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藏在食堂里的大吃大喝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3609693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6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住藏在食堂里的大吃大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住藏在食堂里的大吃大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住藏在食堂里的大吃大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住藏在食堂里的大吃大喝据 人民日报 报道, 今年以 来, 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公 务接待中的餐饮经费下降60%, 但 也有一些个别机关企事业单位的 食堂浪费严重, 成了反腐盲区。 例行 “八项规定” 一年来, 很多 机关单位围绕 “文明用餐、 反对浪 费” 积极作为, 整治食堂卓有成效。 但不可否认的是, 很多机关企事业 单位也往往有多个食堂或多张菜 谱。 比如大食堂供给职工的日常三 餐, 小食堂则设雅间办理宴会; 工 作餐吃 “大锅菜” , 迎来送往则开“小灶” 。 与 “大锅菜” 的节俭相比, 那些藏匿在食堂的雅间与小灶里 的浪费与腐败, 更应该被重视并加 以纠正。 有就职机关的朋友

2、私下里直 言, 落实 “八项规定” 的确砍去了一 些不必要的应酬, 但 “该吃的饭还 是一顿没少吃” , 区别不过是以往 在公开场合大吃大喝, 现在则 “悄 悄地进村, 打枪的不要” , 宴会地点 的隐秘性是诀窍。 因为餐厅隐蔽 了, 受邀者才能放下心理包袱, 痛 快地吃喝, 似乎这样才能提高办事 或沟通的效率。 也正是在这种心理 下, 今年以来, 不少单位都重新整 饬了食堂, 没有单间的隔出单间, 设施陈旧的重新装修, 目的在于规 避有关部门查访的同时方便宴请。杜绝大吃大喝之风, 既是减少 腐败的必然之举, 也是为了重塑党 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而当食堂里的 腐败成为一股涌动的暗流, 也就意

3、味着针对浪费腐败的整治工作, 可 能会落入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的 窠臼。 中纪委归纳当前的反腐工作 称, 要 “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 。 “治标” 之举同样需要应势而行, 在 与被监督者的 “侦察与反侦察” 中 不断谋取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 相关监管部门不妨对机关食堂加 以严查。 落实 “八项规定” 之际, 公款吃 喝之风难刹, 也凸显出腐败习惯具 有极大的惯性。 坦白地讲,“边吃边 聊” 一向是国人沟通感情的重要形 式。 放在私人生活空间里, 这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 花着公家的钱拉 近私人之间的 “感情” , 很容易导致 公私不分的情况, 公权力就有可能 成了为私人谋利的工具

4、。 党政机关部 门一般都拥有这样那样的权力或资 源, 试想, 如果依据吃请的标准来行 使权力或调配资源, 何谈公平正义? 狠刹吃喝之风有助于提升权力使用 的公平性, 应力求全方位、 立体化的 无缝管控。 在很大程度上, 内部食堂就像 前些年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 存在的 “小金库” , 因其私密性和利 益同盟化的特点, 管控起来难度很 大。 如今, 经过长期不懈的管控与 惩戒,“小金库” 现象已经极大减 少, 其中的一些监管经验, 或许可 做治理食堂腐败的镜鉴。与 “大锅菜” 的节俭相比, 那些藏匿在食堂的雅间与小灶里的浪费与腐败, 更应该被重视并加以 纠正。 花着公家的钱拉近私人之间的 “感

5、情” , 公权力就有可能成了为私人谋利的工具。A02评论2013年12月20日星期五 编辑: 娄士强组版: 刘燕QILU EVENING NEWS本报地址 济南泺源大街6号邮编 250014传真 (0531) 86993336 86991208读者服务中心 96706报纸发行 (0531) 85196329 85196361报纸广告 (0531) 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差错投诉 96706发行投诉 (0531) 85196528邮政投递投诉 11185齐鲁读者热线 96706即时互动平台新浪官方微博 qiluwanbao002云拍读报免费下载 “云拍” 客户端

