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雷锋精神贯穿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61074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把雷锋精神贯穿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把雷锋精神贯穿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把雷锋精神贯穿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把雷锋精神贯穿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把雷锋精神贯穿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把雷锋精神贯穿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把雷锋精神贯穿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把雷锋精神贯穿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如何把雷锋精神贯穿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活动中的活动中禄劝县幼儿园 吴加丽雷锋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完美的结合。雷锋精神是对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已经成为雷锋和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崇高思想的优秀品德的结晶,已经成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展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商品交易时代,过去的无私帮助变成有偿服务。每个人都可以学习雷锋精神,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举手之劳。陶行知先生说过:

2、“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之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 ”这就说明了,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幼儿是祖国未来和希望,只有让幼儿从小就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使他们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建设社会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做一名幼儿教师,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将来祖国建设的栋梁,只有言传身教,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等特点,提高教育要求,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思想品德教育。2一一 、根据幼儿的年根据幼儿的年龄龄特点特点对对幼儿开展幼儿开展爱爱国教育国教育对幼儿来说,祖国的概念是抽象的,爱国之情是复杂的,但是通过具体

3、的事、物、境能从中得到诱发。爱祖国、爱家乡,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多层次地贯穿于幼儿的各项活动中,让幼儿耳闻目睹的亲身体验真正地感受到家乡的爱,人民的可亲以及祖国的伟大,从而萌发对祖国爱国情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孩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也不爱,身边的伙伴也不愿意帮助,是根本不可能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 ”所以,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孩子爱党、爱国,就要先培养他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长辈以及周围的人,我们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到一日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通过教师节、父亲节、母亲

4、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进行爱老师、爱父母亲、爱老人、爱祖国妈妈的活动,通过向亲朋好友爸爸妈妈、老师献上自己做的贺卡、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人不舒服时会及时关心、问候,使孩子懂得爱那些值得爱的人,长大了才能有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有了以上的爱我们就可以把这种爱贯穿到我们的一日生活当中,有了爱心我们就可以更深层次的教育幼儿爱党、爱祖国。通过具体的事、物、境从中得到诱发,如:在艺术领域中我们可以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画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美3好的家乡;学会唱国歌、 五星红旗我爱你、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爱国主义歌曲。如:在社会领域中认识国旗时,教师首先要让幼儿知道过期的颜色为什么是红

5、色的,接着就可以讲一些生活中的故事,如:董存瑞、刘胡兰、王二小等让孩子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进而告诉幼儿我们为什么要升国旗。这样在孩子们的心中对国旗、烈士、祖国就有一定的。教师还可以在一日活动中告诉幼儿,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应该关注国家的重大事件。如:可以看一些名胜古迹的图片,收看奥运会的比赛,了解一些特产,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扩大了孩子的眼界而且还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还激发孩子们去游览祖国各地的愿望和爱祖国的情怀。有了爱国的情怀就可以教育幼儿,我们只有现

6、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我们的伟大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二、培养幼儿形成助人二、培养幼儿形成助人为乐为乐、关心社会、关心社会、热爱热爱公益事公益事业业的良好思想品的良好思想品质质雷锋这位小战士,用他的平凡的人生经历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助人为乐要有一种忘我的精神,并要把它贯穿在自己的生活中,作为为人处事的一种准则,当见人有风险是要先人后己。雷锋叔叔的伟大,并不是他做了一些惊天动地的壮4举,而是在平凡的小事中,处处以帮助他人为乐,充分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人之初,性本善。幼儿的思想本来就是善良纯洁的。教师应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正确教育和引导幼儿健康成长。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能潜

7、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教师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尊重。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幼儿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多使用爱的语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做幼儿的表率,我们要把助人为乐这种崇高的道德情操贯穿于我们的一日活动之中,如:在一日活动中,有小朋友摔倒了,我们不仅要主动的帮助他站起来,还要关心他、安慰他、鼓励他。还可以教幼儿互相帮助,如:哪个小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大家都应该想办法去帮助他人等。助人为乐我们不能仅仅限定在幼儿园里,还要教幼儿关心社会、热爱公益事业,如:组织幼儿给灾区的小朋友捐献图书、衣服

