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672219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考生编号:考生编号: 总分:总分:项目项目内容内容操作要求操作要求标准分标准分扣分及原因扣分及原因实得分实得分1.评估环境观察周围环境,确定安全,12.判断意识拍患者双肩,分别对双耳呼叫,呼叫声响亮有效 23.启动急救反应程序如无反应,叫帮助,准备简易呼吸器、面罩和除颤监护仪0.54.摆放体位医生与患者体位正确0.5检查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1判断时间 5-10 秒钟1扣手,两肘关节伸直1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1第一周期9第二周期9第三周期9第四周期9有效按压(仅绿灯亮为有效,按压的频率每分钟至少 100次,胸廓下陷至少

2、5cm,每次0.3 分)第五周期95.胸外心脏按压观察患者面色1观察口腔有无异物16.开放气道压额抬颏方法正确1判断自主呼吸动作规范,如无呼吸或正常呼吸(如仅有喘气式呼吸)1判断时间 5-10 秒钟1首次通气有效0.5第一周期0.5第二周期0.5第三周期0.5第四周期0.5有效人工呼吸(仅绿灯亮为有效,每次 0.25分)第五周期0.57.人工呼吸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1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1判断呼吸是否恢复1心肺复苏8.复检判断时间 5-10 秒钟12项目项目内容内容操作要求操作要求标准标准分分扣分及扣分及原因原因实得分实得分1.准备除颤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1 分),安放除颤电极板,

3、报告心律情况“室颤/无脉性室速,须紧急电除颤”(1 分);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打开导电胶盖,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胶混匀(1 分)。32.安放电极板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左、右电极板各 1分)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歪斜(左、右电极板各 0.5 分)。33.选择能量除颤能量选择正确。14.充电充电(1 分),请“旁人离开” (1 分)。25.电极板紧贴皮肤电极板压力适当(左、右电极板各 1 分),观察心电示波(1 分)。26.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1.5 分),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1.5 分)37.放电除颤仪充电并显示可以除颤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

4、电按钮电击除颤,观察心电示波。38.从擦干患者胸部皮肤开始至除颤放电完毕的时间要求不超过 20 秒钟(21-25 秒扣 2 分,26-30秒扣 4 分,31-35 秒扣 6 分,35 秒 0 分)。10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术9.除颤结束要求除颤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清洁除颤电极板,正确归位。(1 分);清洁患者胸壁皮肤(1 分);报告“继续心肺复苏 2 分钟后复检,心跳、呼吸恢复,心肺复苏成功”(1 分)32011年11月评委签名: 3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一)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双臂伸展,双眼上、下、左、右观察) (二)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确认意识丧

5、失。 (拍打双肩,分别呼唤双耳) (三)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四)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术者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 宽,头侧膝部外缘与患者肩头平齐,助手位于患者头侧。 (五)建立人工循环:在操作者一侧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 5-10 秒;患者无脉搏,立即进 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双手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 4.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 5.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每次按压后胸

6、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比为 1:1;(六)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无异物, (只要求确定口腔无异物) ,压额抬颏一只手立掌 压额,另一支手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颏中点旁 1-2 厘米处,使患者头后仰至下颌骨延线与地 面垂直。 (七)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患者有无呼吸 510 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 易呼吸器、面罩通气二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 (要求助手用 CE 法双手固定面罩,术者挤 压球囊,面罩固定正确,无漏气) 。(八)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 30:2。 (九)首轮做 5 个 3 0:2,历时约 2 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 立即指示助手开启

7、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 P 导联监护位置,术者安放除颤电极板显示心律 为室颤 。 (十) 术者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 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十一)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胸部、右侧锁骨 下方;外侧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型, 确定仍为室颤心律。 (十二) 术者指示助手充电 200 焦耳,助手按动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除颤 能量选择:单相波除颤用 360J,直线双相波用 120J,双相指数截断波用 150200J。若操 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 200J)。 (十三)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观察自己、观察助手、观察周围人,大 声说:“旁人离开”)。 (十四)除颤仪显示充电完成,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并观察心电波型, 确定仍为室颤心律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十五)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指示助手关机,清洁电极板,归位。 (十六) 术者擦干胸壁皮肤,口述:“继续按压、人工呼吸 2 分钟后复检呼吸、脉搏出 现,心肺复苏成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