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小瓜虫危害及其防治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603017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淡水鱼类小瓜虫危害及其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淡水鱼类小瓜虫危害及其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淡水鱼类小瓜虫危害及其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淡水鱼类小瓜虫危害及其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淡水鱼类小瓜虫危害及其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淡水鱼类小瓜虫危害及其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淡水鱼类小瓜虫危害及其防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淡水鱼类小瓜虫危害及其防治淡水鱼类小瓜虫危害及其防治淡水鱼类小瓜虫危害及其防治 2010-07-03 1113 信息来源:中渔商盟 1 小瓜虫小瓜虫是一种肉眼能见的原生动物,属纤毛门,寡膜纲、膜口目、凹口科、小瓜虫属的一个种。1.1 小瓜虫生活史:小瓜虫的生活史可分为 3 个阶段,即成虫期、胞囊期和幼虫期。1.1.1 成虫期成虫期的虫体又称为滋养体,主要指虫体寄生在鱼表皮内成熟后及脱离鱼体而未形成胞囊前的一段时期。小瓜虫成虫身体较大,肉眼可见,大小在 350 800mx 300 一 500m 之间,一般椭圆形或球形,但虫体形态在游动和在原地旋转时有一定的差异。虫体能在水中以螺旋式 S 形自由前

2、进,但身体前端一定指向前方,其游动忽急忽缓。游动时为椭圆形,虫体大小在 300 一500mx300 一 400m 之间。当停下来在原地旋转时,虫体多为球形,虫体大小一般为 400mx400m。光镜下活体观察时很容易见到一个马蹄形或香肠形大核,它细胞质均匀、色浅,没有一定的位置,常随胞质的转动而转动。略呈淡黄色或暗灰色,体被整齐的纤毛,胞口位于虫体的顶端腹面,形似人的“右外耳” 。成虫周身密被纤毛,排列有规则。1.1.2 胞囊期1.1.2.1 小瓜虫胞囊的形成过程 胞囊阶段为小瓜虫脱离鱼体后形成胞囊到胞囊破裂前的这段时期。小瓜虫的成虫从鱼体身上掉下来后,在水中自由游泳 3 一 6 小时,停在池底

3、或水中一些附着物上,分泌一层透明胶质膜将身体封闭起来形成胞囊。胞囊一般为圆形或卵圆形,囊壁厚薄不均。虫体在胞囊内不停转动,大核由马蹄状或香肠状逐渐缩短、变圆,小核逐渐与大核分离。胞口逐渐消失,胞囊形成 2 一 3 小时后,身体中部出现分裂沟,二分裂开始,随即出现四分裂、八分裂等细胞分裂期。但在这个过程中,胞囊一直保持两个分裂集团,中间有一明显的分裂沟,当一个集团的胞囊分裂到四分裂或八分裂期时,胞囊又分泌一层内胞膜将左右两个集团包起来。1.1.2.2 小瓜虫胞囊的形成所需时间与水温的关系 小瓜虫成虫形成胞囊所需时间随水温升高而缩短。当水温为 5 一 6时,虫体存活率较低,约为 15%一 20%左

4、右,大部分虫体并不形成胞囊,有些虫体需要 3 一 4 小时才形成胞囊;当水温为 9 一 12时,虫体形成胞囊需要 1 一 2 小时,虫体在胞囊内转动的速度较缓慢;温度为 15一 20左右,小瓜虫只需 4 一 12 分钟就能形成胞囊;水温为 22 一25时,小瓜虫形成胞囊的时间为 20 - 40 秒;在高温 28 一 30,成虫能在 10 一 15 秒内形成胞囊,囊内 8%的幼虫在 20 分钟内破囊而出,但多数虫体死在胞囊内。1.1.3 幼虫期1.1.3.1 小瓜虫幼虫的形成过程 在胞囊内逐渐分化成熟的幼虫,最初为圆球形,经 5 一 8 小时后其身体逐渐延长,前后端逐渐明显,前端较尖,具一锥形钻

5、孔器,后端钝圆。幼虫身体呈扁鞋底形,身体中部凹陷,体前部有一较大的伸缩泡,大小核明显,身体前端有一“6”字形的原始胞口,在“6”字形缺口处有一卵圆形的反光体,可见腹缝线发出的体纤毛散布全身。当幼虫从胞囊中孵化出来、钻人宿主表皮后,钻孔器逐渐萎缩、消失,胞咽逐渐形成,反光体消失,小核渐向大核靠拢,大核由圆形逐渐变为马蹄形或香肠形。1.1.3.2 小瓜虫幼虫孵化所需时间与水温关系 温度为 5 一 30时,小瓜虫从形成胞囊到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随水温升高而缩短。在温度为 5 一 6时,成虫一般不形成胞囊,直接分裂,需要 144小时左右才发育出幼虫,幼虫的成活率很低,90%的幼虫死亡。水温为 9 一 1

