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607661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摘要: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摘要: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摘要: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摘要: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摘要: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学生的信息素养浅谈学生的信息素养袁梁袁梁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江苏 无锡无锡 214001214001)摘要: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摘要: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 握和使用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重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上机操作这一优势,握和使用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重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上机操作这一优势,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较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较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学生的创新能

2、力。培 养学生信息素养不仅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会学生上网等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的技能,更养学生信息素养不仅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会学生上网等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的技能,更 要培养学生利用它们进行学习、交流、交往及生活的能力,辨别和取舍各类信息的能力和要培养学生利用它们进行学习、交流、交往及生活的能力,辨别和取舍各类信息的能力和 提高网络交往中的修养。提高网络交往中的修养。 关键字:信息素养、关键字:信息素养、 阐释与组成、途径方法、阐释与组成、途径方法、 问题问题一一、信息素养的阐释及组成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

3、、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个人,不仅应具备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创造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这种信息能力是要求信息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人们要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信息素养恰恰是现代人综合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分析和理解信息内容的能力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信息的能力融入信息社会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其培养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五年制师范阶段的学生来说,具备的信息素养主要应包括以下几

4、个方面:1、具有思维能力和求知意识,知道如何学习;2、具有基本的信息处理技能,能根据需要寻找和搜索相关信息,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分析部分和整体的关系;3、具有推理技能,能对选择和行为做出推理,得出不同点和推论,使用准确语言表达思想,通过推理和使用证据做出判断和决定;4、具有调查技能,能发现相关问题,提出和定义问题,准备所做内容和怎样调查,预测效果,检测结论,发展思维;5、具有创造性思维技能,能够检测假设,应用想象,寻找变革性效果;6、具有评价技能,能够评价获取的各类信息,判断读、听和做的内容价值,提高自身和他人工作或思想的价值判断标准。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1、开设信息技术课

5、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把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与日常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采取以任务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对信息的理解、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处理的能力。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教育不应只限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将信息技术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加强与其它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变革。真正做到“让信息技术走进每一间教室、走进每一堂课”。信息技术

6、与学科课程整合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即:一是以信息技术促进其它课程的学习,即以信息技术的方法,例如使用多媒体,使用因特网学习其它课程的有关内容;二通过其它课程的学习,充实,完善或补充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不足,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既有利于其它课程内容的学习,又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对当前的教学改革及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3、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的外延,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三、培养

7、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1、善于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设置适当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时,教师应首先设置情景,提出一个主题,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范围内、什么样的框架下进行学习研究,然后围绕主题布置任务,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研究。比如,在讲利用互联网搜索信息时,教师可以将情景设置为:假如学生要写一篇关于奥运会的文章,要求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奥运会的信息。在情境中布置了任务,接下来就是让

8、学生独立地尝试着从互联网上获取所需的信息,完成任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教师的指导就学会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三个要点:第一,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起到指导者的作用,既不能放手不管,也不能完全包办;第二,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第三,任务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采用主题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教学过程结构关系要素的转换:老师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

9、转变为知识的发现探究者;教材由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资源之一;电脑媒体变展示工具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采用主题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创造一个互动的交流环境,使学生初步树立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际教学中,可采取以下环节进行:1).确定主题:确立本节课要完成的实际内容,展示实际完成的作品,让学生从整体上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起学生创作或创造的欲望。2).提出问题:围绕主题,提出本节课学习的中心内容,考虑用什么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优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3).分析问题: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问题,作一下简单或详细的流程演示,让学生对解决的步骤有一个大致的了

10、解。4).自主探索:解决的思路清晰后,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己去探讨、处理问题。教师可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或步骤。5).评价及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采取个人评价和集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可采取对某一学生进行讲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和总结,亦可让学生相互评价。3、“学科整合“模式 学科整合模式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整合,以其它学科的知识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之中,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青少年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硬件和教学软件的应用日益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整合环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

1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帮助他们学习数学、语文、自然、英语、物理、化学及生物和其它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获得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既高效优质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举例来说,讲解 Internet 知识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主题论坛。同学们可以通过论坛发贴子、OICQ、聊天室,电子邮件等一系列途径发表看法,各抒己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这个虚拟社区开展交流学习。语文课中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并用计算机字处理软件编辑打印,然后通过网络发给教师,教师则在网上在线修改,等等。通过上述应

12、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1、注意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承认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前提下,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确定自身的主体地位,进而引导他们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2、注意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加强学生大脑知识建构中各知识点的有机衔接,尽量避免为活动而活动,忽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和消化吸收。如在电子板报的设计与制作中,考虑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 Word 应用技能,故设计了指导学生制作电子板报这样一个综

13、合实践项目。既能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创新、求发展。在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了信息素养的形成。3、注意激“情”引“趣”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应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愿做、爱做的“情趣”,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围绕主题开展活动。通过体验和探究,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技术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创新意识。具有较高的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4、注意创造浓厚的信息技术氛围,逐步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中普遍应用全球教育资源。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了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的同时,逐步形成健康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以及主动地、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科学合理地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适应了信息时代对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培养的需求。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王吉庆编著, 信息素养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 叶金霞, 略论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中国电化教育,200333 章慧敏 傅德荣 ,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20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