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685658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本 科科 生生 社社 会会 调调 查查 报报 告告(企(企 业业 调调 查查 )题目: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特点与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的调查报告以浙江绍兴纺织企业为例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特点与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的调查报告以浙江绍兴纺织企业为例摘 要:民营企业伴随着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程,为保障国名经济向前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民营企业在高速发展中又产生了 用工难的问题。于是我们小组通过实地调查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就民营企业 员工特点以及员工流动率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下是我们小组对这一问题 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键词:员工流动率;农民工;民营企业;融入城市一.实践活动准备工作(一)问题

2、的提出浙江省是民营企业大省,私营企业数量达到了 36.40 万个,比重为 80.7%1。浙江经济的发展更是因其机制的创新 民营经济的发展,展现了强大的爆发力。2010 年,全省生产总值初步核算为 272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8%。2,可以说民营企业功不可没,在浙江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拉动经济1浙江统计局:浙江省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浙江统计信息网,2010-01-13 2浙江统计局:浙江省情/经济发展,浙江统计信息网 此处为论文中文题目, 要求居中填写 主标题不超过 24 个汉 字;可加副标题(副 标题前加破折号) ,副 标题与主标题间空一 行的位置 主标题

3、:黑体,小二, 居中 副标题:楷体 _GB2312,四号,居中 阅后删除此文本框。1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支柱。然而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许多的困扰,正如三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在“第五届民营经济发展-天津论坛”上所说,民营企业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三荒两高一低” ,也就是用工荒、用电荒、用钱荒,成本高、赋税高以及利润低,很多中小及卫星企业在困境面前“利润比刀片还薄” 。其中,民营企业用工情况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每年的春节后,民营企业都会出现大规模的用工荒,大街小巷都贴满了企业的用工广告,很多企业因为招不到人而放弃订单,这个情况说明民营企业的员工流动偏大,并且已经影响了企业的正

4、常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流动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为社会创造更好的效益。但是,就具体企业而言,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流动必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研究表明,民营企业人员流动率保持在 10%比较合理,而浙江民营中小企业人员流动大大超过这个比率,有的甚至达到了50%。员工过度流动,必然给企业带来危害。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流动频繁对于企业来说,员工队伍保持相对稳定,企业才会有发展的希望。虽然企业为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剥离不良人力,淘汰能力低下的人员,有利于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但是,当企业员工流动超过合理范围,就会形成人员的过度流动,会对企业和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包括对企业的日常业务造成不良后

5、果,会加重同行业的竞争,带来企业的经济损失;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士气和公司的声誉,增大整个社会企业的训练成本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民营企业 如此高的员工流动率,如何才能使企业的员工流动率达到健康的发展水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实地进行调查。(二)社会实践过程2.12.1 三下乡前期准备三下乡前期准备:2.1.1.2.1.1.企业选择企业选择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在绍兴县鹏越纺织。之所以选择纺织企业,是因为绍兴县的支柱产业就是纺织。在绍兴,纺织业从原料,纺丝,织布,印染,成衣制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钱清镇拥有原料市场,纺织企业则遍布全县,县城柯桥则是亚洲最大的轻纺面料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

6、因此,选择纺织企业在绍兴具有很好的代表性。2.1.22.1.2 本次实践目的本次实践目的通过对典型行业企业的调查,找出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过高原因,从而为中小民营企业提出解决方案,降低企业员工流动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2企业盈利水平。2.1.32.1.3 设计实践方向设计实践方向在明确了本次实践活动目的之后,实践小组变开始着手寻找切入角度。通过前期和企业管理层的沟通。我们了解到企业的员工绝大大多数为外来农民工,本地工人在纺织企业工作的所占比例比较小。并且,最近几年,员工的流动率却在不断地上升之中。我们实践小组敏锐地察觉到要解决员工流动率过高,必须从认识农民工这个群体开始。在查阅相关网络资料时

7、,一个词语进入到了视野之中。那就是“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在 1980 年以后出生,没有务农经验,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于是,我们猜想,会不会由于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走向工作岗位,因为他们某些区别于老一代的特点,从而导致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率不断提高。为了证实我们的猜想。我们向鹏越纺织的陈经理索取了最近 10 年的员工构成情况和流动率情况。由于实名企业的的调查,其具体数据由于协议不能向外界公布,因此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员工流动率确实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员工流动率。因此,我们的实践方向便成了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哪些特点

8、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员工流动率” 。2.1.42.1.4 调研方法:调研方法:(1)深入访谈法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我们针对所要调查的对象主要采取了以个案访谈为主的调查方法,深入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场所、居住场所,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此外我们还走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家乡,探访他们的亲属和邻居,从和他们的谈话中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些情况。并且,我们还走进相关的政府部门,和有关负责人进行讨论和交流。(2)观察法除了与所要调查的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和座谈外,我们还以旁观者的身份非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以及工作活动。(3)问卷法此次调研过程中,为了能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具体情况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我们针对调查对象设