8、、玩具等物品,组织幼儿向希望工程捐款活动,参加为残疾儿童献爱心等;利用媒体力量引导幼儿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等内容为主题的作品把民主管理在身边相互友爱的事迹讲给幼儿听。通过这些活动教育幼儿真正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给予别人帮助并不是为了获得回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从而培养孩子5的爱心,从小在幼儿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三、教育幼儿礼貌待人三、教育幼儿礼貌待人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们国家文明、进步的表现,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现在,文明礼貌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

9、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而且以反映了人们自身文化修养水平。文明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与他的习惯,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说话用语、语调口气、行为举止和态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如:谦逊文明的语言、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举止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影响。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重要条件环境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礼貌待人。如:早晨当幼儿入园时教师要主动地向孩子和家长问早、问好,同时教育孩子跟爸爸、妈妈、以及长辈说再见。利用这些时机长此以往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要教育他们

10、尊敬长辈,会用礼貌用语主动、热情、大方的打招呼、称呼人学会问好、问早、道别。我们不小心撞到了孩子,就会蹲下去真诚的向孩子道声“对不起”;我们再打扰孩子的时候,就会悄声地说:“对不起,打扰一下”,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对孩子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等等的话语。在日常生活6中会关心长辈,力所能及的帮长辈做一些事,还要教育幼儿当自己影响别人时,会主动诚恳的道歉当别人影响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在平时的生活中教育幼儿当别人说话时不插嘴、不妨碍,成人讲话时要专心听,不要打断别人说话。总之,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做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随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

11、潜移默化的影响。四、四、让让幼儿养成勤幼儿养成勤俭节约俭节约、 、艰艰苦朴素生活的良好苦朴素生活的良好习惯习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突飞涨,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有时吃一顿饭就要花费几千元。不想要的东西,管他好不好随手就丢掉。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是全家人的心肝宝贝一家老小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尤其是祖父母的,有求必应,伸手必给,生怕孩子不高兴,让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逢年过节,亲友们更是争相给孩子压岁钱,少则数百,多则上千或上万,有的家长不进行正确引导,任由孩子乱买东西,花钱大手

12、大脚,没有一点节俭意识,艰苦朴素这个字眼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为了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能够永远的传承下去,我们就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教育幼儿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如: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浪费粮食,吃饭时不剩饭,7饭菜不随意扔掉;让他们知道我们碗里的每一粒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还可以教育幼儿学习古诗悯农等。不丢弃没写不完的作业本和纸张,可以留做草稿纸或他用,养成双面用纸的好习惯;根据近几年连续干旱的情形,结合饭前便后幼儿洗手时,告诉幼儿水龙头不要开得太大,用完后立即关紧水龙头;喝水时不要接太多的水够喝就行要节约用水。生活中注意节约用电,光线充

13、足时不开灯,充分利用自然光,随手关灯,人走灯灭。让他们懂得节约用水、用电的重要性。还可以讲讲雷锋叔叔的故事给幼儿听,知道雷锋叔叔是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榜样,他平时穿破的袜子从来舍不得扔,而是补了又补。他不但自己这样做,看到战友的衣服破了还帮助他们补起来,他的这种行为不是吝啬,而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从而让幼儿知道节约用一滴水、一度电都是对祖国有很大的贡献。如果我们不注意节约,将来资源枯竭了,我们人类也就无法生存了。通过这些教育使幼儿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品质,也就能让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这一美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并将它发扬光大。总言而之,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

14、个很长的一个过程,我们必须从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必须多渠道,全方位的开展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作为教师我们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去影响每一个幼儿。特别8是现在党中央号召我们向雷锋学习,我们就要用雷锋的实际去感动幼儿。学习雷锋做好事,要将助人作为乐事,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联系中才能体现内涵。你帮助了人获的感激,说明你有价值。你尊敬了值得尊敬的人,你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幼儿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不关是教给幼儿知识,还要教会幼儿如何做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然我们用慈母帮的胸襟去温暖幼儿的身心。从小就要在他们有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心、正直、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将来用宽厚、仁怀的胸襟去回馈社会,去迎接辉煌灿烂的明天。让雷锋的精神、雷锋的事迹在他们的身上得以体现。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向雷锋叔叔一样,全心全意的为党,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祖国的花朵会带着我们教师的重托和希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