6、, 对准报纸上带 有 “云拍” logo的图片 拍摄, 便可观看视频。葛评论员观察本报评论员石念军王传涛18日晚, 中央纪委网站公布消 息称,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童名谦涉 嫌严重违纪违法, 目前正接受组织 调查。 一位当地官场知情人士介绍, 童名谦是一个 “倒霉透顶” 的官员, 他在湘西州任职的时候, 遭遇湘西 凤凰大桥垮塌以及曾成杰的非法集 资案, 到邵阳后又遭遇邵阳沉船事 故。 (12月19日 新京报 ) 每一位 “落马” 贪官, 都能吸引 来社会关注, 其背后的种种轶闻也 容易成为公众的谈资。 作为十八大 以来国内第15位被调查的省部级官 员, 童名谦的 “倒霉透顶” , 坊间也是 多有揶

7、揄。 若真是从运气上来算, 地 方上屡屡出事, 倒霉的恐怕不是官员, 而是百姓。 比如邵阳沉船案中, 有十余名市民和学生遇难, 结果童 名谦却并没有受到牵连, 事故过后 还顺利升职了。 由此来看, 他根本算 不上是 “倒霉” , 反倒非常 “幸运” 。 “引咎辞职” 也好,“问责机制” 也罢, 似乎对 “倒霉官员” 构不成威 胁, 这或许才是最大的问题。 假如屡 屡 “遇到” 安全事故的官员, 不能在 官职上成为 “倒霉” 者, 监管机制方 面存在的漏洞, 更值得警醒。 事实上, 倒霉也好, 幸运也罢, 都是相对而言,“问题官员” 幸运了, 治下的老百姓就倒霉了; 只有那些 自始至终清正廉洁的

8、官员, 才有可 能一直被 “好运” 眷顾。 当然, 这种理 想化的状态依赖于一个对腐败 “零 容忍” 且反应迅速的反腐机制。何勇海12月18日, 南京首条开进国家 5A级开放景区的 “廉洁旅游专线” 正式向社会开放, 这条专线包括中 华门城堡、 夫子庙大成殿和江南贡 院等5大景点。 南京近百名党员干部 成了该条旅游专线的首批 “游客” 。 (12月19日 扬子晚报 ) 通过旅游学习廉政, 听起来确 实不错, 但有个问题不得不问, 但凡 旅游都要花钱, 何况是国家5A级景 区,“廉洁旅游” 的费用, 是公职人员 自担还是公款报销? 这个问题不弄 清楚,“廉洁旅游” 极有可能成为公 款旅游 “新马

9、甲” 。 近年来, 公款旅游屡被披上考 察学习、 研讨培训、 招商引资等 “合法外衣” , 甚至有官员通过伪造邀请 函、 会议通知等恶劣手段, 实现公款旅 游之目的。 对此就有网友戏言: 打压公 款旅游, 制度的 “硬手段” 似乎从来没 胜过以权谋私者的 “巧方法” 。 “廉洁旅游专线” 要想名实相 副, 就得有明确规定: 凡来此专线观景 思廉, 必须自掏腰包。 即便如此,“廉洁 旅游” 还是少搞或不搞为好。 一则, 带 有廉洁文化特色的景点多了, 各地都 来学南京,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 “公 款私游” 恐怕防不胜防。 二则, 推动旅 游业更不必打 “反腐倡廉” 的旗号, 还 是让市场的归

10、市场吧。 话说回来, 反腐最需要严厉的 监督和惩戒机制, 很多地方并不缺 乏廉政文化, 缺的只是决心和行动 而已。近日有媒体报道称, 青海煤业鱼卡矿发生事故, 有工人受重伤。 青海省 海西州委宣传部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只有2个重伤, 没有死亡的。 你们要 这些材料干吗? 小题大做, 我找你们社长” (12月19日人民网) 漫画/勾犇“倒霉官员” 治下的百姓最倒霉警惕公款旅游穿上 “廉洁” 马甲葛公民论坛小题大做沙元森近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党员干 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 , 并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 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 革, 意

