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璐——毕业论文定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60516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璐——毕业论文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孟璐——毕业论文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孟璐——毕业论文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孟璐——毕业论文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孟璐——毕业论文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璐——毕业论文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璐——毕业论文定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目 录录摘 要 1关键词 1绪 论 2一、安娜卡列尼娜主要内容2 二、爱情与幻灭 3三、母爱与情爱 4四、传统与叛逆 5五、安娜悲剧命运原因 5结 论 8参考文献 9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安娜卡列尼娜从爱情到觉醒孟璐孟璐摘要摘要:安娜卡列尼娜以安娜的浮世一生情和列文先生的幸福生活为线索,结尾安娜在悲愤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从起始到结束,安娜都在用一种感性态度对待生活,抛夫弃子,她换来的是佛洛斯基的冷淡,绝望之中她只能选择死去,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洗脱她的罪孽,她既可怜又可悲,可叹。但是这并不是安娜的错,而是要归于18 世纪惨淡的俄国社会。首先,18 世

2、纪是俄国新旧交替的时代,社会动荡,宗教盛行以及伦理道德摧毁了她的爱情;其次,安娜既对刺激的生活十分向往,又对丈夫卡列宁和儿子充满了愧疚;最后,虽然安娜和佛洛斯基的感情还好,但是激情过后佛洛斯基无法离开自己原有的富贵生活,最后二人感情不再,佛洛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最终安娜心如死灰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关键词:社会;爱情;悲剧;觉醒Abstract: “Anna Karenina“ to Annas Ukiyo life situation and well-being of Mr. Levin as a clue, at the end of Anna in the grief of his

3、young life ended, from start to finish, and Anna are in an emotional attitude towards life, leaving spouses and abandoned children, her return was Foluosiji indifference, despair she could choose to die, perhaps the only way to rid of her sin, her both pathetic and sad and regrettable. But this is n

4、ot Annas fault, but to be attributed to the 18th century Russian society bleak. First of all, Russias transition from the old 18th century is the era of social unrest, religious and moral destruction of the prevalence of her love; second, Anna is both yearning for an exciting life, but also to her h

5、usband, Karenin, and son, full of guilt; Finally, although Anna and Foluosiji feeling better, but the passion had Foluosiji unable to leave their original rich life, not feeling the last two, Foluosiji of Anna getting cold, and ultimately chose the end of Anna Xinrusihui their lives.Keywords: societ

6、y; love; tragedy; Awakening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绪 论安娜卡列尼娜虽然说是一部“家庭小说” ,但托尔斯泰把安娜放在一个视野宽广的社会背景,向社会的纵深面扩展开去,把安娜塑造成一个与当时的官僚政治、贵族传统、时代风尚格格不入的妇女形象,托尔斯泰通过揭示安娜悲剧性的命运,揭露了十九世纪俄国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诡诈,宗教的狡猾与欺骗,官僚的冷酷与无耻。一、安娜卡列尼娜主要内容上帝分给每个人一杯甜酒和一杯苦水,有的人先甜后苦,有的人先苦后甜,有的人抢了别人的甜酒,有的人喝了双倍的苦水,于是爱情就有了喜剧和悲剧。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

7、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从列文农场中的列文先生开始讲起,他是一个农场主,与 18 世纪的俄国上层社会几乎格格不入,在莫斯科的溜冰场他偶然遇到吉蒂郡主并深深被她吸引,就在他鼓起勇气准备求婚时,却因为他的身份被拒之门外,这让他异常悲伤,在一次上流社会的聚会中,他才知道原来吉蒂郡主早已心有所属,他顿时觉得心中非常难过而导致不知所措,最后他只能默默离开回到列文农场,在他回去之前,他最后去看了一眼参加革命的哥哥史蒂华,这时他的哥哥已经病入膏肓,但是他却并没有察觉,虽然他并不支持哥哥的事业却给了哥哥一笔钱,让他继续奋斗,他只身回到了农场过起了安逸的生活。安娜的故事从此拉开序幕,她是在圣彼得堡身居要职的卡列宁

8、的妻子,她美丽芬芳,散发着贵妇人的气息,她是来莫斯科调和哥哥家的矛盾的,却在火车站无意中遇到来接母亲的佛洛斯基伯爵,从佛洛斯基遇见她的第一眼就被她深深地迷住了,从这以后,只要有安娜出现的地方都会有佛洛斯基的身影,然而安娜却不为所动,并希望他不要再纠缠,在回圣彼得堡的火车上,无意下车散步的安娜突然发现了同在一趟火车上的佛洛斯基,她急忙让他回去并让他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忘却这次邂逅,然而故事才刚刚开始。回到莫斯科,卡列宁好像有所预感,开始派人紧盯着1安娜,他愈发觉得安娜的心不在焉,将安娜送到了卡列宁避暑别墅,在一次赛马过程中,看到佛洛斯基落马的情景安娜的关心和惊恐让卡列宁证实了自己的想

9、法。从此他对安娜的看管更严格了,正是因为失去自由,安娜认为卡列宁与自己失去了感情便开始了与佛洛斯基的地下情,被发现以后她不但没有悔改而是更加变本加厉,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流产之后她请求卡列宁的原谅,得到原谅的她抛夫弃子,与佛洛斯基一同去了意大利的小镇,过上了安静和谐的生活,然而回到莫斯科的他们却仍然接受挑战,佛洛斯基的母亲并不喜欢她而且安排苏诺王妃与佛洛斯基一同吃饭看戏,一切爱情已经变成猜忌,暴怒,愤懑,从始乱终弃到将她软禁,伤心至极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一切绝望都已如烟转瞬即逝。列文先生通过一系列努力终于与吉蒂郡主结婚并在 1883 年冬生下孩子,过起了幸福的生活,列文先生祈祷人的

