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矩阵方程ax=b的双对称解术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361206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8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矩阵方程ax=b的双对称解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矩阵方程ax=b的双对称解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矩阵方程ax=b的双对称解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矩阵方程ax=b的双对称解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矩阵方程ax=b的双对称解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矩阵方程ax=b的双对称解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矩阵方程ax=b的双对称解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1 3年 5月 M a y ,2 0 1 3 计 算 数 学 M ATHEM ATI CA NUM ERI CA S I NI CA 第 3 5卷第 2期 Vo 1 3 5, No 2 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矩阵方程 A X =B 的双对称解术 1 ) 李姣芬 彭振资 彭靖静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 5 4 1 0 0 4 ) 摘 要 本文讨论矩阵不等式 G D E 约束下矩阵方程 A = B 的双对称解,即给定矩阵 A, B, , D 和 E, 求双对称矩阵 X, 使得 Ax = B 和 CXD E, 其中 C D 2 E 表示矩 阵 CXDE非负 本文将问题转化

2、为矩阵不等式最小非负偏差问题, 利用极分解理论给出了求 其解的迭代方法, 并结合相关矩阵理论说明算法的收敛性 最后给出数值算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矩阵不等式; 矩阵方程; 双对称矩阵; 迭代法; 极分解 M R ( 2 0 0 0 )主题分类:1 5 A2 4 , 1 5 A5 7 , 6 5 F 1 0 , 6 5 F 3 0 1 引 言 本文所用记号: 为所有 m 佗实矩阵的集合, S R ”为所有 付阶实对称矩阵的全 体, BS R 为所有 礼阶实双对称矩阵的全体,即对 X = ( x i j )Rn , 其元素满足 j x j i = + l i , n + 1 一 J( i

3、, J=1 , 2 , , n )的矩阵全体 表示 k阶单位矩阵, 表示 k阶反序 单位矩阵 和 +分别表示矩阵 的转置和 Mo o r e P e n r o s e广义逆 B表示矩阵 , B 的 K r o n e c k e r 乘积, v e c ( A ) 表示矩阵 A拉直向量 【O t 表示不大于 O t 的最大整数 矩阵不等式 A B表示矩阵 B 为非负矩阵 对于矩阵 A=( a i j ) R , A+表示第 J位置的元素 等于 ma x O , a i j )的矩阵在矩阵空间 R 中定义 内积为 ( , B) =t r a c e ( B ) , 由此导出 的矩阵范数为 F

4、r o b e n i u s 范数, 记为 l J 1f 对任意正整数 k , 记 一 击 ( - k) 一一 篓 ) 易知对任意正整数 佗 , 是对称正交矩阵 线性矩阵方程 =B 的各类约束求解在结构设计, 振动理论的逆问题, 线性规划等领 域有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众多学者利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 了研究 如利用矩阵的分块, 广义逆 和多种分解技术等, 研究了矩阵方程 A x=B的对称解 【1 l 、 中心对称解 【2 】 、 双对称解 【3 】 、 R - 对称解 , 引 、 ( , ) 对称解 o 8 】 、 非负定解 【9 】 自 反和反自反解 、 对称正交解 I , 、同余 类解 【

5、1 3 _ 等; 或利用矩阵形式的 Kr y l o v子空间方法, 研究 了求解 =B 的各类约束解的迭 代算法 1 a - i s J 然而, 对于较复杂的闭凸集 ( 锥) 约束下矩阵方程的求解研究成果较少, 原因在 于该约束集合的结构特征难以掌握或迭代更新矩 阵不能保持闭凸性 2 0 1 2年 6月 2 4日收到 ) 基金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N o 1 1 2 2 6 3 2 3 , 1 1 1 0 1 1 0 0 , 1 1 2 6 1 0 1 4 )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 N o 2 0 1 3 G XN S F B A0 1 9 0 0 9 , 2

6、0 1 2 Gx Ns F B A 0 5 3 0 0 6 ) 1 3 8 计 算 数 学 2 0 1 3正 最近, 文 1 9 利用极分解理论研究了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矩阵方程 A =B的求解, 本文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矩阵方程 =B 的双对称求解 具体 内容为: 问题 1 给定矩阵 A R , B R , C Rp , D R q和 E R p q 求 X BS R ” , 使得 AX = B, CX D E 若令 A=( 1 A ) P , b =v e c ( B ) , C:( D c ) P , e =v e t ( E ) , P x =“ e c ( ) , 其中

7、矩阵 P 为双对称矩阵所对应的拉直变换矩阵 2 0 , 则 问题 1 转化为如下线性不等式方程组问题 ( S I N E Q) 或线性规划问题中的线性等式和不等式约束条件, 进而可采用求解 S I N E Q的AB S算法 _ 2 1 或线性规划中的经典算法来处理, 如增广 L a g r a n g i a n方法, I n t e r i o r p o i n t 方法等 然而, 利用 拉直算子得到的系数矩阵阶数很高, 从而导致计算量和存储量成指数倍地增长因此, 当问题 1的系数矩阵阶数较高时, 通过先拉直再求解 的处理方式并不可取 本文直接从矩阵的角度处理问题 1 首先利用矩阵方程 A

8、 X =B有双对称解的充要条件 及通解表达式, 将 问题 1转化为矩阵不等式最小非负偏差问题结合极分解理论说 明该问题 解的存在性, 并给 出具体求解算法及算法的收敛性证明 根据算法迭代结果, 该算法能 自动判 别问题 1是否有解, 并在有解的情况下, 给出解的具体表达式 最后利用数值算例说明算法的 有效性 2 问题的转换 引理 1 。 】 矩阵 BS R ” 的充要条件为 X 可表示为 = ( X。2) , (n 一 x (n , R , : 礼 2 将 A风 和 BHn作如下分块 =( A1 ,A 2 ) , B Hn=( B1 ,B 2 ) , A 1R ( 一 , B 1R ( 一 (

