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3.2制取氧气课时1教学设计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61227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5月3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3.2制取氧气课时1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年5月3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3.2制取氧气课时1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年5月3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3.2制取氧气课时1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年5月3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3.2制取氧气课时1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年5月3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3.2制取氧气课时1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5月3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3.2制取氧气课时1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5月3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3.2制取氧气课时1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课时 1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材依据】本节位于科粤版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中的第二节制取氧气。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 ,以素质教育精神、化学新课程理念和先学后教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信息教学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围绕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创设良好的化学教学环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内容结构看,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突出的是反应原理,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突出的是实验方法。因此,第一课时的教学应是突出原理教学,再此基础上,简要学习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方法(简单讨论装置

2、) ,而在第二课时,则是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结合与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的对比,突出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方法,从而形成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的完整认识。3、学生情况分析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前,我准备对所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设计见附件一。对调查结果的预计: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氧气制法的了解甚少,不明确、不系统,可能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有一定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可能有:氧气制取的过程,如选取哪个装置?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学生对其理解和认识有一些难度。4、教学方式和手段说明本课时教学的基本思路:利用先学后教师生互动的模式,大致为

3、 :“情境创设学生自学资料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探究反馈交流感悟内化” ,它是体验、探究、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5、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 、能说出催化剂的定义(了解) ,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理解)。(2) 、初步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 、通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用化学语言表述信息,用分析、比较、总结、概括等方法

4、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3) 、通过探究活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解释和结论,培养学生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用化学仿真实验室协作实验,避免实验操作的危险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理解实验,加深理解。6、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难点: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催化作用和催化剂概念的理解。二、教学准备信息技术融入化学学科教学:多媒体课件3.2 制取氧气的制作;8 支试管(4 支试管实验,4 试管备用) 、10%过氧化氢溶液、小木条

5、、火柴、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带孔橡皮塞,酒精灯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师用 ppt 展示如下一首自作的小诗,和学生一起朗读。 致是谁,让人们在深海、山巅自由呼吸?是谁,带给垂危病人生的希望?是谁,在焊接与切割间自由驰骋?是谁,纵火生钢?又是谁,让 Fe 火星四射;Mg、Al 白光耀眼?由这首小诗再结合上节课做过的氧气性质实验,我们发现物质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要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得多,实际上,除了普通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等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就可以了,而在生产和科研等许多领域里,更多的是需要纯净的氧气,那么如何得到纯净的氧气?引出课题和实验室制氧气的标题3.2 制取氧气,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用

6、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教师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 4 组,用 ppt 呈现自学指导 1,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学生活动】自学指导 11.分组协作完成以下实验,并完成以下表格。实验:用约 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做下列实验。实验 1:用量筒量取 4ml 过氧化氢溶液加入 1 号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1 号试管内;取出小木条,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再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作出推断。实验 2:取 2g 二氧化锰装入 2 号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2 号试管内,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作出推断。实验 3:用量筒量取 4ml 过氧化氢溶液加入 3 号试管,再向其中加入 2

7、g 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作出推断。实验 4:待实验 3 的试管内的液体不再放出气泡时,重新加入 4ml过氧化氢溶液,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作出推断。实验 5:带实验 4 结束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2g,就此,你有什么想法?实验序号观察到的现象推断123456【查阅资料】氧气浓度过低,也不能支持燃烧。【教师活动】学生边讨论,教师用 ppt 逐题呈现我们的发现。我们的发现实验序号观察到的现象推断1木条没有复燃;加热试管后,再次将带火星小木条伸入,此时小木条复燃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缓慢分解,放出极少量的氧气,这些

8、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加热能够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氧气2木条没有复燃二氧化锰在常温下不能放出氧气3木条复燃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放出氧气,这些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4木条复燃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二氧化锰能继续催化过氧化氢溶液放出氧气5二氧化锰反应前是2g 反应后依旧是2g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学生活动】自学指导【教师活动】教师呈现以下问题,学生讨论交流?1、过氧化氢在什么条件下能分解放出氧气?2、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教师活动】教师巡视,适时点拨。【教师活动】教师用 ppt 呈现我们的发现。我们的发现1、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放

9、出氧气;若不加热,在有二氧化锰存在的条件下,也能分解放出氧气。2、二氧化锰使过氧化氢在较低温度下很快分解放出氧气。【学生活动】自学指导【教师活动】教师用 ppt 呈现以下内容。在( )中,能(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 )和( ),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教师活动】教师用 ppt 呈现查阅资料,详细系统介绍催化剂。【查阅资料】催化剂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酶) 。2、简称:一变二不变“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注意:改变: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二不

10、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说明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反应条件。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质量增加。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在反应前后可能改变。催化剂是针对具体反应而言的,不是对所有反应都起作用。【学生活动】自学指导学生阅读 P75“知识视窗” ,让学生感受催化剂的重要性,加深对催化剂的理解。【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写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教师简单强调催化剂作为反应条件在反应文字表达式中的标注方法。【教师提出问题】上面的实验中,我们要想得到试管中产生的氧气,该怎么办?【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活动】教师巡视“从怎们能把气体导出来”引导,最后形成“在试管

11、口加带导管塞”的一致意见。【教师活动】教师以查阅资料的形式把这种装置展示给学生,然后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适用于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简单说明一下各自的装置原理、优缺点。【查阅资料】装置装置操作说明优点先加固体药品,再加液体药品,迅速盖上胶塞装置简单先加固体药品,盖紧胶塞,再从长颈漏斗注入液体药品,加至没过长颈漏斗,起到液封作用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先加固体药品,盖紧胶塞,再从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液体,拧紧活塞;或者再用注射器注入适量药品便于控制反应速率长颈漏斗末端常在塑料板以下,上方放反应固体,需要反应时,从长颈漏斗放入液体,液面没至塑料板以上时反应开始,当需要停止时,在橡皮管上夹止水夹,液体

12、被产生气体压回塑料板以下,反应暂停。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教师活动】教师给学生发放堂堂清达标测试题,在旁巡视,最后用 ppt 呈现出试题答案。堂堂清达标测评认真审题 独立诚信作答 书写工整看谁做得又快又好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B.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 氧气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2、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A.质量减少B.在化学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布置作业必做题:倍速课时学练课后作业中的基础巩固拓展提升(选做):中考在线、2 题梳理笔

13、记,预习 P76-P79。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先学后教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以下问题:一为了高效利用时间采取了分组实验,学生积极主动,但每位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均等,个别学生成为了“观众” 。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安排每位学生为一组,讨论时可以组间交流。二在实验过程中,往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即可迅猛放出大量气体和大量热,由于水蒸气的大量产生而干扰对“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持续复燃”的观察,不易达到最佳效果,而且双氧水在做实验过程中不安全。三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催化剂的认识朦朦胧胧,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强调催化剂的概念,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催化剂概念,加深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附件一:关于课前的学情调查.氧气的制取课前调查问卷设计、空气的成分是什么?、氧气的用途有哪些?、你认为,如何制取氧气?附件二:、 通过本课的学习,解决了你的问题没有?、 通过本课的学习,产生了哪些新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你没有答出来或者没有做答的原因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