10、一生是焕然一新的生命,生命不再浑浑噩噩而是变得有意义,故事的结尾意味深长,列文与佛洛斯基的一席对话结束了安娜的悲剧命运,并引起“我是什么人,我为谁而生?”的疑问,最后将要带兵打仗的佛洛斯基陷入了无尽的沉思之中。二、爱情与幻灭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人的爱情在与某种理知结合起来以后,仍然会带有感情欲望的自然特性。 “爱情之所以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就在于它把人性的美好与丑恶,人生的追求与迷惘及人对社会的抗争与屈服,都在爱情中生动而感人地表现出来。 ”“要了解一个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观察她的爱情,因为爱情就是成为一个人。 ”安娜短暂的爱情,既是妇女争取爱情自由斗争的过程,又是一曲激荡人心的灵与肉搏斗的

11、悲歌。十六岁的安娜,正值妙龄的少女,心中对爱情充满了奇异的幻想,对爱情是什么还不甚了解,被其姑母安排,按照当时社会通行的封建包办方式,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嫁给了比她打二十岁的官僚卡列宁。这种婚姻的本身是极不牢靠和稳定的。他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官场的勾心斗角是他所关心的事,升官和勋章是他追逐的对象。2“爱情总是在寻求回声、交流与回报的,冷淡使爱情遭到严重的伤害,没有双方的接触,爱情总是感到不幸,感到不满足。 ”正因为对婚后的生活失望,安娜更加渴求真诚的爱情,后来,她把伏伦斯基的爱当作摆脱自己不幸婚姻的唯一出路。她要伏伦斯基像当初那样为了爱情抛弃一切,然而浅薄的伏伦斯基不理解安娜此刻的

12、心情,听不见安娜话语中那种无助的绝望。伏伦斯基这个彼得堡的花花公子,作为上流社会的代表,在安娜的悲剧中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正是他唤醒了安娜的爱情,又是他冷落了安娜。她又不得不继续压抑自己的个性,越发丧失了自我。它“只是建筑在彼此的期望上,也可以由表层的满足来维系。因为这些期望是由既定的伦理标准来决定的” 。自杀是安娜使自己的精神得到解脱的唯一出路,爱情的破灭就等于生命的毁灭。三、母爱与情爱母爱与情爱的矛盾是构成安娜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首先,在安娜的家庭生活中,母爱与情爱是对立的。 “强烈的情感力量,对丈夫的极端厌恶,使安娜有时低估了构成她处境的真正悲剧的东西的意义。以便达到

13、情爱与母爱的统一和家庭生活的和谐。可是卡列宁眼中的妻子,只是一个角色,只是他有家室的标志,而不是需要赋予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他把安娜争取真诚的爱情和争取个性解放看成是“无聊的烦恼”当安娜提出要与他离婚时,他想到的不是失去妻子的痛苦,而是这件事发生的不是时候,妨碍了他的官场上的晋升。其次,安娜对自己儿子的母爱不能与伏伦斯基的爱情相统一。安娜希望光明正大地与伏伦斯基生活在一起,可是有关儿子的一切问题又使她犹豫不决,她既爱伏伦斯基,又不想失去儿子,这种痛苦折磨着她,情爱与母爱这两种强烈的爱之间的矛盾,加深了安娜内心的痛苦。即使安娜沉浸在她与伏伦斯基热烈的爱情中,安娜也不曾感到完全幸福,这是因为安娜对

14、儿子的爱是任何情感都代替不了的。在结束生命前的内心独白中安娜又一次的想到了谢辽沙:“我以为我很爱他,并且被自己对他的爱所感动。可我没有他还不是照样生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活,我拿他去换取别人的爱,在爱情得到满足的时候,我对这样的交换并不感到后悔。 ”3后来,安娜把小女儿安尼视为自己生活的苦果,违背自己的天性不去爱她,这既激化了她与伏伦斯基的矛盾,使爱情危机加剧,同时加重了她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母爱与情爱不能统一起来,这给安娜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四、传统与叛逆鲁迅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强大的西欧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势力的侵袭,可里米亚战

15、争的失败,革命民主主义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它客观上对俄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西欧经济势力与人文思想对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冲击力,俄国多年来的封闭状态已经瓦解,以人文主义为中心,反对蒙昧,要求个性自由,要求社会尊重个人尊严、价值和权利,重视人的思想感情,反对禁欲,追求现世享受、颂扬爱情的思想到处传播,激荡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守旧的生活方式。俄罗斯大地上人文主义的思潮带来的清新气息安娜也感受到了,她阅读了不少西方的书籍,在交际圈中也接受了不少新的思想。自己与卡列宁以及自己与伏伦斯基之间的关系,使她感到异常痛苦。对她来说,伏伦斯基是她合情、不合法的丈夫,卡列宁是她合法、不合情的丈夫,这种荒唐的处境暗示了安娜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把爱情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安娜,在强大的传统道德观念面前,徘徊不前,常常陷入矛盾和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她只能用对别人的宽恕、博爱来减轻自己的“罪孽” 。她怀着满腔悲愤投身于火车的铁轮之下。五、安娜悲剧命运原因(一)动荡的社会和宗教及伦理道德。1,社会19 世纪的俄国现状:社会十分动荡,人们心中十分恐慌,体现在小说中的悲剧气氛,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