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导学案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3691348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知识与能力 1学习通讯的有关知识,把握通讯与消息的异同。 2学习通讯的写法,培养阅读通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阅读中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2在大声诵读中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中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舰载机着舰时激动人心的情景,感受我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增强民族自尊心 和自信心,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重点 掌握通讯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通讯的兴趣,提高阅读通讯的能力。难点 把握文章内容,品味语言,体会文中情感。快速阅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1辽宁舰入水的有关情况。 2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图片及资料。1 课

2、时2012 年 11 月 23 日,渤海某海域,辽宁舰斩浪前行,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 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强大海军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舰载机着舰那激 动人心的情景,定格在许多新闻记者的镜头里,定格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镌刻在共和国的 史册上。今天,我们跟随记者蔡年迟、蒲海洋一起去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请看课文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通讯与消息的异同。 1从时效性看,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发稿件较慢,是因为对材料的要求 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同 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

3、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 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 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不求细节反映;通讯报道的 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可以搜集材料,选择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入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本质,并容许细节描写。 3从篇幅上看,消息一般篇幅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 4从表达方式上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也以叙述为主,可以灵活 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常常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 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呼啸(xio) 澎(png)湃(pi) 桅(wi)杆 一丝不苟(

4、gu) 舰艉(wi) 咆(po)哮(xio) 2速读课文,概括通讯报道的主要事件。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3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请理清文章的思路。时间顺序 着舰前,辽宁舰上庄严紧张的气氛。 着舰时,舰载机着舰的情形。 着舰后,舰载机着舰后人们激动的情景。1通讯报道虽然在时效性上不及消息,但也要求迅速及时。本文的时效性表现在哪里?本文是登载在 2012 年 11 月 25 日人民海军报上报道 2012 年 11 月 23 日我国舰载 机着舰的事。 2通讯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常对新闻事实的有关细节进行描写,请找出来,说说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1)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

5、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 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这是对海面环境的描写, “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辽阔”展现出渤海海面景象,渲染 了海面庄严肃穆的气氛,为后文舰载机的着舰做铺垫。 (2)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 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 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转弯” “放下” “调整” “下滑”一连串动词的运用,将舰载机降落的过程生动形象的 展现出来。 “像凌波海燕”比喻的运用,描绘出歼15 舰载机着舰时轻盈灵活的姿态。表 现出驾驶员高超的技术水平,蕴含作者的赞美之情。 (3)记者眼前的飞

6、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这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的描绘了舰载机着舰后航母甲板上的“V”字形,象征着舰载 机成功着舰,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豪情。 (4)歼15 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歼15 舰载机成功着舰,人们的激动喜悦之情难以言表,鲜花映衬笑脸、紧紧拥抱、 争相合影,这些神情,这些动作正是人们激动喜悦心情的反应。 通讯中通过细节描写,将舰载机着舰时的环境、着舰过程、着舰后人们的心情展现在 读者面前,比消息描写得更详尽、更具体。3这篇通讯在报道新

7、闻事实的同时,还穿插了议论和抒情。找出议论的文字,分别说说其作用。 (1)第 3 段“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 ”这段议论性文字指出了飞行的历史意义。 “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指出了这次飞行 对国人的重大意义。 “已经等了近百年” “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表明国人“等待” “期待” 的时间之久。 (2)第 4 段“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这段 议论性文字,揭示了这次降落的历史意义攻克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从高速 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 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8、”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的突出了舰载机降落的风险极大, 接着用具体的事实进一步突出舰载机降落极具风险,同时某国舰载机降落事故发生频率高 与后文我军平稳降落形成对照,显示我国舰载机降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洋溢着作者 的自豪之情。 (3)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 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 奉献 用一组排比句,深情的赞颂了中国海军人为实现航母舰载机上舰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表达了作者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激动之情。1及时准确的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事。舰载机着舰,让中国人民激动、让全世界 关注的大事,

