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606349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浅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单位:深圳市建文中学 姓名:孙 丹)摘要:摘要: 通过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的精心设计来为实施课堂主体性教学作准备;如何精选教学方法来做好主体性教学的实施;除此还有,课外教学活动是主体性教学的延续;以及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关键等来认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科学教学。关键词:学生关键词:学生 主体主体 教学教学 引言:引言:新课标提出: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主体性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表现形态和实践方式。所以,做为教师的我们要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

2、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通过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就已经涌现出了很多主体性教学的思想及模式。如:鼓励评价,激励成功,生成求知欲望;审美立美,乐教乐学,产生学习兴趣;质疑探知,批判创新,形成学习能力,等等。科学的教学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大舞台,要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目的,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教育教学观,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那么

3、,如何在中学科学教学中更好地实施主体性教学呢?通过学习和教育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精心设计,为实施课堂主体性教学作准备一、精心设计,为实施课堂主体性教学作准备首先,是教学模式的设计首先,是教学模式的设计任何教学模式都会涉及到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运用的合理与否,会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初中学科教学的设计运用中,教师应着力于从设计学生的活动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学科知识的内容,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根据学科的特点,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互动的课堂知识探究、发现,让学

4、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和快乐。目前,初中科学的教学方法中主要是以教师讲授结合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从科学学科的知识传授特点看,教师的讲授是必要的。比如:描述科学的现象,则要通俗浅显,形象风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理解能力;讲概念,要有依托,不可凭空而来,使学生云里雾里;学规律,要富有启发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总结获得。教师讲的越明确,学生理解的越快,容易围绕教学核心内容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但讲的过多,便成了“一言堂”,学生觉得上课枯燥,缺少兴趣,久之会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探究式教学法,以直观教具演示法为依托、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通过探

5、寻现象的产生原因过程,发现自然现象的存在的内在科学规律。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增长了知识和了解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欲望;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的品质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学科能力得到了拓展。它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其次,是教案的设计其次,是教案的设计教学的具体设计和开展过程体现在教师的教案设计中,要落实哪些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素养,都要通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活动来实现。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心理特点、思维品质及生活环境等因素,通过对教材深入分析,将学

6、科的知识内容性有机地融合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活动中。二、精选教学方法,做好主体性教学的实施二、精选教学方法,做好主体性教学的实施1、课堂教学中注重形象直观性、启发性、独立性、互动性、课堂教学中注重形象直观性、启发性、独立性、互动性(1 1)、形象、直观性:)、形象、直观性: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所以,课堂教学必须针对初中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多以实验演示为基础,让学生对自然现象有充分的感受,为启发学生的探究发现作准备。对难以演示的,要以形象的描述或相关的简易演示,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在思维上的产生迁移。(2 2)、启发性:)、启发性:不同的学生

7、,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背景,具有不同的个性。其学习的思维品质及学习的兴趣是多元化的。每个学生对具体的自然现象学生的认识,一方面都较流于表象,又另有其独特的视角。所以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持续的、循序渐进、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科学的原理,学会科学的学习思维方法。例如:在科学七年级,二力平衡的讲解中,教师演示塑料板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状态,启发学生思考原因:为什么塑料板有时在运动,有时又是静止的呢?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分别在架起的塑料板两边线上挂不同质量和相同质量的重物;把塑料板的方向转动看其运动状态等。启

8、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塑料板有时会静止,有时会运动,学生自己思考并得出静止或做运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有外力的情况下是受到平衡力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了学生对客观事物规律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启发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经常性在教师的启发下勤动脑、多思维,就会形成科学的学习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告诉他结论,自己就能够举一反三。(3 3)、独立性:)、独立性: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独立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

9、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简单的如:在课堂提问中,多采用“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怎么理解?”等提问方式;对学生的回答的问题,能肯定其思考的价值和闪光点,并指正其理解误区的产生原因;在教学中,要结合对学生的课内读书指导和独立动手实验的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参与者

10、”。(4)、互动性:)、互动性: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处于消极学习的状态,要突出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充当好“导演”的角色。调动学生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让课堂 “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变再现型教学为探究型教学。2、习题教学中注重客观性和生活性、习题教学中注重客观性和生活性科学离不开生活实践,学生的学习活动

11、也不应该脱离生活的实践。模型化、抽象化的理论习题,脱离生活实践,缺乏开阔的生活气息和背景,容易挫伤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在习题教学中,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努力从生活的实例出发,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知识理论。例:讲凸透镜的成象原理及应用时,可结合“生活中照相机的使用以及放大镜的使用等,照相机的折光系统为凸透镜,我们通常使用照相机或放大镜时,照出来的相片和我们照相的距离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将科学原理融入生活情景、实践。学物态的变化时,以常见的冰与水、水蒸气的转化例为突破口,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的视野冲出课堂知识的局限。3、实验教学注重实践性和探索性、实验教学注重实践

12、性和探索性青少年学生天真好问,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他们学习的最初动机在于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因此,教师应针对科学实验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教师在“物体沉浮条件” 演示实验中,先把一只鸡蛋放入一杯清水中,出现下沉的现象,在清水的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鸡蛋慢慢地浮起来了,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渴望知道产生的原因,进而进行“物体的沉浮条件”的教学,将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好奇心,转化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学生实验中,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对部分实验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改进,进行多种途径的尝试探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动

13、手,动脑和观察能力和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科学精神。 三、课外教学活动是主体性教学的延续三、课外教学活动是主体性教学的延续课外教学活动是主体性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主体性教学的广阔天地。主体性教学本身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社会需要开放性的人才,而开放性的人才需要开放性教育来培养。所以我们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要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课外实践,通过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从而加速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成熟过程。科学可结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组织科普知识讲座、实验操作技能比赛、科技小发明小

14、制作活动及相关劳动技能、课外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在课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探究学习,用所学科学知识去进一步观察、分析乃至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示其主体能力、创造能力提供机会和舞台。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信、进取、合作、创新的个性品质。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关键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关键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要在科学教学中实施好主主体性教学,首先,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是权利主体的观念,

15、充分尊重学生的权益。既要给学生以悉心指导,又要给学生更多的信心和鼓励。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民主的气氛进行教学,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情感渲染。再次,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能象朋友一样关心和帮助学生,能与学生分享探究知识的欢乐与忧愁,分享成功的喜悦。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亲师爱师的基础上,产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当然,影响主体性教学实施的因素很多,良好的主体性教学的教学环境,完备的教学仪器、实验器材、实践场所,会对主体性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结束语:结束语:总之,活动是学生主体的发展的载体,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科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始终要以调动学生参与各类学习活动,促使其主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主体性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主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优化组织、规范、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参与各类教育活动,得到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科学初中课本七年级,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年。 2科学学科标准教育部编,2004 年 7 月。 3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漓江出版社。 4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