9、 2 1 ) 引理 2 【 。 】 若矩阵 1 , 2 , B1 , B 2如 ( 2 1 ) 所示 矩阵方程 A X =B在 BS R n中有解的 充要条件为 A1 A+B1= B1 ,AT1 B1= BTA1 ,A2 A+B2= B2 ,ATB2= BTA2 A + B 一A + A I n A + A ( I n A + A , 2 1 = 1 +( 一 一 1 ) ( A B 1 ) +( 一 一 1 ) G 1 一 k 一 1 ) , l 2 =A + B 2 +( I k A + A 2 ) ( B 2 ) +( I k A + A 2 ) G 2 ( I k A + A 2 )

10、, 其中 G1 S R( n - k ) ( n - k ) 和 G1 S R 是任意的 2期 李姣芬 等: 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矩阵方程 A :B 的双对称解 1 3 9 将 ( 2 2 ) 代入矩阵不等式 C XD E , 分块矩阵 c 和 J ) 如下 c =c , ,Hn D-( 象 ) , (一 , L)I E R (n- k)x q, c2 并记 C i =G 1 ( 一 k A + A 1 ) , C 2 =C 2 ( I k A A 2 ) , D1 =( 厶一 k A + A 1 ) D 1 ,D2 =( I k A + A 2 ) D 2 , 豆=E一 1 A + B 1 1

11、一C I ( A + B 1 ) 1 一 A + B 2 2 一C 2 ( A + B 2 ) T 2 , 则问题 1 转化为求矩阵 G1 E S R( n - k ) ( n - k ) 和 G2S R 使得 C1 G1 D1 +C 2 G 2 D2 豆 矩阵不等式 ( 2 5 ) 可能是无解的, 即集合 ( G 1 ,G 2 ) I C 1 G 1 D 1 + C 2 G 2 D 2 豆 , G 1 E S R n 一 “ 一 , G 2 E S R ) ( 2 4 ) ( 2 5 ) 是空集, 进而问题 1 也是无解的 但无论不等式 ( 2 5 ) 是否有解, 总可以找到一个非负矩阵 y

12、( 或 称偏差矩阵) , 使得 G1 D 1+ C2 G2 D2- 4 -Y E 是有解的 显然满足条件的 y是无穷多的 这时我们希望找到其中范数最小的 ( 即范数意义下 偏差最小) , 即考虑如下矩阵不等式最小非负偏差问题 m i n miz e P( G1 , G 2 , Y) =l Y II 。 s u b j e c t t o C 1 G1 D1 +C z G2 D2 +Y E, ( 2 6 ) Y 0 ,G1 E SR( n-k ) ( n-k ) ,G2 E SR 显然, 若 G1 , G2 和 Y=0( 偏差为 0 ) 是 ( 2 6 )的解, 则 G1和 G2 是矩阵不等式

13、( 2 5 ) 的解, 进 而将 G1 , G 2 代入 ( 2 2 ) , ( 2 2 ) 是问题 1 的解 若 G 1 , G 2 和 Y0 是 ( 2 6 ) 的解, 这时问题 1 无 解, G1 和 G2是矩阵不等式 ( 2 5 )的最小非负偏差解 反过来, 若 G1和 G2是 ( 2 5 )的解, 则 G , G 2 和 Y=0 是 ( 2 6 ) 的解 因此求解矩阵不等式 ( 2 5 ) 转化为求解问题 ( 2 6 ) 若 G1 , G2和 y 是 ( 2 6 ) 的解, 则有 y=( EC 1 G1 D1 一 G2 D2 ) + 另一方面, 存在 Gi , G2 和非负矩阵 y使

14、得 C 1 G1 D1 4 - C 2 G 2 D2 +Y E成立, 当且仅 当存在 非负矩阵 z , 使得 C1 GI D 1+ G2 D2+ Y Z = E 因此, 问题 ( 2 6 )等价于 m i n miz e P( G l , G 2 , Z ) =JIYll s u b j e c t t o Ci Gi Di +C 2 G 2 D2 +yZ=E, ( 2 7 ) y 0 ,Z 0 ,G1SR( n - k ) ( n - k ) ,G2 SRk 1 4 0 计 算 数 学 2 0 1 3证 上式中消去 y得到如下最小二乘 问题 m in m e 量 D 2 - Z -su b

15、je ct to G S R c2 _8 ) Z 0 , G 】 S R 【 一 ) 【n 一 , 2 、 若 G1 , G2 和 z是 ( 2 8 ) 的解, 则有 Z=( C I Gi Di +C 2 G2 D2 一E) + 此时 G1 , G2 , Z= ( Ci GI DI +C 2 G 2 D2 一E) +和 Y =( ECI G1 D1 一C 2 G2 D2 ) +就是问题 ( 2 6 ) 和 ( 2 7 )的解 因此求解问题 ( 2 6 ) 和 ( 2 7 ) , 只需求解最小二乘问题 ( 2 8 ) 3 问题 ( 2 8 ) 的解的存在性 为了说明问题 ( 2 8 ) 解的存在性及唯一性, 先给 出如下极分解定理 引理 3 2 3 ( 极分解定理) 令 为实 H i l b e r t空间 p 中的闭凸锥 ( 即 为闭凸集, 且 对 U E M 及 V a 0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