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362348 上传时间:2017-08-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 课笔情墨意抒胸臆 1(美术第四案)共需 2 课时枣庄四十中 周敬课型 造型表现课时 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继前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安排的。本课主要以写意花鸟为主。教材版面分成两大部分。第一步分是古今艺术大师的经典花鸟范作和学生作品;第二部分是笔墨(包括用色)技法示范,与生活有机联系的美术活动。大师作品与学生作品与学生作品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墨彩交融、水墨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笔墨(彩)技法示范主要提示学生用笔用墨的变化,学习和尝试如何浓破淡,淡破浓,墨破色,色破墨,干破湿,湿破干的画法。教师可通过示范与比较,让学生去理解,并在作品中加以应用。教学启示可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将民族文化与民间活动

2、结合,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活泼,以保持学生对中国画的长久兴趣。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赏析中国画的能力,对用笔用墨的技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此课关键是学生要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思想境界与审美境界,把握住这一点才能通过笔墨来抒发胸臆。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花鸟画作品,理解笔墨的表现是为了达到“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作品即“人品”体现。技能目标:能够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墨与彩的变化效果,尝试创作形象生动的花卉作品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感目标:进一步理解中国画的内涵美、意境美,感知一花一草皆有情,学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 造力。四、教学重

3、点: 通过作品分析,理解花鸟画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把握泼墨,破色,墨色的浓淡变化,用笔的简练概括,水分的干湿与笔墨融合 的作用。五、教学难点:用中国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去表达个人的志向和情怀。六、课时建议:2 课时七、课前准备:教具 花鸟画作品,作画工具等学具 宣纸、毛笔、墨汁、毛毡等。第 1 课时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花卉中国画的学习,初步认识写意花卉画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传统绘画艺术。2、学习画荷花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初步接触中国画的写意笔墨技法。二、教学重点:学习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三、教学难点:中国画的写意笔墨技法。四、教学教具:荷花作品及绘画步骤图、笔、墨等。五、教学过

4、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荷花范作(中国画)供学生欣赏,说明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激励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二、讲授新课:从欣赏荷花图中分析写意花卉画的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 (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写意花卉是用毛笔蘸上不同深浅的墨色或颜色在吸水性强的生宣上挥写出来的。这是中国画独有的表现手法,它最讲究用笔用墨的技法。用笔:中锋笔尖垂直于纸面运行,可画圆润 浑厚的点和线(如画荷花的茎和花瓣的用笔)侧锋笔尖与笔腹同时运行于纸面,可画较粗的点、线、面(如画荷叶的用笔)用墨:干、湿、浓、淡、焦。三、出示范画步骤图,讲述作画步骤。教师分析荷叶、花、茎的形象特点,使

5、学生有切实的体会。绘画步骤:(教师示范过程,使学生了解画法)1、用炭条或铅笔画出荷花的叶、花、茎的大致位置。2、用浓墨画荷叶(侧锋蘸浓墨依照荷叶的结构,自左往右大笔挥写,使墨团符合荷叶的形态结构,又有浓淡变化) 。3、画荷茎(浓墨、中锋运笔) 。4、画荷花(墨色适中、中锋运笔、 ) 。5、落款。四、学生进行练习(临摹画一幅写意荷花)教师指导。五、课堂小结:1、展示学生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为什么?2、教师选取造型、构图较好并有笔墨技法的作业给予表扬,指出用笔和用墨中存在的问题。3、布置作业并结束新课。 教 学 反 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的笔墨变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尝试进行创作,但很稚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