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培训笔记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611827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培训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世界近代史培训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世界近代史培训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世界近代史培训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世界近代史培训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培训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培训笔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史线索: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壮大。一、标志着西方掘起的三件大事: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一、地理大发现:重点: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条件(P11)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P23)如: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人种、物种交流,贸易中心的转换。消极方面:早期殖民扩张的开始。二、文艺复兴重点:早期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为什么在意大利产生。难点: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早期文艺复兴: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全盛时期文艺复兴: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为什么在意大利产生:意未统一,战乱竞争,每一个封建邦国都想强大,从而拉拢人才所以文学艺术的繁荣;经济繁荣;意大利本身特有一历史环境(它在罗马旧址)为

2、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P30-31)核心是以人为本三、宗教改革重点:德国马丁路德改革、伽尔文教、英国宗教改革(P70)难点:宗教改革的评价;宗教改革的影响从思想的解放和活动范围的扩大说明西欧开始掘起二、西方资本主义革命时代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重点:英国革命开始、结束的标志;进程中的生要人物难点:英国革命的背景;为什么首先在一个岛国英国发生而不是其他国家1、为什么首先在一个岛国英国发生而不是其他国家:如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圈地运动) ;英国本身物有的议会制传统;英国宗教改革为革命提供了舆论;查理一世的反动统治。注意:克伦威尔的角色。2、英国革命的意义(P85)二、彼

3、得一世改革(与英国改革同一时期的世界)彼得一世改革是一种强制性的改革,为了强兵富国,效仿西方,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农奴制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三、启蒙运动(重点难点)1、启蒙运动发源于 17 世纪的英国,在 18 世纪在法国形成理论,美国最先接受果实。2、提出的概念:理性,社会契约论,自然权利。3、注意孟德斯鸠等三位的学说四、美国独立革命重点:独立宣言,大陆会议,重要的人物难点:独立战争的背景,宪法的诞生1、线索:1607-1733 英在北美建立 13 个殖民地经济状况殖民地管理机构北美殖民地怀欧洲各国2、 独立宣言起草人杰佛逊,本土的启蒙思想家内容:3、意义:体现了杰的民主思想;第一次以政治纲领

4、的名义宣布天赋人权的思想;对当时 13 个殖民地和争取外援起到生大的作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民族的诞生。4、革命后美建立的是邦联国,美第一部宪法是 1781 年邦联条例 。5、建立邦联的原因:以前 13 个殖民地统治的传统;怕中央集权压制人民权利。6、邦联的蔽端:关税不统一,中央没有钱7、1787 年宪法:五、法国大革命重点:权力宣言 、土志问题的处理难点: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如何评价拿破伦1、革命的背景: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几,法财政危机加深;法国企图称霸欧洲;路易十四好大喜功多次对外发动战争。2、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纲领性文件,核心是人权与法治。六、拉丁美洲独立战争1、阶级关系(142-143

5、2、背景:欧洲启蒙运动、美国与法国革命都对拉丁美洲发生了影响,当时法国控制了西班牙(拉丁美属西班牙的殖民地)也创造了积极条件。(启蒙运动影响下的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俄、德走上了近代化。 (P94-97、P99)一、工业革命(重点)重点: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如何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1、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1688 年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稳定的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了;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资本的原始积累;英国发达的手工场,为工业革命提供先进工具、技术条件;国内需求空前2、英国工业革命的结果和影响:二、其他国的工业革

6、命(法、美、德、俄)十九世纪中期,欧美国家的改革1、英国改革:1832 年和 1867 年的议会改革(自上而下的)最终达成的结果: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占据主导地位。2、德国统一革命(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革命两条路线)为什么普鲁士能统一德国:在 1848 年欧洲革命中,普鲁士开始接受君主立宪制,起到拢络人心的作用;关税同盟,修建铁路连接各邦,对战争有着重要作用且有得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俾斯麦的个人功劳。3、意大利的统一意大利的情况跟德非常相似,由一个强大的封建邦国完成统一,也存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条路线,民族的统一和民主革命, 。4、俄国农奴制改革重点:改革的内容难点:改革的背景,改

7、革的评价俄打败法国,军官在欧洲的见识,开始向西方学习;启蒙运动的传播和本土启蒙思想的产生。性质:是自上而下的,是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5、美国内战重点:如何评价林肯;宅地法和解放宣言6、日本明治维新重点:废除封建制度的三项措施和三项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难点:明治维新历史背景在维新前日本是幕蕃制(特征):天皇不掌握实权,是精神的象征,各地建立封建邦;领主土地所有制;严格的等级制。日本明治维新是在外界的压力下展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自己看书)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重点)1、诞生的条件:工人阶级的壮大;三大工人运动;思想文化层面:前人的探讨,如空想社会

8、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经济学、法国历史学等作品的丰富;马恩自身的努力。第二次工业革命重点:二次工业革命的本身内容难点:二次工业革命队伍的特点和影响1、内容: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新兴工业,旧工业得到改造2、特点:二次工业革命怀科学技术相结合;几个国家同时起步而第一次工业是以英国为中心,点带面;很多国家是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行的,出现了一个跳跃性的发展,如德、俄。3、影响: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一次工业革命,在生产领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一系列新型工业出现,如电力、电器、化工业;使资本主义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股份公司大规模出现,进入垄断时代;科学化管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兴起;从生产关系方面: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4、垄断组织:垄断领域不但出现在生产方面、金融也出现了垄断。5、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时代,垄断的产生也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早期的帝国主义战争(P389)6、列强瓜分世界狂潮到两大集团的形成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人运动是以经济斗争为主而不是政治斗争;通过合法的斗争而不是暴力斗争,主要是通过建立自己的下政党和得用议会的方式;出现了修正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思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