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方面的作业日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59956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方面的作业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学方面的作业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学方面的作业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学方面的作业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学方面的作业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方面的作业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方面的作业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方面的作业日医学方面的作业日分关节受累、血清学、滑膜炎持续时间、急性时相反应物 4 个部分,评分为 10 分。总得分大于等于 6 分以上可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可疑类风湿关节炎大致设为 34 分(3-5 分疑似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受累 (0-5 分)1 个中大关节 0 分2-10 中大关节 1 分1-3 个小关节 2 分4-10 小关节 3 分10 个至少 1 个为小关节 5 分血清学 (0-3 分)RF 或抗 CCP 抗体均阴性 0 分RF 或抗 CCP 抗体至少 1 项低滴度阳性(规定高于正常人上限水平且低于 3 倍正常人上限水平) 2 分RF 或抗 CCP 抗体至少 1 项高滴度阳性(规

2、定高于 3 倍正常人上限水平) 3 分滑膜炎持续时间 (0-1 分)6 周 0 分6 周 1 分急性时相反应物 (0-1 分)CRP 或 ESR 均正常 0 分CRP 或 ESR 增高 1 分备注:患者接受的每个评分范畴,按最高得分。例如,患者 5 个小关节受累同时四个大关节受累,评分为 3 分。新标准取代 1987 年颁布的 RA 分类标准的意义:1987 年的分类诊断标准对患者关节出现持续炎症,因不符合诊断标准而未及早治疗。新的标准对及早鉴别早期炎症关节炎,提示临床医生给予早期积极的治疗,有效防止患者发生骨质侵蚀,诱导患者病情缓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晚期类风湿病人,因已出现多关节病变及典型畸

3、形,所以诊断多无困难。但本病早期及少数关节受累病历,诊断时常有困难。目前,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各国有不同的标准。1958 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提出了经过修改的诊断标准,许多国家都采用这一标准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现介绍如下: (1)晨僵。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2)至少一个关节活动时疼痛或有压痛。(3)至少一个关节肿胀(软组织肥厚或积液而非骨质增生,为医生所看到)。(4)至少另一个关节肿胀(为医生所看到,两个关节受累所间隔的时间应不超过 3 个月)。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5)对称性关节肿胀(为医生所看到),同时侵犯机体两侧的同一个关节(如果侵犯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或趾关节时不需要完全对

4、称),远侧指间关节的累及不能满足此项标准。(6)骨隆起部或关节附近伸侧的皮下结节(为医生所看到)。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7)标准的 X 线片所见(除骨质增生外,必须有受累关节附近的骨质疏松存在)。(8)类风湿因子阳性。(9)滑膜液中粘蛋白凝固不佳。(10)具有下述滑膜病理学改变中的三个或更多:明显的绒毛增生;表层滑膜细胞增生及呈栅栏状;明显的慢性炎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及形成淋巴结的趋势;表层或间质内致密的纤维素沉积;灶性坏死。(11)皮下结节中的组织学改变应显示中心区细胞坏死灶,围绕着栅栏状增生的巨噬细胞及最外层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标准需上述项目中的

5、7 项。在(1)(5)项中,关节症状至少必须持续 6 周。肯定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需上述项目中的 5 项。在(1)(5)项中,关节症状至少必须持续 6 周。可能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需上述项目中的 3 项,(1)(5)项中至少有 1 项。其关节症状至少必须持续 6 周。可疑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需下列各项中的 2 项,而且关节症状的持续时间应不少于 3 周:晨僵。压痛及活动时痛(为医生所看到),间歇或持续至少 3 周。关节肿胀的历史或所见。皮下结节(为医生所看到)。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虹膜炎(除非在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否则价值可疑)。1蝶形红斑 遍及颧部的固定性红班,扁平或高出皮面,

6、很少累及鼻唇沟。2盘状红斑 隆起的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拴塞,旧病灶处可有萎缩性疤痕。3光过敏 患者自述或医生观察到的日光照射引起的皮肤过敏。4口腔溃疡 可观察到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5关节炎 累及二个或二个以上外周关节的非侵蚀性关节炎可有关节肿胀、压痛或积液。6浆膜炎(1)胸膜炎:肯定的胸痛病史,或听诊有胸膜摩擦音,或有胸腔积液的证据;或(2)心包炎:心电图异常;或有心包摩擦音,或有心包渗液。7肾脏病变(1)持续性蛋白尿,大于 0.5g/24 小时;若不能定量,应大于十十十 o(2)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型或泥合性细胞管型。8.神经系统病变(1)癫痈:非药物或代谢紊乱所致,

7、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 o(2)精神病:非药物或代谢紊乱所致如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9血液系统异常(1)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或(2)白细胞减少:至少二次以上低于每升 4xl09;或(3)淋巴细胞减少:至少二次以上少于每升 15x109;或(4)血小板减少:低于每升 100 xl09(除外药物影响)。10免疫学异常(1)抗双链 DNA 抗体阳性或(2 杭 Sm 抗体阳性,或(3)抗磷脂抗体阳性抗心磷脂抗体g或g水平增高;或标准方法测定抗狼疮抗凝物阳性;或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至少个月,并经梅毒螺旋体固定试验或抗体吸收试验证实。11抗核抗体免疫荧光抗核抗体滴度异常或相当于该法的其

8、他试验滴度异常,排除药物性狼疮综合征2009 SLICC 修改的 ACR 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临床标准:1.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狼疮2.慢性皮肤狼疮3.口腔/鼻溃疡4.不留瘢痕的脱发5.炎症性滑膜炎,内科医生观察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肿胀或伴晨僵的关节触痛6.浆膜炎7.肾脏:用尿蛋白/肌酐比值(或 24 小时尿蛋白)算,至少 500mg蛋白/24 小时,或有红细胞管型8.神经系统:癜痫发作,精神病,多发性单神经炎,脊髓炎,外周或颅神经病变,脑炎(急性精神混乱状态)9.溶血性贫血10.白细胞减少(至少一次 4000/mm3) 或淋巴细胞减少(至少一次 1000/mm3)11.至少一次血小板减少(1

9、00,000/mm3)免疫学标准:1.ANA 高于实验室参考值范围2.抗 ds-DNA 高于实验室参考值范围(ELISA 法另外,用此法检测,需两次高于实验室参考值范围)3.抗 sm 阳性4.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抗心磷脂抗体-至少两倍正常值或中高滴度;抗 b2 糖蛋白 1 阳性5.低补体:低 C3;低 C4;低 CH506.在无溶血性贫血者,直接 coombs 试验阳性患者如果满足下列条件至少一条,则归类于系统性红斑狼疮:1.有活检证实的狼疮肾炎,伴有 ANA 阳性或抗 ds-DNA 阳性;2.患者满足分类标准中的 4 条,其中包括至少一条临床标准和一条免疫学标准 。在入选的患者中应用此标准,较 ACR 标准有更好的敏感性(94% vs. 86%),并与 ACR 标准有大致相同的特异性(92% vs. 93%),同时明显减少误分类(p=0.0082)http:/a.sssdh.inf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