9、作者在第一时间搜集整理资料,进行了较为详细生动的报道。 2生动的细节描写。 文章多处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使报道的内容更详实更具体,更能感染人。 3在叙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文章多处进行议论,揭示了事 件的意义,展现了事件的背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一着惊海天标题 主标 一着惊海天 副标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 次成功着舰 事实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过程 着舰前 渲染气氛,展示背景 着舰时 从容镇定,完美着舰 着舰后 喜悦激动,热情歌颂)这是一篇通讯,学生首次接触通讯,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通讯是广义的新闻,作者通过 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报道

10、,表现了我国海军强军梦终于实现,体现了 海军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崇高精神。本文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并非易事。 阅读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阅读时及时地建立起有关信息的心理表象,因而我将 本文的阅读重点定在“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 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 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发现的机会给了学生。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主题把握准确,有

11、的学生的分 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能将课文肢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我们应该相信学 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 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 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 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 ,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 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写作(一) 新闻

12、写作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新闻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闻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新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写标题。 2通过朗读、交流实例,让学生体会导语的写法。 3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新闻主体的写法,安排好新闻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新闻及新闻工作的感情,激励学生善于发现社会中有意义的东西,发现 美,宣扬美。学习新闻的写法,提高写作新闻的能力。1 课时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过四篇新闻,初步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提高了阅读新闻的能力。今天, 我们将运用所学的有关新闻的知识,写一篇新闻。二、回顾新闻的有关知识 1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

13、果。 2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者缺一不可。 3新闻的特点:迅速及时、真实准确、简明扼要。三、引导学生列标题 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给消息列标题。如何列标题呢? 1请看下面消息的标题:(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4)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然后归纳标题特点。 (1)标题要简洁醒目,概括性强;(2)标题要准确的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3)消息标题还要能吸引读者。 3引导学生就学校新发生的事实列标题。(1)9 月 3 日开学典礼 (2)9 月 10 日教师节师生座谈会 (3

14、)中秋节文艺汇演 四、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学习导语的写法。 1指导学生朗读课本上四篇消息的导语,分析导语的特点。导语就是消息标题的扩充, 要把新闻事实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都交代清楚,同时要融入作者情感,引起读者关注。 2就(三)中所列标题写一段导语。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消息的核心内容放在导语中先讲,然后逐次递减安排。 六、写作文题 根据自己搜集的新闻素材,写一则消息。不少于 400 字。七、佳作欣赏 我市举行庆祝 2016 年教师节座谈会本报讯(记者谢曦)第 32 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昨日,我市举行庆祝教师节座谈会,市领 导与全市优秀教师、优

15、秀班主任、教育工作者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欢聚一堂,共话教 育、同庆佳节。 市领导郑新聪、康涛、陈铁晗、张建生、周真平、李冀平参加座谈。 “爱是幼儿教师最美丽的语言” “为人师,要热爱教育、热爱生活、不断学习,才能乐 在其中、游刃有余” “教育要提前布局,才能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可能出现的入园 难 入学难问题”座谈会上,教师代表围绕“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 ” 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教书育人感想,为我市教育发展建言。 市委书记郑新聪代表市领导班子,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由衷敬意。 他说,教师代表的发言,饱含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挚爱、对教学的专精。泉州教育事 业取得的长

16、足进步,是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结果。教育既是民生, 更事关国家、民族未来!展望“十三五” ,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 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保障教育公平和提升 教育质量两大任务,持续加大投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 均衡发展,让每一名孩子都能上好学。要尽快解决义务教育乡村“较弱” 、城市“较挤”的 问题,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引导优秀教师流动,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 距,让贫困地区孩子也能接受好的教育。要健全现代学校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 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研究新情况下教师的激励和价值引导,让更多教师在最 需要的地方发光。 郑新聪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素质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每 一名学生都能立德成才。广大教师肩负的重任,不只是授业,更是传道,要抓牢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注重思想政治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