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成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654747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成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成长关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成长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镇中心小学 张厚华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老师们积极学习,展开讨论,进行教育论坛,大家的学习热情都很高。但是,如何理解这一富有深刻含义的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呢?这是摆在我们众多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要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新的课程标准提得非常及时,非常有针对性,值得大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我们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师,不能把仅仅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应把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

2、更好地认识自然及人类社会;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世界;更好地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学会表达交流,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总而言之,数学学习应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新世纪,确立这样的数学教育观念,是一种必然。一、引导学生做个有素养的人,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数学素养,不仅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表现出是个学过数学的人。这种在不经意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数学造诣,决不是一时的数学知识灌输、数学技能训练所能体现得出的,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我曾经上过一节数学交流课,内容是三角形内角和 。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就是让学生知道三角

3、形内角和是 180,老师告诉学生就是一句话的事。但如果这样做,一是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掌握不扎实;二是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根本没有什么帮助,数学课就成为了一节简单的数学知识课。于是针对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2)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验证的过程。 (3)在验证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接触一些逻辑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我采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三角形内角和,然后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己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但是这还不算完。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真正要证明一个定理、结论,一定要周密,于是向学

4、生提出这一问题,于是学生再一次分类完整的证明,使本节课的学习达到一个高潮。应该说,现在的教学不能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应充分利用教材,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达到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二、引导学生做个有责任心的人,确立持续发展的方向。 人只有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个体的持续发展才有正确的方向,才能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机会。我们现在进行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三、引导学生做个会学习的人,

5、掌握持续发展的技术。学习是人自身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社会,新的知识和智力的不断开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体生命期的活动,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术。(1)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在独立学习的尝试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节小数简便算法的研究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与学生进行了轻松而有价值的谈话:前两天,我去超市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大家看,老师都买了些什么:板书:排骨 花生油 运动鞋 19.98 元 51.3 元 48.7 元老师非常喜欢吃联华超市

6、的虎皮豆,我们都知道,那里的虎皮豆都是称好重量,一包一包的,价格也都不一样,有这么几种价格:1.17 元 1.86 元 2.19 元 1.02 元同学们,如果你买的话,你会买哪一种呢?这样一个情景,是一个开放性的,学生可以从各方面来回答,有的学生用生活中的想法去思考:生一:我觉得应该买 1.02 元的,因为我知道虎皮豆很容易受潮,吃不了时间长了就不好吃了。生二:我觉得应该买 2.19 元的,既然老师爱吃,就应该多买一些,一次吃个够。“嗯,说得有道理。 ”因为他们确实说的都很有道理。也有的学生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就是我们数学老师常说的生活中的数学思维:生三:老师,如果去联华超市买的话,我觉得应该

7、买 1.02 元的,因为这样买的话,1.02 元就可以和 9.98 元凑成一个整数,花生油的钱就可以和运动鞋的钱凑成一个整数,这样交钱的时候就方便不用找钱了,拿着一些成分的钱又麻烦其他的地方还不要。此时此刻我真的为这个孩子的洞察力所折服,他竟然对生活中的问题观察的这么缜密,谁说生活中的数学就仅仅局限于算帐。我对他进行了一番表扬。经过他这一说,孩子们的兴趣来了,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如果去大润发的话,就无所谓了,因为大润发成分的钱全部舍去。还有的孩子说一般的超市都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我要求把他们的想法列成一个算式。生:(1.0219.98)+(51.348.7)(51.348.7)+19.98+1

8、.86(51.348.7)+19.98+2.19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又让学生觉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处处存在。四、引导学生做个富有情趣的人,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实践活动,割裂不了需要、动机、情感、世界观等内部心理因素的引发、指向和激励。因而,人的持续发展不是智能的超常发展,而是身心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富有个性特征、情感丰富的人,才会不断地去追求,去超越。五、 引导学生做个敢于创新的人,开发持续发展的潜能。 对小学生来说,创新教育不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创造人类尚未发现、创造的东西,而是相对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而言,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

9、、新方法,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对小学生实施创新教育,重点要放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创新不是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的范围内。这不行,那不行,这不对,那不对,标准程序、标准答案只能培育出循规蹈矩的学生。人只有在自由的创新中才能换发创新的活力和豪情。还是说三角形内角和一课,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量完再加的;也有剪下三个角拼在一起的,也有利用折叠方法的。这些都没有超出教师的预料。但是一个名叫兰萧的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既没有量,也没剪,也没拼,他的方法独出心裁:三角形中一个角在变,其他两个角也会跟着变,那个角变大,其他两个角就会变小

10、,那个角大,其他两个角小,大大大,小小小,当那个角变到最大,其他两个角也变到最小,小到接近 0,这时候那个角变大到接近 180。多么好地一种想法,全班鸦雀无声,瞪大了眼睛。书上没有,教参上没有,任何教学设计上都没出现这种情况。这是一种创造,一种大胆的设想,这种设想赢得了全班同学以致老师们的感动,哗,一阵掌声,没有指挥,只有响应。这节课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我只是给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验、调查,以及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由的活动中,焕发主体意识,变传统的被动、消极、

11、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当学生真正建构起自己的认识时,数学学习才是富有成效的,这节课中,他们才认同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 180。只有充分发挥教学的机智,关注学生持续发展的课堂教学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和学生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每一节课的教学进程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课堂中可能发生的一切,教师不可能在备课中都考虑到,教学不应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方面相互作用,共同进行创造活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活的教育情境中充分发挥教育的创造性,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才会收到它应有的效果。结合本次活动谈谈自己的思考。以前,我觉的教数学很简单,只要抓住一

12、些重要的知识点就可以,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就取决于这些“重点”知识是否牢固,因此教师正确地确定这些知识和能力很重要,在这次的活动中,我选取了分数与除法一课,制定教学目标时,我简单的理解为: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没有充分考虑,所以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于“把三个饼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多少?”这个问题,有两种理解:1、每份占所有饼的;2、每份是个饼。这个环节由于我重视不足,准备也不充分,在41 43这上面着力太少,所以本节课学生对于分数的双重意义理解不到位,也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留下

13、了隐患。其实数学知识之间存在这横向与竖向的联系。本节课虽然解决的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但是在本节课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双重含义,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和后面的真分数假分数以及约分通分有着极大的关系。这时,我有些体会到,什么是死教书、教死书。 显然,一位数学教师只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我对此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应跳出某一教育途径的框框,从整体上对具体的教学措施作总结概括。呈现的教学内容应走出数学的“金字塔” ,以开放的姿态展示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走进儿童的生活。内容或者来自于他们熟悉的学习生活,或者采自于当今社会的热点,或者是有趣的数学史料,或者是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组织内容时要引进问题,通过好的问题去启导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愿望去探索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使数学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领悟数学价值、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