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公平的简案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63587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入分配与公平的简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收入分配与公平的简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收入分配与公平的简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收入分配与公平的简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收入分配与公平的简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入分配与公平的简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入分配与公平的简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窦窦 俊俊 20122012 年年 1111 月月 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借助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明确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能力目标: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思考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能力;借助角色扮演的体悟,帮助学生进一步培养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针对现实生活中分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思考,在教师引导,生生互动学习中,为学生初步了解和培养公平精神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社

2、会、关心弱势群体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方式和手段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讲授式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新课推进新课推进导入:导入:学生收集的东西部和行业间收入差距的资料展示设计意图:从学生感性生活入手,通过图片等资料强烈对比,引入本课学习,为学生了解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做出思想与情感铺垫,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社会问题。教师总结:通过两位同学展示的资料,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在社会中的关于收入差距过大,贫富悬殊,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关于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课题:收入分配与公平(板书)环节一:基础知识速答环节一:基础知识速答教师:在初二的政治课本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公平的知识,那么,你认为什么是公平?如何理解公平?学生说一说:略(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关于公平在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对公平的理解。)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说明公平在现实生活中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而本节课涉及的公平主要是指经济生活中的关于收入分配的公平。教师继续追问:那么,你如何理解收入分配的公平?学生说一说:略教师引导说明:人人平均,否认差别,是不是公平?差别过于悬殊是不是公平?2得出结论:有差别且差别合理是公平。师总结:(关于收入

4、分配公平的相关知识)过渡:上面我们一起学习了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的现实状况。环节二:收入分配公平:想说爱你不容易环节二:收入分配公平:想说爱你不容易材料:1978 年至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表年份19781988199720002006目前基尼系数0.180.380.370.410.460.5 左右(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一个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联合国有关组织认为:基尼系数若低于 0.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在 0.2 0.3 之间,表示比较平均;在 0.3 0.4 之间,表示相对合理;在 0.4 0.5 之间,表示收入差距

5、较大;在 0.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思考:收入差距过大的不良后果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略)教师引导分析:消费水平降低(复习影响消费的因素) ;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影响经济的发展;缺失幸福感;人才流失;过渡:因此,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材料: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要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十六届六中全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

6、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 中共十七大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十七届五中全会 (设计意图:通过前后材料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自然的得出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教师追问:党和政府重视这一问题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3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过渡:那么,我们如何实现

7、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呢?环节三:收入分配公平:我拿什么来拯救你?环节三:收入分配公平:我拿什么来拯救你?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七人分粥的故事”(一) 、故事:七人分粥的故事1、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2、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3、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4、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 教师设问:这样的分配方式会分别导致怎样的结果?你有何感悟?学生回答:略教师继续追问:那么对于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以按劳分配(或多种分配方式)为主要收入分配方式的劳动者,因此,坚持

8、这一制度对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提供了制度保证。结论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结论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过渡:除了这个措施外,还有哪些措施,我们来关注一组材料。知识拓展:(二) 、现象一: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情况(万亿) 19951995 年年 19981998 年年20002000 年年20022002 年年20052005 年年20092009 年年20102010 年年国民收入国

9、民收入2.42.42.92.93.13.13.73.74.14.14.54.54.94.9居民收入居民收入1.261.261.491.491.561.561.751.751.851.851.761.761.821.82比重比重52.5%52.5%51.4%51.4%50.3%50.3%47.4%47.4%45.2%45.2%39.1%39.1%37.2%37.2%教师设问:比重逐年减少意味着什么?这种分配格局是否合理?为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继续追问:我们应该如何调整?物质生产部门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4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结论二: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结论二

10、: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现象二:近五年来,某生产企业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1%左右,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 20%左右;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或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长 5%左右。教师设问:企业的产值和利润都在增长,而职工工资增长缓慢,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学生回答:略教师引导分析:从个人、企业、国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教师继续追问: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结论三: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结论三: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现象三:2009 年与 2011 年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地区)深圳深圳上海上海杭州杭州广州广州南京南京北京北京大连

11、大连济南济南20092009 年年88088084084085085078078075075073073073073066066020112011 年年1320132012801280131013101300130011401140116011601100110011001100教师设问:各地的最低工资呈怎样的发展趋势?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说明政府对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视,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的稳定,相信政府在这方面还会做出更大的努力。现象四: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2010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2010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12、,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 26 天,每周工作 58.4 小时,多于劳动法规定的 44 小时的占 89.8%。收入方面,23.4%的人 5 年未增加工资,只能靠加班加点获取更多一点的工资收入;75.2%的人认为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超过一半的进城务工人员遭遇过老板欠薪的行为。教师设问: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会带来怎样的不利影响?学生回答:略教师继续追问:应该如何调整?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学生:小组间合作学习分析以上现象并得出结论师总结:结论:重要举措一: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结论:重要举措一: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

13、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占合理比重。(三) 、近来, “晒工资”的帖子比比皆是。“今天你晒了没有?”5近来,近来, “晒工资晒工资”的帖子比比皆是。这种网络晒工资的行为虽然也有恶搞的成分,但也的帖子比比皆是。这种网络晒工资的行为虽然也有恶搞的成分,但也表达了公众对沉重生活负担和贫富差距的不满,以及对分配公平的期盼。表达了公众对沉重生活负担和贫富差距的不满,以及对分配公平的期盼。甲:某机关单位领导,利用手中职权非法谋取利益,年收入过百万;甲:某机关单位领导,利用手中职权非法谋取利益,年收入过百万;乙:工作普通,薪水平常,但通过炒股,出租房屋等方式,年收入可达十多万;乙:工作普通,薪水平常,但通过

14、炒股,出租房屋等方式,年收入可达十多万;丙:在垄断行业工作,薪水是普通行业的的七、八倍,轻轻松松年收入达二十多万;丙:在垄断行业工作,薪水是普通行业的的七、八倍,轻轻松松年收入达二十多万;丁:不幸病重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极其贫困;年收入只有七千多丁:不幸病重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极其贫困;年收入只有七千多. .师问:你如何看待以上的现象?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略)师总结:结论三:重要举措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结论三:重要举措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

15、配秩序,防止严重两极分化。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防止严重两极分化。情景讨论:情景讨论:国美电脑城国美电脑城 A A 店和店和 B B 店都要招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分别承诺薪酬如店都要招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分别承诺薪酬如下:下:A A 店:店:3030 元元/ /天天B B 店:底薪店:底薪 2020 元元/ /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得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得 1010 元提成。元提成。思考: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思考: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学生:议一议学生:议一议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好,是的,精明的老板都会选择第二种分配方式,这样可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好,是的,精明的老板都会选择第二种分配方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推销员的积极性,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提高了效率,那什么是效率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推销员的积极性,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提高了效率,那什么是效率呢?呢?(一)(一) 、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师过渡:效率的含义告诉我们,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表明效率的提高,也是我师过渡:效率的含义告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