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中教一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667449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称评审(中教一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职称评审(中教一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职称评审(中教一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职称评审(中教一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称评审(中教一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称评审(中教一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中学一级教师资格条件广东省中学一级教师资格条件评定标准:中学一级教师须遵守法律和法规,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具评定标准:中学一级教师须遵守法律和法规,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具 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基本胜任初中或高中循环教学,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基本胜任初中或高中循环教学,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 功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教班级形成较好的班风、学风,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功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教班级形成较好的班风、学风,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在备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勇学生在备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努

2、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勇 于承担教学公开课,并承担一室的教学研究任务;写出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水平于承担教学公开课,并承担一室的教学研究任务;写出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水平 的论文,是学校的积极分子。的论文,是学校的积极分子。第一条第一条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我省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盲聋哑学校中学部、工读学校、成 人中等教育机构及省、市、县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在职在岗并取得 中学教师资格证书的中学教师、教研员和电教教师。第二条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思想政治条件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的 政策法规。教育思想端

3、正,师德良好。敬业爱岗,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 己,品德言行堪为学生表率,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团结协作,服从组织安排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任现职期间考核称职以上。任现职期间,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年限上延迟申报:(一)年度考核基本称职及以下者,或因工作失职而引发事故造成损失,体罚学 生或变相体罚学生者,延迟 1 年申报。(二)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 3 年申报。(三)受党纪、政纪处分者,或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有关规定者,视 情节轻重,延迟 3 年以上申报。第三条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学历、资历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获硕士学位,

4、实际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 3 年以上。(二)获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后,受 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 4 年以上。(三)大学专科毕业,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后,受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 5 年以 上。(四)确有真才实学,任现职期间教育教学业绩显著,贡献突出,虽未具备上述 学历,但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后,受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 5 年以上;或具备上述学 历,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后,受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 3 年以上。并具备下列三项条 件者,可破格申报中学一级教师资格:1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业绩显著。在全县范围内有影响,是当地的 骨干教师(附县以上教育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5、)。2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论文、教育科研成果获市级二等以上奖励,或论文、 教育科研成果获市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市各科教研会一等奖。3从事中学教育、教学某一方面的研究或改革,写出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水 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专著,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1 篇以上,或在市级刊物发表 2 篇 以上。第四条第四条 继续教育条件继续教育条件了解本学科教育教学发展动态,收集本学科的科研信息,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 自学和进修提高,参加继续教育,达到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 并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第五条第五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用董力)条件专业技术工作经历用董力)条件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年限

6、一般 3 年以上。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专业技术工 作经历(能力):(一)每周课时:专任教师 10 节以上(职中专业课教师可减少 2 节,健康教育课 教师课时减半),班主任 6 节以上,学校中层于部 4 节以上,校级领导担任一个教学 班的学科教学;教研员、电教教师有计划地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指导教学每年不少于 :县级 100 天、市级 70 天、省级 40 天,每年听课、评课 40 节,须提供基层证明材料 。(二)能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进行过一次学科小循环教学、或担任初三或高三 教师 2 年以上;教研员、电教教师承担县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试验一项。(三)每年承担一次科组或级组公开课;教研员、电教

7、教师每年给教师上公开课 一次以上(附有关证明材料)。(四)转化后进生 1 人以上;教研员协助推广教研成果;电教教师参与过电教软 件的编制。(五)独立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年轻教师。第六条第六条 业绩成果条件业绩成果条件任现职期间,教育教学取得较好成绩,每年承担的公开课效果良好,并具备下列 条件之一:(一)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一定的成 绩;教育效果比较显著,所教班级形成较好的班风、学风,学生的思想素质有所提高 ,培优转差取得一定的成绩;教学效果比较显著,所教班级学生参加初中会考或毕业 水平考试或高中会考合格率、优秀率达到县平均水平。(二)职中专业课教师所教班级学生

8、学习兴趣浓,学习成绩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提 高,教学效果较好。(三)健康教育课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好,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并有数据说 明(复印件);对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效果好(附学校证明);在学生常见病防治 工作中矫治率在 50以上,发病率有所下降(附复印件),较好完成广东省中小学 校卫生室工作手册中规定的各项任务(在述职报告中体现)。(四)教研员开展教研活动取得一定成绩,指导当地教学取得一定成效。开展县 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试验取得明显成果。(五)电教教师开展电化教学活动取得一定成绩,指导当地电化教学取得一定成 效。协助编写电教培训教材和培训电教教师取得一定成果。(六)校级领导在具备本条(一

9、)至(三)款之一外,并在管理能力水平、工作 业绩(政绩)方面,经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评估成绩良好(附乡镇以上教育人事部门评 估意见)。第七条第七条 论文、论著条件论文、论著条件任现职期间,独立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1 篇(独立完成)。(二)论文 2 篇(独立完成)。第八条第八条 附则附则(一)凡符合上述条件规定,提交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条规定的材料 者,可申报中学一级教师资格,并按规定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 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二)本资格条件词(语)特定解释:1凡冠有:“以上”的,均含本级。2市级以上:指地级市以上,含地级市

10、。县级以上:含县、县级市、县级区。3第一条“适用范围”:(1)成人中等教育机构:包括成人初级中学、成人高 级中学、成人职业高级中学和经批准定为初中或高中建制的成人教育中心或乡镇成人 文化技术学校;(电化教育机构:含省、市、县级电化教育馆(站);(3)教研室: 含省、市、县级教研室;(利校外教育机构:含少(青)年宫、少年之家、少年科技 站;(5)取得中学教师资格证书:须待国家教育部正式开展教师资格正常认定工作以 后才作为必备条件。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二章第五条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 ,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但是,取得中等职 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公民只能在中等

11、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初 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 。4第三条“学历、资历条件”:(1)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后续学历人员,比 照本条第(一)、(二)、(三)款执行;(2)原国家教委主考的高中教师专业合 格证书比照本科学历、初中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比照专科学历执行。5第四条“继续教育条件”:须待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正式实施后才作 为必备条件。6第五条中“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年限一般 3 年以上”:其中职中专业课教 师 1 年,图、音、体、生、劳技、健康教育课、电教、计算机教师,因学校工作安排 的原因,凭学校证明,可减免班主任年限,

12、获得硕士学位者担任班主任工作 1 年以上 。担任班主任年限按从教以来累加计算,年级组长、团队干部、政教(德育)主任、 分管德育的校领导可按班主任计算;副班主任年限不能计算为班主任年限。教研员、 电教教师不作班主任年限要求。7第五条中“课时工作量”:(1)课时数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课程计划为准; (2)列入教学计划的活动课应计算为课时。8第六条中“校级领导”:指学校的正。副校长,正、副书记。9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包括市级以上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工作者 、劳动模范、教坛新秀、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史地图音体 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幼儿教师、杰出教师、特级教师。10论文、教育科研成果奖:指市级以上社会科学奖和自然科学奖、教育创新成 果奖。11省、市级以上刊物:指各种公开发行的刊物(ISSN 或 CN 刊物)以及由省级、 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省级、市级教育科研机构主办的刊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