11、义重大, 诚如意见所说, 有 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有利 于减轻群众丧葬负担, 有利于树 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 有利于解 决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 这 些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好处 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党员干部应 该不难理解。 目前, 越来越多的 人已经放弃 “入土为安” 的观念, 接受火葬, 这与老一辈党和国家 领导人当初的积极倡导是分不 开的。 但是, 当群众逐步放弃殡 葬陋俗, 接受文明节俭办丧事的 新风尚时, 也有不少党员干部反其道而行, 希望追悼会能办得更 隆重, 墓地能建得更豪华一些。 一些党员干部在丧事上大 操大办, 除了有借机敛财或者宣 扬风水迷信的动机之外, 更有 “至死

12、不渝” 的特权思想在作祟。 人死不能复生, 不过一抔黄土而 已, 这个道理党员干部不会不 知, 一些人之所以看重死后, 无 非是仰仗权力资源觉得自己比 别人特殊和高贵。 一贯讲排场、 搞特权的人也不会放过人生的 告别,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党和 政府形象, 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是党员干部在价值观迷失的一 种典型表现。 中央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推 动殡葬改革, 体现了从严治党, 让那些从生到死都热衷特权的 人, 再次看到了不断收紧的红 线。 对党员干部来说, 只有特殊 要求, 没有特殊权力, 无论是生 前还是身后, 都不能凌驾于群众 之上。相比中等城市的 “有序放开 落户限制” 、 大城市的 “合理确

13、定 落户条件” , 特大城市的城镇化 在中央文件里的表述是迥然不 同的措辞:“严格控制人口规 模。 ” 这就意味着, 特大城市里的 户籍改革难度很大。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格局, 主 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特大 城市里无论是就业机会, 还是公 共服务水准都比其他城市要高, 大量的人口有意识或者无意识 都会自然涌入其中。 二是特大城 市资源特别有限, 不仅仅土地、 水源、 矿产这些自然资源, 也包括了公共服务资源。 任何一个特 大城市将现有的人口翻倍, 都将 遇到城市承载的瓶颈, 住房、 交 通都将遭遇重大困难, 至于教 育、 就业等权利在平摊后水准也 会降低。 这就是特大城市的两难问 题, 外

14、来人口加入其中当然能够 缓解其劳动力不足、 老龄化加剧 的问题, 但是过量的人口涌入, 又必将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 不 仅会遭遇原住民的抵制, 也会滋 生各种 “城市病” , 进而妨碍这座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摘自 第一 财经日报 )与美国受婴儿潮影响的社 保支出压力不同, 中国社保缺 口虽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但改 善社保制度尤为关键。 这最直 接 地 凸 显 为 上 世 纪90 年 代 中 期社保改革前, 国企等对职工 的历史欠库, 曾经相关政策设 计 认 为 可 通 过 设 定 较 高 的 职 工社保缴费率, 以时间换空间 地自然抚平, 但人口政策压抑 了换来的空间, 使社保缺口在人 口

15、老龄化下越垒越高。 此外, 就是公私边界混搭, 以及政府公共养老保险服务的 不完善, 即职保、 新农保和城保 并存。 实际一些时候, 基于保险 投资理念的居民自养模式占的 分量与比重更大, 政府的社保支出则主要用于体制内退休人员。 当前中国要重塑富有竞争 力的社保体系, 消除民众对现有 社保体系难以持续的困惑, 就需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推进社 保双轨制并轨, 并把职保等市场 化, 同时政府应为居民提供基础 性社会保障包, 并下决心补足国 企的历史欠费, 进而剥离政府对 职保等的信用背书。 否则, 国内 社保支出性贫困的敞口风险将 可能与金融系统金融风险等串 联, 抬高未来整个经济金融系统 的风险烈度。 (摘自 21世纪经济 报道 )本版投稿信箱: 重塑社保体系需发挥市场作用特大城市户改面临双重困局葛媒体视点绝不允许 “死了都要搞特权”葛时事微微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