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184:柳永词两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61199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184:柳永词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教案184:柳永词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教案184:柳永词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184:柳永词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184:柳永词两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免 财富值!财富值! 欢迎分享!欢迎分享! !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的提升自我! 免费文档!欢迎下载!4、柳永词两首、柳永词两首 教案教案一、整体把握望海潮 读望海潮应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这是一首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要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就写了这一首词进献。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的官员的,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 ,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 ,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 ,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下面就是对“形胜” “都会” “繁华”这三个方面的铺叙。在“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十分稠密。钱

2、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宝,普通人家也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 ,或“菱歌泛夜” ,无不祥和欢乐。词作最后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升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学科王学科王 陈振孙评柳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词是最具代表性的。雨霖铃 这首词是写作者离开京城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笔

3、调恣意渲染,声情哀怨缠绵,可以从中看到柳永慢词的艺术特色。词中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 “寒蝉凄切” ,点明节令;“对长亭晚” ,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 ,点明气候。 这是秋天骤雨刚停的黄昏,是舟楫齐备、急待出发的时刻。对这些景物的描写都是为抒发离情别绪服务的。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以“寒蝉” “长亭”“骤雨”这一系列形象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正当离人依依难舍时,船夫偏又催促起航了,他们只有泪眼相向, “无语凝噎” ,万千话语只能堵在心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者用一个“念”字引出了对别后情境的设想:行人消逝在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傍

4、晚时分,浓重的雾气使人透不过气来,极目南望,令人不胜伤感。上片,词人以缠绵凄恻的感情、冷寂幽清的景色、铺叙白描的手法,把离别的情、景、事织成了一片幽清的词境。下片,词人从实写眼前之景转到预想别后之情,虚实相济,利用时间的跨越,多方位地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意。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词人先宕开一笔,说离人伤别,自古如此,是多情使然;忽然又转到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这样就拓宽了词的境界,下面再设想别后生活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今宵酒醒何处?免免 财富值!财富值! 欢迎分享!欢迎分享! !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的提升自我! 免费文档!欢迎下载!杨柳岸,

5、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伊人不见,风清月冷,情何以堪?“杨柳岸” “晓风” “残月”本是无情物,但是在满心愁绪的词人眼中,却都成了“情语” 。而“经年”的“千种风情”便从此失去了意义,因为知音已远,良辰不再。这首词情事纷陈,铺叙委婉,语言清畅,音节幽咽,充分表现了慢词的优点和柳词的艺术特色。二、问题探究1.望海潮这首词是投赠之作,这一写作目的对于它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影响?作者对于杭州的自然风景的秀美、壮丽和市井的繁荣、奢华身临目睹后,充满了新鲜感和惊喜、艳羡之情,所以能敏锐地捕捉山川、城市的特点,加以详细、具体的描绘。词中所描写的山水之美和都市的生活景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前期的社会

6、历史面貌。但因为他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求得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这就使得这首词在最后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2.雨霖铃词自上片“念去去”一句之后是写对别后情形的设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述自己今后的生活情境和内心情感的?一个“念”字引出了很多的思绪:“去去”是说他将越行越远,直到楚天尽头;他感到实在难以忍受这清秋季节的远别;他更怕夜里酒醒后,看到在残月冷辉中,杨柳依依,晨风吹拂的景致,心里倍感凄凉。他愁的是这一去将连年不归;想到今后将非常孤独、寂寞,美丽风景无心观赏,相思之情无处述说,他就更加忧郁、悲伤了!3.这首词的上、下片是怎样巧妙过渡的?长调的过渡最不容易,

7、既不能“全脱” ,又不能“明黏” 。这首词上片的歇拍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片的虚写,真是既不“全脱”又不“明黏” 。下片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词家称这类句子为“换头” ,意思是跟上片的起拍句字数不一样) ,也承接得巧妙:先宕开一笔,说离别使人伤心,自古而然,是由于多情的缘故,似乎有些自慰的意思;忽然又转到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更深地开拓了诗的境界,下面再说别后生活的设想就显得顺理成章了。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什么特别动人? 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8、。这跟“寒蝉凄切”一样,也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为什么特别动人呢?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关于杨柳和残月,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曾写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 (菩萨蛮 )关于风,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 (七哀 )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 ,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李清照免免 财富值!财富值! 欢迎分享!欢迎分享! !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的提升自我! 免费文档

9、!欢迎下载!念奴娇云:“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 “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 “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 ,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关于练习 一 望海潮一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学科王学科王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学科王 参考答案: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写杭州突出

10、了以下几个方面:从地理位置上说,它是东南的重镇;从历史传统上说,它自古以来便是繁华都市;从自然景观看,这里有著名的钱塘江,有秀丽的西湖;从市井面貌看,其建筑、设施极美观,人口密集;从百姓生活看,人们安居乐业,笙歌处处,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二 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融情入景和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试着体会全词的意境。参考答案: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

11、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的,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三 雨霖铃抒写的是离别之苦,古代诗词中表达这种情感的作品很多。不过,同是写离别,情调上却有着很大差异,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别,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凄苦之别请你从读过的诗词中再找出一些来,略加分类后抄录下来,并就其中一首写一篇赏析短文。设题意图:古代作品中同题材的名句名篇很多,可以帮助学生以此为契机,引出其他相关的积累,达到旧知和新知的融合。参考答案:略。免免 财富值!财富值! 欢迎分享!欢迎分享! !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的提升自我! 免费文档!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