6、2时,需要 48 小时才孵化出幼虫,但只有 70%的成虫孵化出幼虫。在 15 一 20的条件下,100%的成虫孵化出幼虫,孵化时间为 20 一 23 小时。在温度为 2225时,只要 19 一 20 小时就能孵化出幼虫,但有些成虫在孵化过程中死亡,只有 95%的成虫孵化出幼虫。在水温为 28 一 30, 1%的成虫形成胞囊,其它虫体直接分裂,只需 14 一 16 小时就孵化出幼虫,但幼虫的成活率为 30%。小瓜虫在 5 一 30的温度范围内都能分裂、繁殖,在低温(5一 6)和高温(28 一 30)条件下,成虫分裂、孵化出来的小瓜虫幼虫数量少,成活率较低,小瓜虫的最适繁殖温度为 15 一 20,

7、在此温度下成虫分裂、繁殖出的子代多,幼虫的成活率也高。1.2 生殖方式 有两种:一种是在宿主组织内虫体可进行分裂生殖,一般是不等分分裂 34 次而中止分裂,这种生殖方式不是主要的。主要生殖方式,即成虫离开鱼体,在水中游泳一段时间后,停下来在原点转动,不久身体分泌一种无色透明有弹性的胞囊,一般呈圆形或卵形,沉没在水底或其他固体物上。当环境不适,特别是低温时,并不立即形成胞囊而先分裂,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分裂到一定数目中途再产生胞囊或不形成胞囊。胞囊形成后,虫体在内不断地转动,同时大核慢慢缩短变成圆形,小核离开大核,胞口开始有消失的倾向。胞囊形成 23 小时后开始分裂,一般在最初为二分法,产生上百个

8、或上千个纤毛幼虫,但有时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温度高低的影响,分裂可能出现不均分现象,同时分裂速度也有先后之别。幼虫形成后,需经 58 小时静息才开始活动,一方面分泌出一种溶化胞囊的酶,使胞囊失去弹性,同时利用钻孔器穿破胞囊而出。在水温 1520时胞囊开始形成幼虫至破囊而出,一般经过 2325小时,水温 37.5胞囊经 160 小时才能孵化。刚孵化出来的幼虫24 小时内感染率较高。水温在 1520感染率最大。从幼虫发育到成虫须经过一些变化,首先幼虫期只有原始的胞口区,胞口还未建立,随着虫体发育长大,在反光体左方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囊袋形的胞咽,同时反光体逐渐消失,钻孔器也萎缩而消失,纤毛线不仅

9、数量增多,且还有分枝。大核逐渐延长成香肠状或马蹄形,小核接近大核,呈圆形,最后两核重叠。2 小瓜虫感染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较大,不论鱼的种类,从鱼苗到成鱼,均可发病,尤其在面积较小的水体或高密度养殖时更易发生;流行期长,水温 1525,早春、晚秋和冬季都可发生,更严重危害着金鱼的安全。当水温降至 10以下或上升至 28以上,虫体发育停止时,才不会发生小瓜虫病。2.1 病原 为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寄生于鱼的皮肤、鳍条和鳃等部位。成虫球形,个体较大,大小为 0.30.80.30.5 毫米,全身密布短而均匀的纤毛,体上有纵向纤毛线,前端腹面有一

10、近似圆形胞口,并有大、小核,大核呈马蹄形,小核呈球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内散布大量伸缩泡和食物粒。幼虫为长卵形,前尖后钝,后端有一根尾毛,全身分布均匀一致的纤毛。虫体游动活泼,并能随意改变形状。2.2 症状 病鱼涉及各龄组的各种淡水鱼和溯河性鱼类,尤以鱼种食害更大。病鱼体表、鳍条及鳃瓣上布满大小 1 毫米左右白色点状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俗称白点病。重度鱼体头部、躯干、鳍条处粘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为一体,好像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眼球浑浊、发白,表皮发炎腐烂、局部坏死。鳃上大量寄生时,粘液增多,鳃丝端部贫血,鳃小片破坏。病鱼在水中反应迟钝,游动缓慢,不摄食,成群游池边或水面。此病发病期短,

11、常引进暴发性死亡。2.3 发病规律 多子小瓜虫适宜繁殖的温度为 1525, 水温高于 25时亦有发生,但一般不形成胞囊,28以上幼虫易死亡。因此说小瓜虫病具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全国各地均可发生,春、秋季及南方初冬季均为发病流行季节,而且对鱼的种类及年龄没有严格选择性,养殖密度大、水质差的鱼塘更容易发生,尤其以流动性差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及观赏性鱼类为严重。一旦发病,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极高。小瓜虫是以胞囊形式繁殖和传播子代的,成熟的小瓜虫脱离鱼体后,分泌出透明而又有弹性的胞囊,并沉入水底或附着在水草与植物碎屑上,然后开始分裂,经 810 次分裂繁殖后,可形成数百上千个幼虫。幼虫在水温 1520

