是公众,如果公众不了解网络信息技术,不会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不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不能够评价和利用所需的信息,甚至对使用网络存在偏见的话,那么就根本谈不上应用电子政务。因此,在网民人数激增的现状背

7、景下,提升网民乃至公众的信息素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三)政府网站流于形式我国政府顺应电子政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一系列“金字工程”之后,于 1999 年正式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电子政务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经历了短短的 10 年时间,我国就已建立政府门户网站 4.5 万余个,国家机关、地级市以上政府和 80%以上的县级政府都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不过,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仍然隐藏着严重的问题。政府网站存在的理由无外乎它是信息发布的权威窗口,是办事服务的绿色通道,是公众参与政务、发扬民主的有效途径,而发挥这些作用的的前提条件是有人访问,无人访问的网站什么价值也没有。据 CNNIC 统计,2

8、009 年我国有近三成的网民表示绝少或者从来没有访问过政府网站,有 45%的网民每月或少于每月上一次,只有 7%的网民每天都上。如果排除掉政府工作人员,上政府网站的网民比例恐怕更低,政府网站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困窘。不能把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网民的信息素养低,以至于没有意识、没有能力利用政府网站去获取官方信息。实际上,政府应该对这一问题承担更多的责任,理由有三:一是政府网站信息更新速度过慢,网民通过商业网能够更快地了解信息;二是政府网站很少关心用户需求,互动交流和办事服务功能较弱;三是我国网民的网龄普遍偏低,网络行为不够成熟,而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网民上网必将走出

9、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误区,在这一阶段,政府有责任对网民的行为进行引导,加快转变的过程。(四)行政体制改革滞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是在工业现代化已完成、准备向信息现代化迈进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由于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层级管理体制面临着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发了一场重塑政府的变革运动。重塑政府展现了新的价值取向,人们需要的不是“大政府”或“小政府”,而是“有效政府”。与之对应的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不再是职能划分和职能转变,而是用户导向的“流程再造”,这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指明了趋势。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在工业现代化尚未完成,却又向信息化转型的背景下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仍以调整职

10、能和优化职能为重点,尚未提及“重塑政府”,一些地方试点所作的“政务流程再造”也没有法律依据,不具备推广的条件。因此,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行政环境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那么成熟。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不要电子政务,实际上,电子政务和行政改革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行政改革能够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创造条件,电子政务的发展也能够推动行政改革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电子政务肩负着更为艰巨的任务,人们希望通过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去推动举步艰难的行政体制改革。二、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建议二、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服务,提高网络普及率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通过智能手机、

11、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实现访问互联网的功能。2009 年伴随着我国 3G 业务的启动,移动网络的带宽得以大幅度提升,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通过移动设备不仅可以浏览新闻、收发电子邮件、撰写博客,还可以进行 GPS 导航、电子支付、在线音乐、视频通话等。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网成本太高,采用电脑上网的方式不仅需要购买价格不菲的设备,还要支付过高的网络通信费用,对农民来说是一个不堪忍受的负担;而且农民上网不是为了办公,电脑众多复杂的功能基本派不上用场。相比之下,通过手机上网是较为理性的选择,手机价格便宜、经济实用,且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特点。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

12、7 亿,农村手机普及率正迅速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服务,降低移动上网费用是提高互联网普及率的有效手段,它为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上网平台,对缩小数字鸿沟、发扬电子民主、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二)发展远程教育,提升公众信息素养当今社会发展速度日趋加快,对人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人们可以从各种学校获得知识技能培训,从图书馆查询信息资料,但农村地区普遍没有这种便利条件。要想“活到老学到老”,最便捷的渠道还是互联网。在欧美国家,很多大学提供远程教育课程,如阿萨巴斯卡大学、阿拉斯加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3。不少

13、图书馆为了满足特定群体的需要,还纷纷着手建设移动版门户网站。移动版图书馆网站提供了馆藏信息和部分图书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设备,搜索目录和主题指南,查询信息,存取电子期刊论文等4。我国在普及互联网的同时,应尽快丰富网络数据资源,为公众获取信息知识创造条件。政府应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提升公众的知识水平,提高公众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培养公众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意识,进而全面提升公众的信息素养。(三)加大政府网站宣传力度,关注公众需求若要改变政府网站无人问津的困窘,首先,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社区活动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政府网站,让公众了解通过政府网站能够获得哪些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服

14、务;其次,要关注公众需求,发扬民主,加强互动交流,把与公众利益相关的话题摆到政府网站上去,听取大家的意见,激发公众参与政务的热情。例如新加坡政府的民情联系组网站,专门用于和市民联系互动,市民可以通过博客、网上聊天、短消息或线上聚会等各种形式参与政府规划的各类项目,提出自己的想法,政府对大家关注的问题则适时给出回应。(四)选择恰当的发展策略,确立阶段性目标建设电子政务必须与我国特定的国情相结合,选择一个恰当的发展策略,在“职能导向”与“流程导向”上寻找一个平衡点。5“职能导向”就是在传统的行政体制下,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政务处理的速度和劳动生产率,即提高行政效率,不改变部门条块分割的本质。完全的“职能导向”会让电子政务固化了传统的政务处理方式,不利于政府改革。“流程导向”则与行政体制改革紧密相关,发展的重心从“效率”转向“效能”。电子政务的“一站式服务”跨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本质上要求“流程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然而现阶段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行政改革并未深入到流程层面,完全的“流程导向”只会让电子政务变成空中楼阁,在当前的行政环境中无法落实。因此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立足于现实,平衡职能和流程的矛盾,选择一个恰当的发展策略,确立一个合理的阶段性目标,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马上达到行政环境完全不同的发达国家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