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

上传人:墨渲 文档编号:43612368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标志产品铜陵白姜(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CS 备案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DB34/ 6352006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 2006-10-17 发布 2006-10-17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4 6352006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地理标志范围 . 1 5 分等、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 1 6 要求 . 2 7 技术要求 . 2 8 检验方法. 3 9 检验规则 . 3 10 标志、包装、运输、贮藏 . 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铜陵白姜地理标志产品范围图 . 5 DB34 6352006 II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

2、强制性内容。 本标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17941999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等编制。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铜陵市生姜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敏、陆大中、裴万智、华尧生、杨自保、聂娟娟。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于2006年10月17日首次发布。 DB34 6352006 1 地理标志产品 铜陵白姜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陵白姜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范围、分等、分级与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批准保护的铜陵 白姜。 2 规范

3、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 食品中汞限量卫生标准 GB2763 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 GB4788 食品中甲拌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GB4810 食品中砷限量卫生标准 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4、 GB/T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SB/T10160-1993 姜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铜陵白姜 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 按照传统的栽培管理和加工工艺, 生产和加工制作而成, 具有 “皮薄色白, 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品质特征的铜陵白姜及其加工产品。 3.2 姜阁 为铜陵白姜姜种贮藏所特建的小房屋。 4 地理标志范围 地理标志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批准的 范围,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

5、)。 5 分等、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5.1 分等、分级 铜陵白姜按其品质分为一、二、三等,按整块单重分为一、二、三级。 5.2 实物标准样 DB34 6352006 2 铜陵白姜每等级分设一个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换样一次。 6 要求 6.1 自然环境 6.1.1 地理、气候 铜陵白姜主要产区为铜陵市大通镇和铜陵县天门镇、顺安镇、东联乡、西联乡、钟鸣镇、五松镇以 及本市行政区划内的其他乡镇,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内低山丘陵纵横,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湿度较大,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 平均日照2064小时,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4

6、0.2,极端最低气温-11.9,年降雨量1346 ,主要集中在4月10月,占全年降雨量75%,年平均无霜期258天。 6.1.2 土壤 铜陵白姜主产区分布着黑色石灰(岩)土,其成土母质条带灰岩,土体深厚,土色暗,两山间平地 黑色石泥田、沙砾田居多,碳酸盐含量丰富,黑色石灰土富含钙质,有利于腐殖质积累,有机质含量高, 腐殖质含量丰富,pH值7.0左右,铜陵白姜主产于此种土壤。 7 技术要求 7.1 性状等级 性状等级应符合表1规定。 表 1 性状等级 等 级 品 质 重 量 不合格限度以 重量计(%) 一 等 1.形态完整,具有该品种固有的特征,肥大丰满 充实 2.同一品种形态色泽一致,表面光滑

7、,清洁干燥 3.气味正常,姜香浓郁悠长 4.腐烂霉变,焦皮皱缩,冻伤,日灼伤,机械伤 5.杂质 6.皮白色或乳白色 总项5 其中:第4项1 第5项2 二 等 1.形态基本完整,具有该品种固有的特征,丰满 充实 2.同一品种形态色泽基本一致,表面基本光滑, 清洁干燥 3.气味正常,姜香浓郁悠长 4.腐烂霉变,冻伤,日灼伤,允许轻微皱缩,机 械伤 5.杂质 6.皮色微黄 一 级 整 块 单 重200g,二 级 整 块 单 重 100g,三级 整 块 单 重 50g,重量分 级 不 符 合 各 级 要 求 的 不 得超过10% 总项7.5 其中:第4项2, 第5项2 DB34 6352006 3 表

8、 1(续) 性状等级 等 级 品 质 重 量 不合格限度以 重量计(%) 三 等 1.形态色泽尚正常丰满 2.具有相似品种特征,允许少量异色品种,表面 尚清洁干燥 3.气味正常,姜香浓郁悠长 4.腐烂霉变,冻伤,机械伤,允许轻微皱缩 5.杂质 6.皮色淡黄 总项10 其中:第4项3, 第5项2 注:气味正常:具有生姜固有的正常辛辣味。 焦皮皱缩:生姜因受冻伤或不成熟、失水致使表皮组织变色萎缩。 相似品种特征:具有相似形态、色泽的不同品种可以相混,但形态、色泽、内在质量差别较大 的品种不得相混。 腐烂霉变:因姜瘟病致使整块姜或局部发生腐烂。 日灼伤:收获后的姜由于阳光曝晒、高温致使姜变色变软、并

9、有恶臭味。 机械伤:整块姜或部分侧瓣,因刀伤、挤、压、擦、碰等外力造成的伤害。 杂质:生姜表面附着的泥砂及产品中混入的其他异物。 7.2 卫生指标 按GB2762、GB2763、GB4788、GB4810执行。 8 检验方法 8.1 性状等级检验 按SB/T10160-1993规定的办法执行。 8.2 卫生指标检验 按GB/T5009.17、GB/T5009.19、GB/T5009.20、GB/T5009.11执行。 9 检验规则 9.1 同产地、同品种、同等级的铜陵白姜作为一组检验批次。 9.2 抽样 按GB/T8855执行。 9.3 结果判断 按SB/T10160-1993执行。 9.4

10、检验结果发生争议时,双方协商确定仲裁部门。 10 标志、包装、运输、贮藏 10.1 标志 10.1.1 企业获准可在产品包装上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专用标志。 10.1.2 运输包装箱上的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191 的规定。 10.1.3 包装上应标明品名、等级、净重、产地、包装日期、执行标准等内容。 10.2 包装 10.2.1 盛装铜陵白姜的箱、竹筐、条筐、编织袋等必须大小规格一致、整洁、干燥、牢固、透气;无污 染、异味、虫蛀、霉变现象,内部无尖突物,外部无钉刺,每件净重不超过 25 。 10.2.2 应按等级包装。 DB34 6352006 4 10.2.3 每批铜陵白姜,其包装规格、单位

11、重量须一致。 10.3 运输 装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受潮、运输途中温度不低于11,严禁日晒雨淋,并注意防冻、防热、防 污染。 10.4 姜种贮藏 姜收获后,将茎叶去除,随收随贮。一般用姜阁贮姜,姜阁长宽各5 m 6m,高为58m 10m,其墙 内外均敷泥封实,以防冷风侵入,屋顶上盖瓦,以利于通气。阁内距地面1.3m1.5m处用木料架设楼棚, 在棚上相间铺钉毛竹片,并用竹栅分成8室,状如蒸笼底,中央留一约长宽各80的火道,作为烧火时 热气上升和摆放姜种时操作人员的上下通道。贮姜前在竹栅上垫3层4层干荷叶,在姜阁一侧上部开一 窗,约长宽各30,以便排除水气。姜阁适宜贮藏温度2025。 DB34 6352006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铜陵白姜地理标志产品范围图 地 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