12、条件下,再经 24 小时左右,即可脱离胞囊,在水中游动并侵袭宿主。2.4 感染过程 在水温为 15 一 20的实验条件下,感染 30 分钟,部分小瓜虫幼虫钻人鱼的粘液里,但还没钻人鱼的表皮;感染 1小时,部分小瓜虫幼虫钻入鱼体表皮,但虫体的部分身体还露在外面,没被鱼的上皮细胞包围;感染 4 小时,小瓜虫完全钻人鱼的表皮,被鱼的上皮细胞包围起来。从小瓜虫幼虫刚感染上鱼体到开始营寄生生活以及虫体发育成熟只需要%小时时间。鱼体感染上小瓜虫幼虫之后,72 一 96 小时看不出什么异常现象,与正常鱼相比,病鱼显得有些活泼,看上去很有精神,在水族箱中时游时停。感染 120 一 168 小时,肉眼可见鱼体表

13、似披了一层轻纱,尾鳍呈乳白色,病鱼在水中狂躁不安,常将身体与水族箱壁摩擦,窜出水面,鱼体表粘附着一些食物渣滓或排泄物。感染 216一 240 小时左右肉眼可见鱼体表从头到尾鳍均有小白点,而且白点越来越大,在深色背景的环境下,鳍条上的白点特别明显,病鱼精神不振,游动缓慢,躲在水族箱的角落不太活动,用手触摸鱼时,由于鱼体极力摆动,有小瓜虫从鱼身上掉下来。生产实践上所说的“白点病”的白点是在鱼体发育成很大个体的小瓜虫成虫。小瓜虫一般喜欢寄生在运动器官,如胸鳍、尾鳍、鳃上。胸鳍上寄生的虫体密度最大,往往最先发现有“白点” 。另外,严重感染时在口腔、鼻腔和眼球上也寄生有小瓜虫。小瓜虫寄生在鱼的眼部时会造

14、成眼球溃烂、塌陷、瞎眼。小瓜虫在水温为 15 一 20的条件下只需%小时左右就发育成熟,而鱼体感染小瓜虫 216 小时左右肉眼才能见到其身上有“白点” ,因此,在生产上发现鱼身上有“白点”时己是鱼严重感染寄生虫了,虫体一般已寄生在鱼体深层部位,虫体被鱼的上皮细胞层层包裹,有些虫体己寄生在鱼的真皮内。2.5 病理学研究小瓜虫寄生在鱼的表皮和鳃组织中,剥取鱼上皮细胞和红细胞为生。小瓜虫寄生在鱼类的鳃丝和鳃小片之间时,吞噬鳃小片,以鳃小片的上皮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为食。小瓜虫寄生在鳃上,引起鳃上皮细胞增生、肿胀,从而影响鱼的呼吸;由于小瓜虫对表皮、鳃的破坏,引起鱼的电解液、营养物质、体液流失,造

15、成代谢紊乱。感染小瓜虫后,鱼体内 15 种氨基酸减少,尤其是亮氨酸、赖氨酸、丝氨酸显著减少。小瓜虫还能钻人鳃腔膜并穿过膜进入到胸腺组织内部,以胸腺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为食,使胸腺的正常组织结构紊乱,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小瓜虫在鱼的体表钻入,引起体表伤口继发感染,从而引起鱼的死亡。2.6 防治方法2.6.1 预防: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以下预防措施缺一不可。 A、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用量视污染程度而定,一般 5080kg 亩。B、依据养殖条件,合理确定放养密度保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C、鱼种入池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常用方法:用淡水将灭虫灵配成 5060ppm 溶液浸泡 2 小时,

16、或用 1%食盐小配成 60ppm 浸泡 1小时;用 5%食盐水浸洗 35 分钟;用浓度 20 毫克升福尔马林浸洗 510 分钟。D、投喂优质饵料,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的体质和抵抗力,即能有效避免小瓜虫病发生和感染。2.6.2 治疗:常用的杀灭小瓜虫药物不能渗透进人鱼皮肤、到达鱼体上的“白点” ,不能杀死寄生在鱼身上的小瓜虫。经高渗、空气浸润或表面活性剂浸泡给药,能同时杀死裂殖体阶段和滋养体阶段小瓜虫的药物很少,仅部分药物能到达小瓜虫的寄生部位,达到杀死小瓜虫的效果。目前对小瓜虫的预防和治疗以生态防治的方法比较好。绿水高温曝晒法这是一种土法治疗。将病鱼放在盛有绿水的小容器中,置日光下曝晒,几日后可治愈。因为小瓜虫对温度较敏感,适宜水温在 16一 22。绿水吸热快,旧晒后水温逐渐上升,当达到 26以上时,虫体即自行脱落。此方法多见于老北京用缸养殖观赏金鱼发生小瓜虫病时,小水体可用此方法。辣椒生姜法对于辣椒生姜法,有些反应效果很好,有些反应效果很差。根据观察,辣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