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县太源乡中学三年发展规划(修改稿)南丰县太源乡中学三年发展规划(修改稿)(2013——2016 年) 太源中学 肖国华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学校办学现状分析学校办学现状分析 (一)基本状况: 太源中学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学校占地 14600 平方米,绿化面积 5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2300 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学楼一座,教师办公楼一座,学校现有七到九年级各一个教学班,在读学生近 120 人,在编教师 12 人,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的 8 人,占总数的 67%,高级教师3 人,中学一级教师 5 人 (二)发展优势 1、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成了一支比较优秀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教师在学校行政的引领下,勤奋耕耘,不断探索,自觉学习,对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充满希望和憧憬,奉献意识、敬业精神强,整体面貌积极向上教师队伍年轻化,学历层次相对较高,领悟力、理解力相对较强,冲劲足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较强,能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主动申报教科研课题,课题的数量较多,课题的质量较高 2、重视课程改革,生态课堂构建呈现新气象学校按照上级规定的课程标准开足、开齐所有课程,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强校本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推动了教师课堂教学改革。
并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的研讨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展示平台,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 3、学校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加快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步伐近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广阔舞台,书法、绘画、写作等学生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形成浓郁的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三)制约因素 1、我校老师数量少,学生学习科目多,因此教师基本上要跨学科跨年级教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难于集中精力进行教学研究 2、青年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个人专长不突出, “模仿型” 、 “教学型”教师多, “科研型” 、 “专家型”教师少,为学校实现整体式跨越带来一定难度 3、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4、由于乡镇比较偏远,本校优秀教师流失较为严重,引进优秀教师难度较大 5、教师观念相对滞后,教学方法简单,模式单一;科研意识较淡薄,能力有待提高 6、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学生的家庭环境及周边社区环境等都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基本思路:以创名校、树名师、育名生为切入口,以青年教师培养为着力点,以生活化德育为新亮点,以生态课堂构建为增长点,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
办学目标:进一步确立本校的教育质量优势,建成一所在南丰县具有广泛影响的农村初中 师资培养目标:发挥校长的专业引领作用扩大骨干教师队伍,抓好教师的学历提升工作,全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 85﹪以上, 中学高级教师达 25﹪以上形成一支以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师德高尚、学识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结构优化的新型教师队伍, 办学特色:以道德银行形式教会学生做人,以优质的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 培养目标:把太源中学的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并且能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特长发展、自我完善的初中毕业生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及措施第三部分: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塑造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立足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书育人,身先示范,争作奉献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推进教师精神家园建设,优化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引领全体教师严格依法治教、依法从教,规范职业行为强化师德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挂钩,加大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培训,推进专业化建设,打造县农村初中一流的班主任队伍 二、切实抓好师资培训,全面提高师资质量 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规范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努力培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亮点 1、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教师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大对教师工作情况的检查力度和密度,做到定期与随机督查相结合,细化检查过程,建立资料跟踪机制开展教师“教育叙事研究”特色活动,坚持每周教工例会由三位教师上台作“教育叙事”的专题发言,充分利用生活案例,充分发挥学校中高级教师的引领作用,推动教育反思走向深入,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为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广阔舞台深入开展评优课、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切实抓好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努力推进生命课堂的构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聘请教研室和兄弟学校的领导、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开拓视野,每学期的专家来校讲学活动不少于四次;组织全体青年教师进行外出观摩活动,开展与兄弟学校及外县友好学校的协作交流活动,创造一切机会,让更多的教师走近名师 3、加快学历进修、学历提高步伐 根据学校确定的到 2013 年本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 85﹪以上的目标,对教师量身设定成长目标,通过报销费用、协调好课务、提供方便等途径,继续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鼓励教师攻读研究生,创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队伍。
4、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工程 建立理论学习制度采取定时与即时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识和紧迫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把全体青年教师推上展示的舞台,在不断实验、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努力开创高效课堂新局面 5、坚持依法治校,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代会制度,大力推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学校工会将关心职工生活,坚持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每学期,学校都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会前由学校党支部及工会委员会商榷列出教代会讨论的提案主题及要点,积极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工会全面贯彻、执行教育局工会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学校校务公开同时召开座谈会,倾听全校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设校务公开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途、改革的目标、管理的方法、工作的程序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全面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的意识,加强了学校的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
继续推进学校采购制度,从制度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加强收费管理,加强校产校具管理,加强学籍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及时做好各项资料的归档工作,促使各项管理规范上格,服务育人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县教育局制订的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评选要求,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推动全体青年教师在课堂构建方面积极实验,深入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有所建树;以加大督查力度,细化教学过程管理的形式,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构建和谐关系,增强合力,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校际协作交流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研讨的质量,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大力申办校级教学研讨活动,把青年教师推上展示的舞台,在比较和鉴别中明确努力方向,加快成长步伐 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 1.学校正副校长在理论学习、专业进步、依法办学、民主决策、廉洁自律、精细管理等方面作出榜样,要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创设上下一心、和谐相处、团队合作、敬业奉献、勇挑重担、追求强大、不断进取的良好氛围;校长要努力成为学习型、学者型、事业型、研究型的校长,坚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艺术,为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带好头。
2.进一步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通过行政例会,组织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与交流,提高全体行政的执法执策水平;建立行政阶段工作剖析机制,努力提高行政的办事能力,提升团队战斗力;建立行政工作提示机制,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建立行政蹲点机制,搭建行政工作新平台,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扩大行政的影响力 3.进一步加快学校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努力探索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规范收费,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完善教代会机制,改革优化教师人事、分配制度,优化校园氛围五、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以薄弱学校改造为契机,在三年内,争取新建一座 1200 平米的学生宿舍,6 人一间,内设阳台、卫生间等,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新建学生食堂一座,改善学生生活条件建造 2000 平米的学生运动场并争取 12 套老师安置房的建设项目,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状况六、学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办学思想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只有将办学思想内化为教职工的共识,并成为教职工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全校会议,积极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本职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是完成规划的可靠保证管理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块清晰 (三)制度保障 1、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不断完善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不断修订、完善、提高,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和改进建立立体、交叉、多维的信息网络,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2、测评成效,利益挂钩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处室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四)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五)后勤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