9、计了专门的调查问卷,并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有选择性的进行了发放。(4)文献研究法3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针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比较分析确定重点,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重新进行了回顾和研究。这些工作对于课题的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二.实践活动安排:第一天:队员们达到柯桥集合。由于大家来自浙江省各个市,汇集时间不同,因此,第一天在柯桥集合后便安排了住宿等问题。晚间,大家讨论了接下来几天的行程。第二天:参观绍兴县鹏越纺织企业:队员们在厂方管理层的带领下参观了企业的生产过程。从原料的转化,整经,上机器,挡车,布匹下机器,码布,装袋等等,队员们一边询问,一边记录,对整个过程充满了

10、好奇。第三天:队员和企业员工做访谈,并设计调查问卷(见附录) 。因为纺织企业采取的是三班倒的时间安排制度,在上班时间由于工人需要工作,无法完成访谈,因此,队员们等候在企业附近的小商店中,守候着员工在中午下班时来商店,乘机和他们做一些简短的访谈。由于企业员工对三下乡活动的理解不足,开始时对访谈比较抗拒,队员们花很大的精力与农民工们进行沟通,最后成功地与 10 几个员工进行了访谈。下午回到宾馆,大家根据今天的访谈,做了针对性的问卷。第四天:发放问卷。在绍兴县鹏越纺织企业的宿舍里,在村庄的出租屋里,大家将问卷一份一份的发出去,一遍又一遍地向大家解释。最终收回问卷 100份。第五天:问卷分析与总结。大

11、家将问卷数据输入进电脑,并用 spss 进行数据分析。三.数据分析(一)判别条件(用于过滤问卷):1、指标:务农经验、户籍(没有务农经验,户籍为农村)2、求解及结果:筛除问卷 93 份,有效问卷 46 份(二)基本特征(跟跳槽有关的属性原因):1、指标:4年龄、性别、学历、居住、婚姻、参加培训、回农村、月收入、期望工资。2、分析系统聚类:将以上 9 个指标作为维度进行系统聚类。 (为什么?无序样本的样品聚类,且与 K-means 聚类相比,系统聚类可以科学的确定聚类类数)3、求解及结果:(1)指标处理学历、居住情况、婚姻、培训用 1234 代表 4 个选项,月收入、期望工资用组中值代表 4 个

12、选项,性别、回农村 0-1 变量,其他不作处理。 (2)求解 将数据导入 SPSS,采用分析分类系统聚类法菜单操作,得到结果如下:(3)结果及分析用 excel 绘制碎石图如下,当分类数为 11 类时曲线变得比较平缓。图 1 碎石图编号类别编号类别编号类别11323631 22334644 33344657 44352661 51367678 63371684 75381691 83392705 914087115101419721 114425736 121432743 136443751 143451761 1514610771 1614710782 171482792 181491801

13、 193508818 201512822 211524834 224533843 237544855 244551863 255562871 2615711881 271589894 287591901 291603916 304611924 317625931 分别计算 11 个类别的跳槽次数之和,得表 2 如下:组别1234567891011平均次数3.882.905.584.793.336562.553表 2 员工平均跳槽次数表 第 6 组和第 8 组的平均跳槽次数最多,包含表 3 如下样本: 编号年龄性别学历婚姻月工资务农职业培训期望定居132212122502445001 40220

14、3217501325501 502802117502225501 672602117502225501 732212122502445001 812802117502225501 912212122502445001 (40、50、67、81 的工资奇怪,可以考虑改)好像还是有规律,可以分析特征跟对策,资 料应该会有 Ps:最低要求因为是多选不好放在这里聚类,讲得通就行四.本文结论新生代农民工区别于老一代农民工的如下特征,对民营企业的员工流动率6的提高有着显著地影响。具体特征及影响途径如下:1. 对职业发展前景更加重视。在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 45.6%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自己对于职业中最看重的

15、是职业的发展前景。而选择目前的工资水平的比例则只有 39.8%。说明新生代农民工中和老一代相比,工资不再是唯一的参考,而职业的提升空间则是首要考虑的目标。正如和一位受访者交谈时,他指出:我们可以忍受低工资,当时不能忍受看不到希望的未来。另外,在问到最近一次换工作原因时,41%的受访者提到了一个因素便是对职业前景不满意。对职业前景的不满,会促使他们不停地换工作,在变换工作中,寻找自己想要的工作及生活方式,直至自己满意。因此,对职业发展的重视无疑会增加企业的员工流动率。2. 更高的学历.从上述的统计图以及聚类分析作中的重点人群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背景明显的要高于老一代的农民工。大多数的人具有

16、高中以上学历。更高的学历,则往往对他们暗示着更高的职业期望。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校园直接走向了社会,这种求学经历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期望与职业选择,从而决定了他们希望从事轻松而待遇较好、能够开眼界的职业。同时,也正是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保证了他们较宽的就业领域和工作选择余地,使得他们更不屑于父辈所从事的那些脏苦累工作,对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都比较挑剔。因此,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所选的职业并非自己所期望的职业之后,往往选择离开,因此,对企业来说,员工的流动率便随之上升了。3. 对融入城市的渴望.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是世代的农民世家,他们渴望职业的转变,渴望成为城市的一员,渴望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于是他们毅然决然走出农村,试图摆脱农民的身份。由于在城市居住了一段时间,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所以,对于土地劳作的陌生与疏离,使得农民工不愿回到农村去生活。但是他们融入城市的路却充满了艰辛。若在一个工厂的环境,人情冷漠,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时被排斥的对象,永远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边缘。他们便会选择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